• 王一鸣副教授

    <正>王一鸣副教授,1933年出生于山东荏平,汉族。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现任邢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邢台师范专科学校副校长。

    1994年04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振朝副教授

    <正>张振朝,1955年生,河北省平乡县人。1982年1月毕业于河北师院历史系,随即到邢台师范专科学校工作。现任邢台市历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邢台师范专科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政史系主任,系党支部副书记。1993年被评为史学副教授。

    1994年04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一鸣副教授

    <正>王一鸣副教授,1933年出生于山东荏平,汉族。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现任邢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邢台师范专科学校副校长。

    1994年04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振朝副教授

    <正>张振朝,1955年生,河北省平乡县人。1982年1月毕业于河北师院历史系,随即到邢台师范专科学校工作。现任邢台市历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邢台师范专科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政史系主任,系党支部副书记。1993年被评为史学副教授。

    1994年04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解放思想”的哲学断想

    刘春魁

    <正>一、“解放思想”是人类进步的内在要求 “解放思想”、“换脑筋”、“改变思维定势”等等,是近几年很流行的用语,这就说明“解放思想”在改革的时代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邓小平同志就曾多次强调过这一点,他讲“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①“经过十年来的实践检验,证明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是正确的。我们现在不是要收,而是要进一步改革,进一步开放。思想要更加解放一些,改革开放的步伐要走得更快一些。”②“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③ 什么是解放思想?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④“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这是邓小平同志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也是他反复强调解放思想的真谛。在他看来,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两者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离开了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无法科学地解释另一个方面。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⑤只有解放思想,排除认识的障碍,冲破思想的牢笼,才有可能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1994年04期 3-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关于“解放思想”的哲学断想

    刘春魁

    <正>一、“解放思想”是人类进步的内在要求 “解放思想”、“换脑筋”、“改变思维定势”等等,是近几年很流行的用语,这就说明“解放思想”在改革的时代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邓小平同志就曾多次强调过这一点,他讲“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①“经过十年来的实践检验,证明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是正确的。我们现在不是要收,而是要进一步改革,进一步开放。思想要更加解放一些,改革开放的步伐要走得更快一些。”②“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③ 什么是解放思想?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④“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这是邓小平同志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也是他反复强调解放思想的真谛。在他看来,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两者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离开了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无法科学地解释另一个方面。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⑤只有解放思想,排除认识的障碍,冲破思想的牢笼,才有可能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1994年04期 3-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价值

    李印华

    <正>在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由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而遭受自十月革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而暂时进入低谷,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邓小平同志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以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艰辛的锲而不舍的探索。他立足中国大地又面向世界,正视现实国情又放眼未来,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高瞻远瞩,创造性地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并逐步建构起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特色理论”大厦,犹如低谷中鸣高歌,其声也铿,其调也昂,振聋发聩,它不仅使社会主义事业在曲径中再现坦途,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伟大奇观,而且它还具有深邃的哲学意蕴和重大的哲学价值,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

    1994年04期 7-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价值

    李印华

    <正>在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由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而遭受自十月革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而暂时进入低谷,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邓小平同志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以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艰辛的锲而不舍的探索。他立足中国大地又面向世界,正视现实国情又放眼未来,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高瞻远瞩,创造性地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并逐步建构起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特色理论”大厦,犹如低谷中鸣高歌,其声也铿,其调也昂,振聋发聩,它不仅使社会主义事业在曲径中再现坦途,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伟大奇观,而且它还具有深邃的哲学意蕴和重大的哲学价值,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

    1994年04期 7-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人权十二论”述评

    胡义成

    <正>人权的实质问题,是人权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人权白皮书发表前后,我国理论界围绕这一问题,继续进行了相当激烈的争论。 这场论战围绕的一个理论要害问题,仍然是如何打破本本主义,根据新实践肯定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的问题。现将论者们提出的各种关于人权实质的理论简单述评商榷如后。 1、“商赋人权论”。这是胡义成首先提出的一个论点。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1)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方法和马克思的大量论述,应当确认,人权是一种上层建筑。因此,研究人权实质的根本方法,是首先坚持寻找人权的经济基础。 (2)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资本论》等论著中一贯的思路,以平等自由为主要内容的人权,乃是商品流通的经济事实在上层建筑领域的一种反映:价值规律呼吁求平等权利,交换本身则满足了对各种使用价值的需求从而实现了人的自由(这是人的自由的本义之一)。 (3)《资本论》等论著关于商品流通产生人权的论述,不是仅仅针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而言的,而是对一切商品经济产生人权的一种科学的抽象。把这些论述,仅仅理解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及其上层建筑问题的剖析,是片面的。至少,马克思还以古罗马法权为例说明这个科学抽象,说明它不仅适用资本主义社会。 (4)显然,《?

    1994年04期 1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1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人权十二论”述评

    胡义成

    <正>人权的实质问题,是人权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人权白皮书发表前后,我国理论界围绕这一问题,继续进行了相当激烈的争论。 这场论战围绕的一个理论要害问题,仍然是如何打破本本主义,根据新实践肯定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的问题。现将论者们提出的各种关于人权实质的理论简单述评商榷如后。 1、“商赋人权论”。这是胡义成首先提出的一个论点。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1)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方法和马克思的大量论述,应当确认,人权是一种上层建筑。因此,研究人权实质的根本方法,是首先坚持寻找人权的经济基础。 (2)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资本论》等论著中一贯的思路,以平等自由为主要内容的人权,乃是商品流通的经济事实在上层建筑领域的一种反映:价值规律呼吁求平等权利,交换本身则满足了对各种使用价值的需求从而实现了人的自由(这是人的自由的本义之一)。 (3)《资本论》等论著关于商品流通产生人权的论述,不是仅仅针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而言的,而是对一切商品经济产生人权的一种科学的抽象。把这些论述,仅仅理解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及其上层建筑问题的剖析,是片面的。至少,马克思还以古罗马法权为例说明这个科学抽象,说明它不仅适用资本主义社会。 (4)显然,《?

    1994年04期 1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1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谈青年德育工作中的心理移情

    于海霞

    <正>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这导致了人们从价值观念到生活方式的各方面的变化,尤其是由一元化到多元化的价值观念的急剧变化使得处于“准成人期”的青年人尚不稳定的价值体系受到冲击,而本来就比较薄弱的青年德育工作更加步履维艰了。 在很多德育工作者慨叹自身教育影响的软弱无力甚至怀疑自身价值的时候,也有不少人开始探索或已经探索出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形式、新方法、新内容。通过对这些卓有成效的探索进行分析便可以发现加强德育工作中的心理移情是其共性之一,也是德育工作的一个必然走向和趋势。 这里所指出的心理移情可以用我们平常所说的“设身处地”来理解,意指教育者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敏于洞察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善于设身处地的为受教育者着想,以有针对性、高效地进行德育工作,它比通常所谈的“理解”有着更深的感情投入。 心理移情式的德育工作与传统德育工作有所不同的是:(一)传统德育工作者更注重以教育者的角色自居,常以劝导者甚至拯救者的姿态出现,表演的是完美无缺的角色,说出的是至真至理的语言,这无疑造就了教育者与青年之间的心理距离,使青年不易敝开心扉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心理移情式的德育工作者则更注重对青年的角色体验,把自己与青年融为

    1994年04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谈青年德育工作中的心理移情

    于海霞

    <正>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这导致了人们从价值观念到生活方式的各方面的变化,尤其是由一元化到多元化的价值观念的急剧变化使得处于“准成人期”的青年人尚不稳定的价值体系受到冲击,而本来就比较薄弱的青年德育工作更加步履维艰了。 在很多德育工作者慨叹自身教育影响的软弱无力甚至怀疑自身价值的时候,也有不少人开始探索或已经探索出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形式、新方法、新内容。通过对这些卓有成效的探索进行分析便可以发现加强德育工作中的心理移情是其共性之一,也是德育工作的一个必然走向和趋势。 这里所指出的心理移情可以用我们平常所说的“设身处地”来理解,意指教育者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敏于洞察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善于设身处地的为受教育者着想,以有针对性、高效地进行德育工作,它比通常所谈的“理解”有着更深的感情投入。 心理移情式的德育工作与传统德育工作有所不同的是:(一)传统德育工作者更注重以教育者的角色自居,常以劝导者甚至拯救者的姿态出现,表演的是完美无缺的角色,说出的是至真至理的语言,这无疑造就了教育者与青年之间的心理距离,使青年不易敝开心扉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心理移情式的德育工作者则更注重对青年的角色体验,把自己与青年融为

