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5年02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995年02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肖笑
<正>由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中共邢台市委宣传部,邢台师范专科学校,邢台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邢台市白寿章书画艺术研讨会于1995年5月18日在邢台师范专科学校隆重召开。河北省美术家协会、河北省画院,《河北画报》社、河北师大美术系等单位部门领导、专家以及邢台市美协、书协、书画院,工人文化宫、文化局、群艺馆、民盟、工会等单位、部门的负责同志和邢台市书画界名家,还有邢台师专美术系师生与学校书画爱好者共一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白寿章先生是邢台师专前身邢台师范学校的美术教师。1897年7月生,1973年12月因心脏病突然发作逝世。生前曾先后在河北省立四师、大名师范、北方大学、南宫中学,邢台师范等学校任美术教师,在讲台上笔耕舌耘,孜孜不倦,循循善诱,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一生。白寿章先生在中国画研究上有着很高的造诣,对书法艺术的继承与发展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书画作品曾于1983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受到美术界、书法界名家大师的首肯,纷纷留言赞赏其“书画俱佳”、“迥然不俗”。此次展览在京城一度产生强烈反响。 研讨会首先由邢台师专校长边守正致辞。边校长说:白寿章先生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勤恳敬业,甘为人梯,辛勤耕耘,诲人不倦,为社会培养造就了大批美术专业人才,创作了大
1995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肖笑
<正>由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中共邢台市委宣传部,邢台师范专科学校,邢台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邢台市白寿章书画艺术研讨会于1995年5月18日在邢台师范专科学校隆重召开。河北省美术家协会、河北省画院,《河北画报》社、河北师大美术系等单位部门领导、专家以及邢台市美协、书协、书画院,工人文化宫、文化局、群艺馆、民盟、工会等单位、部门的负责同志和邢台市书画界名家,还有邢台师专美术系师生与学校书画爱好者共一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白寿章先生是邢台师专前身邢台师范学校的美术教师。1897年7月生,1973年12月因心脏病突然发作逝世。生前曾先后在河北省立四师、大名师范、北方大学、南宫中学,邢台师范等学校任美术教师,在讲台上笔耕舌耘,孜孜不倦,循循善诱,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一生。白寿章先生在中国画研究上有着很高的造诣,对书法艺术的继承与发展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书画作品曾于1983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受到美术界、书法界名家大师的首肯,纷纷留言赞赏其“书画俱佳”、“迥然不俗”。此次展览在京城一度产生强烈反响。 研讨会首先由邢台师专校长边守正致辞。边校长说:白寿章先生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勤恳敬业,甘为人梯,辛勤耕耘,诲人不倦,为社会培养造就了大批美术专业人才,创作了大
1995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肖平安
<正>白寿章先生在讲台上辛勤耕耘了半个世纪,用他光采照人的品德,用他坦荡无私的襟怀,用他妙笔生花的绝技,培养或影响了几代人。白先生一生淡泊名利、谦逊俭朴,正直宽厚,以书画寄情,籍笔墨遣意,无哗众取宠之心,视攀龙附凤为耻。“居高声白远,非是籍秋风”,显示了一个正派知识分子的纯朴与清高,他像一坛久酿的甘醇,一旦启封,便清香远播,他又象一颗名贵的珠宝,一经面世即光彩四射。 白寿章先生谢世后,他的遗作先在其故乡南和县,继而在邢台市、石家庄,随后进京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首都产生了轰动效应。书画界、文艺界、评论界的权威、大师,甚至一些热爱中国书画艺术的国际友人纷纷参观并留言,赞赏白寿章先生“书画俱佳”“画饶天趣,书尤超然”“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并感慨白先生“丹青过一生,桑梓久埋名”。既为白寿章先生非凡的书画功力所折服,又为其生前未能及时宣传、正确估价而倍感惋惜。 改革开放大潮推动了社会进程,加速了人们思想的演变与更新。物质文明的提高必然带动精神文明的提高。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社会主义国度的传统美德。今天,需要我们用全新的视角与正确的观点来评估这位出自我校的德高望重的,并具有卓然成就的老教师、在我省乃?
1995年02期 6-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肖平安
<正>白寿章先生在讲台上辛勤耕耘了半个世纪,用他光采照人的品德,用他坦荡无私的襟怀,用他妙笔生花的绝技,培养或影响了几代人。白先生一生淡泊名利、谦逊俭朴,正直宽厚,以书画寄情,籍笔墨遣意,无哗众取宠之心,视攀龙附凤为耻。“居高声白远,非是籍秋风”,显示了一个正派知识分子的纯朴与清高,他像一坛久酿的甘醇,一旦启封,便清香远播,他又象一颗名贵的珠宝,一经面世即光彩四射。 白寿章先生谢世后,他的遗作先在其故乡南和县,继而在邢台市、石家庄,随后进京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首都产生了轰动效应。书画界、文艺界、评论界的权威、大师,甚至一些热爱中国书画艺术的国际友人纷纷参观并留言,赞赏白寿章先生“书画俱佳”“画饶天趣,书尤超然”“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并感慨白先生“丹青过一生,桑梓久埋名”。既为白寿章先生非凡的书画功力所折服,又为其生前未能及时宣传、正确估价而倍感惋惜。 改革开放大潮推动了社会进程,加速了人们思想的演变与更新。物质文明的提高必然带动精神文明的提高。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社会主义国度的传统美德。今天,需要我们用全新的视角与正确的观点来评估这位出自我校的德高望重的,并具有卓然成就的老教师、在我省乃?
1995年02期 6-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印华
<正>白寿章(1897—1973),字锡庚,又字寿禅,河北南和人,幼承家训,醉心书画,1918年考入保定国立高等师范,修美术专科,专攻中国绘画。后任任县师范,省第四师范,省大名师范美术教师。1973年“七七事变”后,隐居家乡,并对抗日工作有不少贡献,表现了可贵的民族气节。1945年家乡解放后,积极参与了北方大学的筹建工作,后执教于南宫中学、邢台师范学校,全身心地投入美术教育事业。并被推选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此间既有“二十年来雨露重,老树花发四季春”的荣耀,也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文革浩劫,但在这十年之久的灾难中,不但始终保持着乐观的精神,而且表现了坚强的意志,所以有人写诗称赞说:“雨横风狂暗九州,班鬓转眼变白头。白头更作白眼横,玉壶冰心任沉浮。”从文革后期开始白师又全身心地投入了中国书画的研习,既继承传统,又大胆变革,既师法自然,又独舒心性。真所谓“千磨万击自潇洒,从此书画更有神”。1980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为期十天的“白寿章书画展览”,誉满京华,名播中外。如今白师的大名已经入了《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辞典》、《中日书画家大辞典》。 白师之所以享有如此高的声誉,不仅是由于他那精湛的技艺,