    1994年04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堕落心理的成因和对策

    付恒杰

    <正>在现实社会中,象流行性感冒一样,时髦着这样一种病态心理:“嘲笑理想奉献,冷落英雄模范,荣辱是非混淆,亵渎道德规范”。似乎,谁不一心为自己,谁就不识时务;谁不两眼盯着钱,谁就是傻瓜晕蛋,谁不及时行乐谁就活得不潇洒达观。1994年2月2日《光明日报》载,江苏省东台市一名17岁的中学生将拣到的1430元钱,交给了学校奉还失主。这件事无可置疑是正确的,但却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失主感谢,学校表扬,自在情理之中。可回到家中,平常亲亲热热的乡邻象审视“外星人”一样审视着他,说:“你这个傻瓜,钱又不是你偷的,做好事,好事能值千把块?”他的家人也对他“恼羞成怒”,公然提出三条惩罚措施:“一是从此自理学杂费,二是自理生活费,三是不带他去游玩。”类似这种例子我们还可收集许多。如1993年在广州市沙河大街上,20多个流氓侮辱一位姑娘,而围观者200多人竟无一人上前制止等。我们的目的不是罗列问题,而是想说明,在社会转型时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腐朽思想,严重侵蚀和毒害人们的心灵,社会上滋生着一种可怕的堕落心理。 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的产生,都有它方方面面的原因。黑格尔说:“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在这个意义上讲应该说有一定道理的。我认为产生这种堕落心理客观地讲,?

    1994年04期 30-3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堕落心理的成因和对策

    付恒杰

    <正>在现实社会中,象流行性感冒一样,时髦着这样一种病态心理:“嘲笑理想奉献,冷落英雄模范,荣辱是非混淆,亵渎道德规范”。似乎,谁不一心为自己,谁就不识时务;谁不两眼盯着钱,谁就是傻瓜晕蛋,谁不及时行乐谁就活得不潇洒达观。1994年2月2日《光明日报》载,江苏省东台市一名17岁的中学生将拣到的1430元钱,交给了学校奉还失主。这件事无可置疑是正确的,但却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失主感谢,学校表扬,自在情理之中。可回到家中,平常亲亲热热的乡邻象审视“外星人”一样审视着他,说:“你这个傻瓜,钱又不是你偷的,做好事,好事能值千把块?”他的家人也对他“恼羞成怒”,公然提出三条惩罚措施:“一是从此自理学杂费,二是自理生活费,三是不带他去游玩。”类似这种例子我们还可收集许多。如1993年在广州市沙河大街上,20多个流氓侮辱一位姑娘,而围观者200多人竟无一人上前制止等。我们的目的不是罗列问题,而是想说明,在社会转型时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腐朽思想,严重侵蚀和毒害人们的心灵,社会上滋生着一种可怕的堕落心理。 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的产生,都有它方方面面的原因。黑格尔说:“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在这个意义上讲应该说有一定道理的。我认为产生这种堕落心理客观地讲,?

    1994年04期 30-3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谈抗大在浆水的思想政治工作

    乔仁先

    <正>“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根据中央指示,挺进华北敌后办学。于一九四○年十一二十二日到达邢台县浆水,抗大在浆水共培训了第六、七、八三期学员,达一万三千四百五十一人。一九四三年一月二十四日奉命重返延安。抗大在浆水的时候,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她之所以能顺利地完成各项教育任务,为党培养出了成千上万的军政骨干,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始终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政治教育作为中心的一环,把转变学生的思想放在了第一位,不断开展了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抗大在浆水纪念建校五周年时,曾对五年来的政治思想工作作了全面而系统的总结。其中有《关于培养知识青年的政治工作》、《抗大在各种情况下的政治工作》、《关于抗大知识分子的政治工作》、《抗大政治工作的几个基本问题》等等。深刻而系统地介绍了抗大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方针、方式、方法和特点等,至今仍然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为了继承和发扬抗大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现将有关经验分别简述如下: 一、关子知识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 要做好知识青年的政治思想工作,必须首先了解知识青年的基本特点,即他们的优点和缺点。 绝大多数出身于受压迫的经济地位不可靠的小资产阶级,一般都富有革命性

    1994年04期 34-38+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谈抗大在浆水的思想政治工作

    乔仁先

    <正>“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根据中央指示,挺进华北敌后办学。于一九四○年十一二十二日到达邢台县浆水,抗大在浆水共培训了第六、七、八三期学员,达一万三千四百五十一人。一九四三年一月二十四日奉命重返延安。抗大在浆水的时候,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她之所以能顺利地完成各项教育任务,为党培养出了成千上万的军政骨干,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始终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政治教育作为中心的一环,把转变学生的思想放在了第一位,不断开展了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抗大在浆水纪念建校五周年时,曾对五年来的政治思想工作作了全面而系统的总结。其中有《关于培养知识青年的政治工作》、《抗大在各种情况下的政治工作》、《关于抗大知识分子的政治工作》、《抗大政治工作的几个基本问题》等等。深刻而系统地介绍了抗大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方针、方式、方法和特点等,至今仍然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为了继承和发扬抗大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现将有关经验分别简述如下: 一、关子知识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 要做好知识青年的政治思想工作,必须首先了解知识青年的基本特点,即他们的优点和缺点。 绝大多数出身于受压迫的经济地位不可靠的小资产阶级,一般都富有革命性

    1994年04期 34-38+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试评费尔巴哈的人学

    陈淑玲

    <正>路德维希·费尔巴哈(1804—1872)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德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他作为最坚决的青年墨格尔分子抛弃过去对墨格尔理性的崇拜,抨击德国思辩哲学,一反思辩唯心主义的传统,代之以人本学为特征的“新哲学”,以其人本学的唯物主义独树一帜,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那么弄清楚其人学的基本思想及其得失,无论对于理想费尔巴哈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还是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本质的唯物主义思想,都是极为重要的。本文拟从费尔巴哈关于人与自然,人的“类”活动,人的异化与宗教,这几个方面对其人学做出公正的评价。 (一) 费尔巴哈研究人,首先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其哲学研究的最高对象是人和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的基础,人是他的哲学的中心,研究自然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人。 首先,他否定上帝创世说,认为人不是产生于虚无,更不是上帝的产物,也不是产生于什么超自然的神秘力量。 “……人的产生不可能是先验地由于基督教的创世说或某种哲学上的构思。”①否定了人是上帝的造物,进一步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他说“如果地球凭着自己的本性,在时间的历程中逐渐发展,逐渐发育,因而取得一种与人的存在相容的,与人的本性适合的,可以说就是人的品性,那么它也就

    1994年04期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试评费尔巴哈的人学

    陈淑玲

    <正>路德维希·费尔巴哈(1804—1872)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德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他作为最坚决的青年墨格尔分子抛弃过去对墨格尔理性的崇拜,抨击德国思辩哲学,一反思辩唯心主义的传统,代之以人本学为特征的“新哲学”,以其人本学的唯物主义独树一帜,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那么弄清楚其人学的基本思想及其得失,无论对于理想费尔巴哈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还是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本质的唯物主义思想,都是极为重要的。本文拟从费尔巴哈关于人与自然,人的“类”活动,人的异化与宗教,这几个方面对其人学做出公正的评价。 (一) 费尔巴哈研究人,首先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其哲学研究的最高对象是人和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的基础,人是他的哲学的中心,研究自然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人。 首先,他否定上帝创世说,认为人不是产生于虚无,更不是上帝的产物,也不是产生于什么超自然的神秘力量。 “……人的产生不可能是先验地由于基督教的创世说或某种哲学上的构思。”①否定了人是上帝的造物,进一步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他说“如果地球凭着自己的本性,在时间的历程中逐渐发展,逐渐发育,因而取得一种与人的存在相容的,与人的本性适合的,可以说就是人的品性,那么它也就

    1994年04期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也说“鬑鬑颇有须”

    赵彩芬

    <正>汉乐府《陌上桑》是我国乐府民歌中的佳作,也是我国诗坛一颗璀璨的明珠,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吟唱不绝,尤为诗家、学者所注目。赏析、注释、译解《陌上桑》的历来不乏其人,共析解注译自也是纷然灿然,各有千秋。其中自然难免有歧义争执之辞,然而,对其中“鬑鬑颇有须”一句,却几乎是众口一辞——“鬑鬑”,须发稀疏貌。颇,略微。鬑鬑颇有须,略微有一点胡须。” 徐中玉、金启华两位先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版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释曰:“鬑鬑,胡须稀疏的样子。颇,略微。”朱东润先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版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涉及此句,释曰:“鬑鬑,鬓发稀疏貌。颇,略。颇有须,略微有一点胡须。”《辞海》注释“鬑鬑”一条,涉猎汉乐府《陌上桑》如是云:“鬑鬑,须发稀疏貌。古乐府《陌上桑》‘鬑鬑颇有须’。” 朱东润,徐中玉这些权威的老先生都在这么注,《辞海》这样权威的工具书都在这么解,教的人如此敦,学的人也便如此学,“鬑鬑颇有须”释译为“稀稀疏疏地略有一点胡须”似乎已是很权威的了。然而,笔者每读到此,总觉有疑难解,今不揣才陋学浅,斗胆提出,谨就教于同仁,前辈,以期方家斧正。 关于“鬑鬑”,许慎《说文解字》释云:“鬑,鬋也,一日长貌。从髟兼声,读若慊。力监切

    1994年04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也说“鬑鬑颇有须”

    赵彩芬

    <正>汉乐府《陌上桑》是我国乐府民歌中的佳作,也是我国诗坛一颗璀璨的明珠,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吟唱不绝,尤为诗家、学者所注目。赏析、注释、译解《陌上桑》的历来不乏其人,共析解注译自也是纷然灿然,各有千秋。其中自然难免有歧义争执之辞,然而,对其中“鬑鬑颇有须”一句,却几乎是众口一辞——“鬑鬑”,须发稀疏貌。颇,略微。鬑鬑颇有须,略微有一点胡须。” 徐中玉、金启华两位先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版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释曰:“鬑鬑,胡须稀疏的样子。颇,略微。”朱东润先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版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涉及此句,释曰:“鬑鬑,鬓发稀疏貌。颇,略。颇有须,略微有一点胡须。”《辞海》注释“鬑鬑”一条,涉猎汉乐府《陌上桑》如是云:“鬑鬑,须发稀疏貌。古乐府《陌上桑》‘鬑鬑颇有须’。” 朱东润,徐中玉这些权威的老先生都在这么注,《辞海》这样权威的工具书都在这么解,教的人如此敦,学的人也便如此学,“鬑鬑颇有须”释译为“稀稀疏疏地略有一点胡须”似乎已是很权威的了。然而,笔者每读到此,总觉有疑难解,今不揣才陋学浅,斗胆提出,谨就教于同仁,前辈,以期方家斧正。 关于“鬑鬑”,许慎《说文解字》释云:“鬑,鬋也,一日长貌。从髟兼声,读若慊。力监切

    1994年04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与周汝昌先生论红学书

    乔福锦

    <正>周老: “东皋”别后,忽忽又是数月。给您看过的《中华血泪铸“红楼”》(之二)一稿,已在《学报》刊出,寄上。这两篇文字连同《甄家之“小荣枯”与贾府之“大荣枯”》一文,基本上构筑起一个新的学术框架。小大(真假),东西(男女,满汉,荣宁,明清)、三种人(满汉及中间之“反叛”)、十七年(包括“春花秋月夏日冬雪”四季)等论,理出的是一个新的系统而非关于个别问题的“零碎解说”。云烟弥漫中的“红楼”,我想至此已经能看出一个大致的轮廓。这之后,我的思路不得不重新转向多年来一直考虑的关于《红楼梦》书的性质和红学的学科属性这两个问题上。 《红楼梦》究竟是一部什么书?雪芹在开卷第一回即声明说,与“历来野史”之“胡牵乱扯”绝不相同,此书是自己“半世亲睹亲闻”的一段“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之“真传”。脂砚先生亦曾特别提醒读者,此书乃“千古未闻之奇书”,“字字看来皆是血”,若“但以小说鼓词目之,则大罪过”。然身处那样的时代,雪芹又不得不说他的书仍属可“适趣解闷”,“把此一玩”的闲书,脂砚为给雪芹的书打掩护,亦不时地说一些似乎不着边际的“囫囵语”。因此在清代,一般读者多把这部书目为闲书——小说,一直到现代新红学的奠基者胡适之先生,对书之性质并未作过深论(尽管在胡先生的学术?

    1994年04期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与周汝昌先生论红学书

    乔福锦

    <正>周老: “东皋”别后,忽忽又是数月。给您看过的《中华血泪铸“红楼”》(之二)一稿,已在《学报》刊出,寄上。这两篇文字连同《甄家之“小荣枯”与贾府之“大荣枯”》一文,基本上构筑起一个新的学术框架。小大(真假),东西(男女,满汉,荣宁,明清)、三种人(满汉及中间之“反叛”)、十七年(包括“春花秋月夏日冬雪”四季)等论,理出的是一个新的系统而非关于个别问题的“零碎解说”。云烟弥漫中的“红楼”,我想至此已经能看出一个大致的轮廓。这之后,我的思路不得不重新转向多年来一直考虑的关于《红楼梦》书的性质和红学的学科属性这两个问题上。 《红楼梦》究竟是一部什么书?雪芹在开卷第一回即声明说,与“历来野史”之“胡牵乱扯”绝不相同,此书是自己“半世亲睹亲闻”的一段“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之“真传”。脂砚先生亦曾特别提醒读者,此书乃“千古未闻之奇书”,“字字看来皆是血”,若“但以小说鼓词目之,则大罪过”。然身处那样的时代,雪芹又不得不说他的书仍属可“适趣解闷”,“把此一玩”的闲书,脂砚为给雪芹的书打掩护,亦不时地说一些似乎不着边际的“囫囵语”。因此在清代,一般读者多把这部书目为闲书——小说,一直到现代新红学的奠基者胡适之先生,对书之性质并未作过深论(尽管在胡先生的学术?

    1994年04期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校园春风何日再吹来

    程精棉

    <正>肖平安先生的诗集《校园春风》被列入花山文艺出版社编辑的《当代诗歌散文丛书》系列的正式出版,不仅是他本人的一件大喜事,而且也是邢台师专乃至邢台人民的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与此同时,还有邢台地区的几位诗人都赠给我他们的诗集,希望引起一些思想共鸣。由于种种原因,我一直未能动笔为他们写点什么。近来终于有了闲暇,我把几本诗集都看了看,其中最有感受的就是《校园春风》。这并非褒此贬彼的偏见,完全是出于同等职业的原因。对自己不熟悉的生活,即使你写得再好,也很难产生共鸣。但不难看出,他们作品的内容健康纯正、格调高尚、清新,为邢台人民提供了有益的精神食粮,促进了精神文明的建设。对于其中的肖平安先生的诗我觉得还有另外一层意义,就是他把绘画,教书,创作结合起来,打破了几十年如一日的“教书匠”模式,向广大师生展现了多才多艺的教授风范,使我们学生辈的中青年教师感到汗颜。如果说,诗集出版之前,肖先生在人们心目中是潇洒自如、轻松随便,甚至有点玩世不恭的印象,那么,读完诗集,掩卷深思,就会看到另一位被传统观念所束缚的严肃认真、挚爱生活、献身教育的肖平安。诗集中的五个组诗和三首散歌,无论是写校园生活、农村生活,还是城市生活,爱情体验,都纯正无邪,没有游戏人生的味道,没有玩?

    1994年04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校园春风何日再吹来

    程精棉

    <正>肖平安先生的诗集《校园春风》被列入花山文艺出版社编辑的《当代诗歌散文丛书》系列的正式出版,不仅是他本人的一件大喜事,而且也是邢台师专乃至邢台人民的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与此同时,还有邢台地区的几位诗人都赠给我他们的诗集,希望引起一些思想共鸣。由于种种原因,我一直未能动笔为他们写点什么。近来终于有了闲暇,我把几本诗集都看了看,其中最有感受的就是《校园春风》。这并非褒此贬彼的偏见,完全是出于同等职业的原因。对自己不熟悉的生活,即使你写得再好,也很难产生共鸣。但不难看出,他们作品的内容健康纯正、格调高尚、清新,为邢台人民提供了有益的精神食粮,促进了精神文明的建设。对于其中的肖平安先生的诗我觉得还有另外一层意义,就是他把绘画,教书,创作结合起来,打破了几十年如一日的“教书匠”模式,向广大师生展现了多才多艺的教授风范,使我们学生辈的中青年教师感到汗颜。如果说,诗集出版之前,肖先生在人们心目中是潇洒自如、轻松随便,甚至有点玩世不恭的印象,那么,读完诗集,掩卷深思,就会看到另一位被传统观念所束缚的严肃认真、挚爱生活、献身教育的肖平安。诗集中的五个组诗和三首散歌,无论是写校园生活、农村生活,还是城市生活,爱情体验,都纯正无邪,没有游戏人生的味道,没有玩?

    1994年04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性的魅力——蘩漪、莱维尼亚悲剧形象较析

    王玉华

    <正>纵观世界文学之林,如果说古往今来,在所有的文学作品中悲剧最美的话,那么在悲剧中极富于艺术魅力的无疑是悲剧人格。曾对中国现代戏剧产生持久性,深刻性影响的二十世纪美国作家尤金.奥尼尔的《悲悼》与中国现代戏剧家曹禺的《雷雨》,便是两部几乎于同一时间问世的精美的伟大悲剧,为观众塑造了蘩漪、莱维尼亚这两个在世界文学女性画廊中呈放异彩的,富于独特魅力的艺术形象。拙文试从美学悲剧的视角,探讨这两个具有特殊美学意义的悲剧人物的审美价值与美感效应。 一、爱与恨 《雷雨》与《悲悼》同为描写带有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生活悲剧。作家从平淡的日常生活入手,挖掘和探索现代普通人的悲剧根源。二者皆受古希腊命运悲剧的影响,但悲剧根源已不是神秘莫测,不可捉摸的命运因素,而是人性本身所固有的内在品质——生命意志,即个体生命意志与社会宗教的道德伦理的冲突。 有生必有死。死亡的必然性是人类所共同面对的生存境遇,也是人美最早认识的自然法则。因而对死亡、苦难、不幸的抗争和超越便成为人性最本质的特征。凡是个体都有生存欲望和自我保存意识,一旦因外部环境或外力作用,遭到阻碍和压抑,他(她)势必要做殊死的斗争。蘩漪的悲剧正源于她强烈的求生欲望和自我保存意识。监狱似的周公馆?

    1994年04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人性的魅力——蘩漪、莱维尼亚悲剧形象较析

    王玉华

    <正>纵观世界文学之林,如果说古往今来,在所有的文学作品中悲剧最美的话,那么在悲剧中极富于艺术魅力的无疑是悲剧人格。曾对中国现代戏剧产生持久性,深刻性影响的二十世纪美国作家尤金.奥尼尔的《悲悼》与中国现代戏剧家曹禺的《雷雨》,便是两部几乎于同一时间问世的精美的伟大悲剧,为观众塑造了蘩漪、莱维尼亚这两个在世界文学女性画廊中呈放异彩的,富于独特魅力的艺术形象。拙文试从美学悲剧的视角,探讨这两个具有特殊美学意义的悲剧人物的审美价值与美感效应。 一、爱与恨 《雷雨》与《悲悼》同为描写带有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生活悲剧。作家从平淡的日常生活入手,挖掘和探索现代普通人的悲剧根源。二者皆受古希腊命运悲剧的影响,但悲剧根源已不是神秘莫测,不可捉摸的命运因素,而是人性本身所固有的内在品质——生命意志,即个体生命意志与社会宗教的道德伦理的冲突。 有生必有死。死亡的必然性是人类所共同面对的生存境遇,也是人美最早认识的自然法则。因而对死亡、苦难、不幸的抗争和超越便成为人性最本质的特征。凡是个体都有生存欲望和自我保存意识,一旦因外部环境或外力作用,遭到阻碍和压抑,他(她)势必要做殊死的斗争。蘩漪的悲剧正源于她强烈的求生欲望和自我保存意识。监狱似的周公馆?

    1994年04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汉语词素的来源

    刘晓红

    <正>汉语词素是汉语词的构造成素。探讨词素来源,就是要用历史语言学方法探求词素所从来的途径和方法。由于词素依赖于词而存在,其意义的发展变化,也往往与造词行为发生时词素的特殊来源有关,所以词素意义之所从来,也就属于“词素来源”这一课题范围之内。 汉语词素主要来源于五个方面: 一、来源于单音词或合成词 这是汉语词素最基本,最主要,最常见的来源。它取语言中现成的词,直接用于造词材料。如“笔”是单音词,意指写字画画的工具。以“笔”做词素造词,如“笔帽,笔迹、眉笔”等。又如“豆腐”是双音复合词,指一种用大豆做原料制成的食品,做词素造词如“豆腐脑、豆腐皮、臭豆腐”等。 词变为词素,意义不发生变化。因为在造词时,人们往往以能与新的对象特征相联想的语言材料当做造词材料,如要形象地表明“挺直”这一意义,人们联想到“笔”的造型,也就用它做素,造“笔直,笔挺”。正因为此,不同民族用同了事物相联想的特征也就可能不同。如英语中的peu-stone是古代的一种成羽毛状或锯齿状群体的动物。但无论是“笔”还是“pen”,它之所以能启发人们联想,根本的原因是它们所指代的事物,所以它们是以词之完整意义成为新词的内部形式的直接成分的。如果认为“笔直”中的词素义与词“笔”的意义不同,是?

    1994年04期 62-6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汉语词素的来源

    刘晓红

    <正>汉语词素是汉语词的构造成素。探讨词素来源,就是要用历史语言学方法探求词素所从来的途径和方法。由于词素依赖于词而存在,其意义的发展变化,也往往与造词行为发生时词素的特殊来源有关,所以词素意义之所从来,也就属于“词素来源”这一课题范围之内。 汉语词素主要来源于五个方面: 一、来源于单音词或合成词 这是汉语词素最基本,最主要,最常见的来源。它取语言中现成的词,直接用于造词材料。如“笔”是单音词,意指写字画画的工具。以“笔”做词素造词,如“笔帽,笔迹、眉笔”等。又如“豆腐”是双音复合词,指一种用大豆做原料制成的食品,做词素造词如“豆腐脑、豆腐皮、臭豆腐”等。 词变为词素,意义不发生变化。因为在造词时,人们往往以能与新的对象特征相联想的语言材料当做造词材料,如要形象地表明“挺直”这一意义,人们联想到“笔”的造型,也就用它做素,造“笔直,笔挺”。正因为此,不同民族用同了事物相联想的特征也就可能不同。如英语中的peu-stone是古代的一种成羽毛状或锯齿状群体的动物。但无论是“笔”还是“pen”,它之所以能启发人们联想,根本的原因是它们所指代的事物,所以它们是以词之完整意义成为新词的内部形式的直接成分的。如果认为“笔直”中的词素义与词“笔”的意义不同,是?

    1994年04期 62-6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孔子生年考辨——读《史记·孔子世家》札记

    王一鸣

    <正>孔子生年,《春秋》、《左传》均末记载。因此,唐司马贞深悼孔子“《经》、《传》生年不定,致使孔子寿数不明。” 记载孔子生年的最早史籍有两种说法。 一是公羊高的《公羊传》和谷梁赤,的《谷梁传》。公羊传载:鲁襄公二十一年“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谷梁传》载:鲁襄公二十一年“冬十月庚子,孔子生。”《公》、《谷》两《传》均记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周灵王二十年,已酉,公元前五五二年)。 二是司马迁的《史记》。《史记》中《鲁世家》、《孔子世家》及《十二诸候年表》均谓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周灵王二十一年,庚戌,公元前五五一年)。 两种记载,相差一岁;两种说法,古今经生学子聚讼纷纭。历两千余年莫能定。 依《公》、《谷》说者有贾达《左氏解诂》、服虔《左氏传解谊》、边韶《老子铭》、何休《公羊传诂》、杨士勋《谷梁疏》、王钦若《册府元龟》、刘恕《通鉴外纪》、胡安国《春秋传》、洪兴祖《阙里系谱》、黄震《黄氏日钞》、马端临《文献通考》、宋濂《宋学士集》、胡广《四书大全》、王圻《续文献通考》、崔述《洙泗考信录》、钱曾《读书敏求记》、江永《乡党图考》、《孔子年谱》及《群经补义》、李锴《尚史》、孔继汾《阙里文献考》、钱大昕《养新录》及《三史拾遗》、李惇《

    1994年04期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孔子生年考辨——读《史记·孔子世家》札记

    王一鸣

    <正>孔子生年,《春秋》、《左传》均末记载。因此,唐司马贞深悼孔子“《经》、《传》生年不定,致使孔子寿数不明。” 记载孔子生年的最早史籍有两种说法。 一是公羊高的《公羊传》和谷梁赤,的《谷梁传》。公羊传载:鲁襄公二十一年“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谷梁传》载:鲁襄公二十一年“冬十月庚子,孔子生。”《公》、《谷》两《传》均记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周灵王二十年,已酉,公元前五五二年)。 二是司马迁的《史记》。《史记》中《鲁世家》、《孔子世家》及《十二诸候年表》均谓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周灵王二十一年,庚戌,公元前五五一年)。 两种记载,相差一岁;两种说法,古今经生学子聚讼纷纭。历两千余年莫能定。 依《公》、《谷》说者有贾达《左氏解诂》、服虔《左氏传解谊》、边韶《老子铭》、何休《公羊传诂》、杨士勋《谷梁疏》、王钦若《册府元龟》、刘恕《通鉴外纪》、胡安国《春秋传》、洪兴祖《阙里系谱》、黄震《黄氏日钞》、马端临《文献通考》、宋濂《宋学士集》、胡广《四书大全》、王圻《续文献通考》、崔述《洙泗考信录》、钱曾《读书敏求记》、江永《乡党图考》、《孔子年谱》及《群经补义》、李锴《尚史》、孔继汾《阙里文献考》、钱大昕《养新录》及《三史拾遗》、李惇《

    1994年04期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述朱元璋的肃贪倡廉思想

    赵建坤,王景文

    <正>朱元璋(1328—1398),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即位后在敬业勤政的同时,非常重视加强吏治建设,始终把肃贪倡廉当作一项重要的治国方针。在一定程度上整饬了吏治,净化了官场风气。史称洪武年间“一时守令畏法,洁己爱民,以当上指,吏治焕然丕变矣。”下逮仁,宣、抚循休息,民人安乐,吏治澄清有百余年”,;①它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本文试图就朱元璋的肃贪倡廉思想作一简单概述,以求教于史学界同仁。 (一) 重典治吏是朱元璋肃贪倡廉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适应明初政治斗争形势而采取的应急措施。正如朱元璋对继位者建文帝所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当自轻。所谓刑罚世轻世重也。②由于实行“重典”政策,以重刑严惩贪官污吏,整肃了史治,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朱元璋认为,官吏贪污是历代的固疾;为官发财,官吏的信条;官吏苛剥,豪强横暴是造成官逼民反,国家大乱的根源。因此,他从即位开始就着手整顿吏治,提出了治乱用重典,惩治贪宫污吏的主张。他说;“吏抬之弊,莫过于贫墨”,③“不禁贪墨,则民无以其生”④他遂告诫百官说:“思昔在民间时,见州县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间疾苦视之漠然,心实怒之。故今严定法禁,但遇官吏贪污蠹害吾民者

    1994年04期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浅述朱元璋的肃贪倡廉思想

    赵建坤,王景文

    <正>朱元璋(1328—1398),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即位后在敬业勤政的同时,非常重视加强吏治建设,始终把肃贪倡廉当作一项重要的治国方针。在一定程度上整饬了吏治,净化了官场风气。史称洪武年间“一时守令畏法,洁己爱民,以当上指,吏治焕然丕变矣。”下逮仁,宣、抚循休息,民人安乐,吏治澄清有百余年”,;①它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本文试图就朱元璋的肃贪倡廉思想作一简单概述,以求教于史学界同仁。 (一) 重典治吏是朱元璋肃贪倡廉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适应明初政治斗争形势而采取的应急措施。正如朱元璋对继位者建文帝所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当自轻。所谓刑罚世轻世重也。②由于实行“重典”政策,以重刑严惩贪官污吏,整肃了史治,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朱元璋认为,官吏贪污是历代的固疾;为官发财,官吏的信条;官吏苛剥,豪强横暴是造成官逼民反,国家大乱的根源。因此,他从即位开始就着手整顿吏治,提出了治乱用重典,惩治贪宫污吏的主张。他说;“吏抬之弊,莫过于贫墨”,③“不禁贪墨,则民无以其生”④他遂告诫百官说:“思昔在民间时,见州县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间疾苦视之漠然,心实怒之。故今严定法禁,但遇官吏贪污蠹害吾民者

    1994年04期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中山容共政策的动机及其评价

    张振朝

    <正>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共三年半的运行过程中,既有其合作的丰硕成果,又有复杂的矛盾与冲突,最后终因国共矛盾的加剧而分裂。由于这次合作是在孙中山先生支持下,以国民党改组为形式而形成的,因此在考察合作破裂的原因时,了解和分析孙中山容共政策的基本动机和其改祖国民党的基本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上述问题上,以往好似形成了一种模式。一谈到国民党改组,就言称这是孙中山为了联俄容共而采取的措施;一说及国共合作,必然说是孙中山为了防止国民党在堕落中死亡,以联共求国民党新生的结果。以上的论点,无疑是正确的,但却又给人一种单薄无力的感觉。因为它无法说明,为什么孙中山在世时,国民党内迭起的反共暗流就没有得到彻底根除。国民党分共以后,其主体并没有因此而瓦解,反而在中国执政二十二年。因此,我们认为,在国共分裂原因的探讨上,除了揭示汪蒋等人的阶级立场变化外,很有必要了解和分析孙中山容共政策的动机与实践给国共合作带来的影响。 本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但总的看来,这一时期是内忧重于外患。华盛顿会议之后,中国被某一列强单独吞并的危检暂时缓解。因为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之下,虽然他们的在华势力有强弱之别,但大致上形成了一种相对平衡。西方列强?

    1994年04期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中山容共政策的动机及其评价

    张振朝

    <正>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共三年半的运行过程中,既有其合作的丰硕成果,又有复杂的矛盾与冲突,最后终因国共矛盾的加剧而分裂。由于这次合作是在孙中山先生支持下,以国民党改组为形式而形成的,因此在考察合作破裂的原因时,了解和分析孙中山容共政策的基本动机和其改祖国民党的基本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上述问题上,以往好似形成了一种模式。一谈到国民党改组,就言称这是孙中山为了联俄容共而采取的措施;一说及国共合作,必然说是孙中山为了防止国民党在堕落中死亡,以联共求国民党新生的结果。以上的论点,无疑是正确的,但却又给人一种单薄无力的感觉。因为它无法说明,为什么孙中山在世时,国民党内迭起的反共暗流就没有得到彻底根除。国民党分共以后,其主体并没有因此而瓦解,反而在中国执政二十二年。因此,我们认为,在国共分裂原因的探讨上,除了揭示汪蒋等人的阶级立场变化外,很有必要了解和分析孙中山容共政策的动机与实践给国共合作带来的影响。 本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但总的看来,这一时期是内忧重于外患。华盛顿会议之后,中国被某一列强单独吞并的危检暂时缓解。因为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之下,虽然他们的在华势力有强弱之别,但大致上形成了一种相对平衡。西方列强?

    1994年04期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ON THE DEFECTS OF OTHELLO'S CHARACTER

    <正>When we read Shake speare's tragedies,we can not help feeling thatthe most painful and the most pathetic one might be Othello.For inHamlet,the hero knows his rival olearly to be his uncle clandius,themost vicious,incestus villain,thus he is on guard;in King Lear,theold king is the only victim of human ingratitude;only in othello,thenoble hearted hero is completely in the darkness,unaware of his enemy,and mislays his trust upon the most incomparably ingenious and unscru-pulous villain.He is led by the nose.to believe that his newly weddedwife is not as pure as he has thought before and finally to strangle thesublimely innocent and pure angel upon her wedding sheet,conceiving ofhimself as the agent not of vengeance but of divine justice.This mightbe the cruelest act that has ever happened inhuman history.This tragedyis partly due to the intrigues of the shameless villain Iago,partly dueto the vunerableness of the hero's character.

    1994年04期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ON THE DEFECTS OF OTHELLO'S CHARACTER

    <正>When we read Shake speare's tragedies,we can not help feeling thatthe most painful and the most pathetic one might be Othello.For inHamlet,the hero knows his rival olearly to be his uncle clandius,themost vicious,incestus villain,thus he is on guard;in King Lear,theold king is the only victim of human ingratitude;only in othello,thenoble hearted hero is completely in the darkness,unaware of his enemy,and mislays his trust upon the most incomparably ingenious and unscru-pulous villain.He is led by the nose.to believe that his newly weddedwife is not as pure as he has thought before and finally to strangle thesublimely innocent and pure angel upon her wedding sheet,conceiving ofhimself as the agent not of vengeance but of divine justice.This mightbe the cruelest act that has ever happened inhuman history.This tragedyis partly due to the intrigues of the shameless villain Iago,partly dueto the vunerableness of the hero's character.

    1994年04期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试论文学翻译的“信、达、雅”

    吴士异

    <正>中国翻译界的老前辈严复说:“译事之难:信、达、雅。”他首次提出了翻译的标准问题。笔者认为,在各种文体的的翻译中,“信、达、雅”的标准最适用于文学翻译。作为清末改良主义的思想家和翻译家,严复除译过几部西方哲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名著外,他没有翻译过小说和其他文学作品,但是他所提出的翻译理论对当时以至现代文学作品翻译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严复提出的“信、达、雅”标准要求译文做到忠实于原作,文字准确,语言流畅,行文通顺;体现原著风格,文字优美清新,对于严复的这一翻译理论,近代翻译界曾经争论不休。争论的焦点并不在于“信、达、雅”这三个标准有什么不妥之处,而在于在三者之中,谁居于首位,也就是谁服从于谁的问题。三十年代有人曾就此提出在翻译中“宁错务顺”,就是宁可译文和原著有出入或者不准确,也要使文章通顺畅达。鲁迅先生则钟锋相对地提出“宁信而不顺”,译文不必强求通顺,只求把原著意思表达清楚。 时过境迁,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剧增和翻译事业的兴旺发达,一批批外国名著被译成中文,一批批中国名著被介绍到国外。在新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对翻译的标准重新作出全面的分析和思考。下面笔者想就文学翻译中如何运用“信、达、雅”标准谈几点肤浅之见。 一、“信、达、雅”

    1994年04期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4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试论文学翻译的“信、达、雅”

    吴士异

    <正>中国翻译界的老前辈严复说:“译事之难:信、达、雅。”他首次提出了翻译的标准问题。笔者认为,在各种文体的的翻译中,“信、达、雅”的标准最适用于文学翻译。作为清末改良主义的思想家和翻译家,严复除译过几部西方哲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名著外,他没有翻译过小说和其他文学作品,但是他所提出的翻译理论对当时以至现代文学作品翻译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严复提出的“信、达、雅”标准要求译文做到忠实于原作,文字准确,语言流畅,行文通顺;体现原著风格,文字优美清新,对于严复的这一翻译理论,近代翻译界曾经争论不休。争论的焦点并不在于“信、达、雅”这三个标准有什么不妥之处,而在于在三者之中,谁居于首位,也就是谁服从于谁的问题。三十年代有人曾就此提出在翻译中“宁错务顺”,就是宁可译文和原著有出入或者不准确,也要使文章通顺畅达。鲁迅先生则钟锋相对地提出“宁信而不顺”,译文不必强求通顺,只求把原著意思表达清楚。 时过境迁,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剧增和翻译事业的兴旺发达,一批批外国名著被译成中文,一批批中国名著被介绍到国外。在新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对翻译的标准重新作出全面的分析和思考。下面笔者想就文学翻译中如何运用“信、达、雅”标准谈几点肤浅之见。 一、“信、达、雅”

    1994年04期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4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浅谈英语的起源与形成

    高清怀

    <正>当今世界上以英语为国语的有英国,美国等十几个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或半官方语言的有印度、新加坡等三十多个国家。据统计世界上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在一定程度上懂英语。国际事务诸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贸易等无不依赖英语为交际工具。英语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因此,研究英语的有关知识,比如它的起源、发展及其演变的历史就很有必要。说到英语,有不少人可能会认为,它是以古代英国民族起源发展而来的语言,从而也自然而然地认为今天的英国人,又是自古以来就居住在不列颈群岛(Britain lsles)上的土著人的后裔,其实情况完全不是这样。 探讨英语的起源,要追溯到古印地语(印地语是在印度通行的一种语言)。公元前几千年,居住在印度库什山脉的部族逐步向东方和西方迁移,他们的语言也随之传播到东方和西方。人们对自己的语言是不会轻易放弃的。所以他们的语言在传播中一直保持着其固有的特点和习惯。但在其传播和发展中,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各地土语的影响。因而这种印地语传到欧洲后,也就形成了许多互相差异的语种。但是不管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差异,我们总能从它们中间找到共同点,因为它们毕竟是一脉相承的。这种从印度来到欧洲并与欧洲土语溶合而产生的语言叫做印度欧罗巴语(Indo-European),简称“

    1994年04期 85-8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5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浅谈英语的起源与形成

    高清怀

    <正>当今世界上以英语为国语的有英国,美国等十几个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或半官方语言的有印度、新加坡等三十多个国家。据统计世界上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在一定程度上懂英语。国际事务诸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贸易等无不依赖英语为交际工具。英语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因此,研究英语的有关知识,比如它的起源、发展及其演变的历史就很有必要。说到英语,有不少人可能会认为,它是以古代英国民族起源发展而来的语言,从而也自然而然地认为今天的英国人,又是自古以来就居住在不列颈群岛(Britain lsles)上的土著人的后裔,其实情况完全不是这样。 探讨英语的起源,要追溯到古印地语(印地语是在印度通行的一种语言)。公元前几千年,居住在印度库什山脉的部族逐步向东方和西方迁移,他们的语言也随之传播到东方和西方。人们对自己的语言是不会轻易放弃的。所以他们的语言在传播中一直保持着其固有的特点和习惯。但在其传播和发展中,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各地土语的影响。因而这种印地语传到欧洲后,也就形成了许多互相差异的语种。但是不管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差异,我们总能从它们中间找到共同点,因为它们毕竟是一脉相承的。这种从印度来到欧洲并与欧洲土语溶合而产生的语言叫做印度欧罗巴语(Indo-European),简称“

    1994年04期 85-8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5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外专对提高外语教学的作用

    王殿文

    <正>党的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教育事业带来了空前的大发展。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愈日剧增。这就需要大批从事外语教学人员甘做人梯,而这批人员则急需提高本身的外语水平。不可否认,其中有许多自学成才、出类拔萃的学术带头人,但多数由于日常教学任务繁重以及诸多其它原因,而抽不出专门时间进行业务进修,要提高在职人员,特别是这批骨干人员的外语水平,除本人刻苦钻研外,给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也是十分重要的,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把他们都送到国外去深造,这显然不符合事实,一举两得的是把国外的教师请过来,这便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足不出户便能学到地道的外语的愿望。 聘请外教不但能积极推进教师业务的提高,而且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外语的积极性,从整体上来讲,能有助于促进并提高整个学校的管理水平以及传播友谊,加深双方感情的交流。一般来说,中国学生刻苦好学的精神都使外专印象颇深,所有来过我校的外专都对学生爱国、爱家以及兢业精神为之赞叹,这正是中华民族新一代的代表。不难看出,由于受错误舆论的误导,有些到中国来是带有某种看法而怀有偏见。这点是不难理解的。在中国这块人情味很浓的热土上工作、生活了一段之后,亲身体验到中国的巨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994年04期 87-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外专对提高外语教学的作用

    王殿文

    <正>党的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教育事业带来了空前的大发展。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愈日剧增。这就需要大批从事外语教学人员甘做人梯,而这批人员则急需提高本身的外语水平。不可否认,其中有许多自学成才、出类拔萃的学术带头人,但多数由于日常教学任务繁重以及诸多其它原因,而抽不出专门时间进行业务进修,要提高在职人员,特别是这批骨干人员的外语水平,除本人刻苦钻研外,给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也是十分重要的,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把他们都送到国外去深造,这显然不符合事实,一举两得的是把国外的教师请过来,这便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足不出户便能学到地道的外语的愿望。 聘请外教不但能积极推进教师业务的提高,而且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外语的积极性,从整体上来讲,能有助于促进并提高整个学校的管理水平以及传播友谊,加深双方感情的交流。一般来说,中国学生刻苦好学的精神都使外专印象颇深,所有来过我校的外专都对学生爱国、爱家以及兢业精神为之赞叹,这正是中华民族新一代的代表。不难看出,由于受错误舆论的误导,有些到中国来是带有某种看法而怀有偏见。这点是不难理解的。在中国这块人情味很浓的热土上工作、生活了一段之后,亲身体验到中国的巨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994年04期 87-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讲授《社会科学文献检索》课的几点看法

    阎献斋

    <正>自教育部发布教高一字004号文件《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以来,全国各高校图书馆陆续开设了“文献检索与利用”课。(以下简称“文检课”)。文检课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高校文检课1986—1987年是一个发展高潮,但1988年以来进展不理想。目前是“逆水行舟”。处于滑坡状态,做为高校之一的我们邢台师专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我校开设文检课起步较晚,从88年下半年起先后在中文系,政史系断断续续开了5个学年,目前,文检课处于停顿状态。我对讲授文检课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师范专科学校开设文检课的必要性 根据国家教委的文件精神,大专院校培养学生的情报意识,提高他们利用文献的能力,是培养新一代人才的关键。在当今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社会对各类人才的要求,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结构上已与过去不大相伺,要求培养的人才既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又有创造能力和适应能力以及处理和运用情报信息的能力。文检课正是引导学生掌握情报和运用情报信息,提高检索能力的重要途径。

    1994年04期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讲授《社会科学文献检索》课的几点看法

    阎献斋

    <正>自教育部发布教高一字004号文件《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以来,全国各高校图书馆陆续开设了“文献检索与利用”课。(以下简称“文检课”)。文检课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高校文检课1986—1987年是一个发展高潮,但1988年以来进展不理想。目前是“逆水行舟”。处于滑坡状态,做为高校之一的我们邢台师专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我校开设文检课起步较晚,从88年下半年起先后在中文系,政史系断断续续开了5个学年,目前,文检课处于停顿状态。我对讲授文检课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师范专科学校开设文检课的必要性 根据国家教委的文件精神,大专院校培养学生的情报意识,提高他们利用文献的能力,是培养新一代人才的关键。在当今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社会对各类人才的要求,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结构上已与过去不大相伺,要求培养的人才既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又有创造能力和适应能力以及处理和运用情报信息的能力。文检课正是引导学生掌握情报和运用情报信息,提高检索能力的重要途径。

    1994年04期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漫谈中子星

    李印峰

    <正>在我们看到的群星中,绝大多数都是恒星。也就是说,人们通过长期的观察看不出它们的相对位置和亮度有什么变化。但是,每一颗星都有它的生命过程,即经历产生,成长和死亡的过程。下面要谈的中子星就是星体生命历程中一段时间的状态。 一、中子星的形成 1、引力塌缩 根据大爆炸理论模型,原始宇宙是一个弥漫于空间的、以氢为主要成分的稀薄物质。这时促进演化的第一个重要因素是万有引力,这些稀薄物质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开始凝聚收缩,逐渐形成大小不一的原始星体。 原始星体在引力作用下续续收缩,这造成其内部的温度和压力不断地升高,当温度和压力达到一定数值时,演化的第二个重要因素——核反应开始发挥作用。核反应从氢聚变形成氦开始,核反应产生了巨大的能量,它除了使星体发光发热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它发出的巨大能量产生的辐射压力抵消了引力,使星体不再收缩,星体进入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这时的星体称为“主序星”,也就是我们通常看到的星体生命中最长的阶段,太阳目前正处在这个阶段。 然而,这种平衡状态不会是永久的,因为核燃料总有被耗尽的时候,而万有引力是始终存在的。以太阳为例,太阳每天燃烧5×10~(16)kg氢转化为氦,以它的总质量(约2×10~(30)kg)来计算,大约还可以烧50亿年。以后又会怎么?

    1994年04期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漫谈中子星

    李印峰

    <正>在我们看到的群星中,绝大多数都是恒星。也就是说,人们通过长期的观察看不出它们的相对位置和亮度有什么变化。但是,每一颗星都有它的生命过程,即经历产生,成长和死亡的过程。下面要谈的中子星就是星体生命历程中一段时间的状态。 一、中子星的形成 1、引力塌缩 根据大爆炸理论模型,原始宇宙是一个弥漫于空间的、以氢为主要成分的稀薄物质。这时促进演化的第一个重要因素是万有引力,这些稀薄物质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开始凝聚收缩,逐渐形成大小不一的原始星体。 原始星体在引力作用下续续收缩,这造成其内部的温度和压力不断地升高,当温度和压力达到一定数值时,演化的第二个重要因素——核反应开始发挥作用。核反应从氢聚变形成氦开始,核反应产生了巨大的能量,它除了使星体发光发热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它发出的巨大能量产生的辐射压力抵消了引力,使星体不再收缩,星体进入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这时的星体称为“主序星”,也就是我们通常看到的星体生命中最长的阶段,太阳目前正处在这个阶段。 然而,这种平衡状态不会是永久的,因为核燃料总有被耗尽的时候,而万有引力是始终存在的。以太阳为例,太阳每天燃烧5×10~(16)kg氢转化为氦,以它的总质量(约2×10~(30)kg)来计算,大约还可以烧50亿年。以后又会怎么?

    1994年04期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引导自学 启发思维——教改经验点滴谈

    李占铎

    <正>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性很强的学科,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从根本上谈就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数学教学改革的根本思路就是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合理设计课堂结构,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思维,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从根本上违背了认识规律。这种教学方法,从表面上看,课堂上教师讲课津津乐道,井然有序,有时考试分数也不低,但是由于学生缺乏独立的思维能力,所学知识无非是定义、公式的堆积,缺乏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几年来、我总结了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吸收了其他老师的一些教改经验,归纳出:铺——设——探——练的课堂教学结构,收到了较好教学效果,基本做法如下。 一、铺 铺就是做好新知识的铺垫。认识、思维是要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才能开展的,离开这个基础、思维、认识的活动就无法开展。如像我们教学中常遇到的问而不答,启而不发就是这个原因。所以要使学生积极展开思维,教师必须帮助学生铺平认识新知识的道路,我十分强调学生复习旧知识,预习新教材,并在新课前精心设计安排复习提问,达到以旧引新、温故知新之目的,从而缩短了新旧知识间隔距离。 比如在讲零指数时,复习提问是这样设计的:

    1994年04期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引导自学 启发思维——教改经验点滴谈

    李占铎

    <正>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性很强的学科,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从根本上谈就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数学教学改革的根本思路就是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合理设计课堂结构,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思维,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从根本上违背了认识规律。这种教学方法,从表面上看,课堂上教师讲课津津乐道,井然有序,有时考试分数也不低,但是由于学生缺乏独立的思维能力,所学知识无非是定义、公式的堆积,缺乏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几年来、我总结了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吸收了其他老师的一些教改经验,归纳出:铺——设——探——练的课堂教学结构,收到了较好教学效果,基本做法如下。 一、铺 铺就是做好新知识的铺垫。认识、思维是要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才能开展的,离开这个基础、思维、认识的活动就无法开展。如像我们教学中常遇到的问而不答,启而不发就是这个原因。所以要使学生积极展开思维,教师必须帮助学生铺平认识新知识的道路,我十分强调学生复习旧知识,预习新教材,并在新课前精心设计安排复习提问,达到以旧引新、温故知新之目的,从而缩短了新旧知识间隔距离。 比如在讲零指数时,复习提问是这样设计的:

    1994年04期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谈谈中学数学总复习中的几个问题

    韩高印

    <正>中学数学总复习,时间紧,内容多。如问提高复习效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将自己的数学成绩提高一步,这是同学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下面就这方面的几个问题,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第一,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要做到全面、系统。所谓“全面”,就是要复习数学课的全部内容。在这一阶段要了解自己哪一部分知识学得较好,哪一部分知识学的较差,对哪种类型的题目做起来较困难,在平常的作业中哪些方面容易出现错误,等等。通过这些,对自己的知识底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所谓“系统”,就是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整理、归类总结。 第二,对基本题型的复习,要做到熟练、准确。所谓“熟练”,就是要求学生对基本题型要做到一看就会。因为现在的考试,题量大,时间紧,要在这较短的时间内考出较好成绩,基本题型不熟练不行。所谓“准确”,就是要求同学们对基本题目要做到一做就对。因为现在的考试,客观性题目较多,试卷上只写答案而不写过程,如果解答的准确度不高是不会得分的。 第三,不要只满足课堂上的听懂会作,要注意课后的“消化”、“追忆”,这样可以加深理解,使自己对所学的知识真正掌握。对于不会作的题目,要把它作为代表题型写下来分析,反复琢磨,老师是怎样做出来的,他是怎样想怎样分析的,自己为什么做不出来。只

    1994年04期 98-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谈谈中学数学总复习中的几个问题

    韩高印

    <正>中学数学总复习,时间紧,内容多。如问提高复习效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将自己的数学成绩提高一步,这是同学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下面就这方面的几个问题,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第一,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要做到全面、系统。所谓“全面”,就是要复习数学课的全部内容。在这一阶段要了解自己哪一部分知识学得较好,哪一部分知识学的较差,对哪种类型的题目做起来较困难,在平常的作业中哪些方面容易出现错误,等等。通过这些,对自己的知识底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所谓“系统”,就是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整理、归类总结。 第二,对基本题型的复习,要做到熟练、准确。所谓“熟练”,就是要求学生对基本题型要做到一看就会。因为现在的考试,题量大,时间紧,要在这较短的时间内考出较好成绩,基本题型不熟练不行。所谓“准确”,就是要求同学们对基本题目要做到一做就对。因为现在的考试,客观性题目较多,试卷上只写答案而不写过程,如果解答的准确度不高是不会得分的。 第三,不要只满足课堂上的听懂会作,要注意课后的“消化”、“追忆”,这样可以加深理解,使自己对所学的知识真正掌握。对于不会作的题目,要把它作为代表题型写下来分析,反复琢磨,老师是怎样做出来的,他是怎样想怎样分析的,自己为什么做不出来。只

    1994年04期 98-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硝酸盐热分解实验的改进

    董希文

    <正>硝酸盐热分解实验,是师专无机化学实验教材中要求学生必做的实验内容。通常的实验方法是:将硝酸盐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加强热,然后再用带余烬的木条插入大试管中,观察现象。笔者根据多年的实验观察,认为此种操作方法有它的不足之处,因为对于在电位序中位于Mg以后的金属硝酸盐来说,加热时,其热分解产物中,有红棕色No_2气体产生。由于是学生实验,几十个学生同时在一个实验室实验必然会有大量的No_2气体弥漫于室内,如果不加处理,不仅污染了实验环境而且对人体会有很大危害。因此笔者将此项实验做了如下改进: 一、实验装置 本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主耍仪器有铁架台,酒精灯,大试管及广口瓶。

    1994年04期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硝酸盐热分解实验的改进

    董希文

    <正>硝酸盐热分解实验,是师专无机化学实验教材中要求学生必做的实验内容。通常的实验方法是:将硝酸盐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加强热,然后再用带余烬的木条插入大试管中,观察现象。笔者根据多年的实验观察,认为此种操作方法有它的不足之处,因为对于在电位序中位于Mg以后的金属硝酸盐来说,加热时,其热分解产物中,有红棕色No_2气体产生。由于是学生实验,几十个学生同时在一个实验室实验必然会有大量的No_2气体弥漫于室内,如果不加处理,不仅污染了实验环境而且对人体会有很大危害。因此笔者将此项实验做了如下改进: 一、实验装置 本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主耍仪器有铁架台,酒精灯,大试管及广口瓶。

    1994年04期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培养师范生电教技能的意义

    焦海舟,甄长玉,孙西朝,阎荣巧

    <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师范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邢台师专在教育实习取得重大成果之后,及时地实行了果断地战略转移:把“从教学技能的培养和研究”纳入学校整体工作的中心目标。从此又揭“开了创全国一流师专”新的里程碑。电教技能是从教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从教基本功之一。培养师范生电教技能是当前国内外师范教育职业化、专业化和现代化的行业特征。加强培养师范生电教技能工作的探讨和研究是全面提高师范教育办学效益和育师质量的有效捷径,同时也为师范生从教素质注入新的活力。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淡谈这项工作的现实意义。 一、符合电化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纲要》第十三条指出,要积极发展广播电视教育和学校电化教学,推广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这一目标为学校电化教学描绘了一个广阔的前景。电化教学是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媒体进行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它的本质是以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应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媒体相结合来进行教学信息交流,优化教学过程并追求最佳教学效果。电化教学的突出特点是在教学活动中讲究多种教学媒体的合理运用,表现在课堂上就出现了课本、粉笔和黑板以外的象幻灯、投影、广播、录音、电影、电视、录像

    1994年04期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培养师范生电教技能的意义

    焦海舟,甄长玉,孙西朝,阎荣巧

    <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师范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邢台师专在教育实习取得重大成果之后,及时地实行了果断地战略转移:把“从教学技能的培养和研究”纳入学校整体工作的中心目标。从此又揭“开了创全国一流师专”新的里程碑。电教技能是从教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从教基本功之一。培养师范生电教技能是当前国内外师范教育职业化、专业化和现代化的行业特征。加强培养师范生电教技能工作的探讨和研究是全面提高师范教育办学效益和育师质量的有效捷径,同时也为师范生从教素质注入新的活力。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淡谈这项工作的现实意义。 一、符合电化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纲要》第十三条指出,要积极发展广播电视教育和学校电化教学,推广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这一目标为学校电化教学描绘了一个广阔的前景。电化教学是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媒体进行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它的本质是以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应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媒体相结合来进行教学信息交流,优化教学过程并追求最佳教学效果。电化教学的突出特点是在教学活动中讲究多种教学媒体的合理运用,表现在课堂上就出现了课本、粉笔和黑板以外的象幻灯、投影、广播、录音、电影、电视、录像

    1994年04期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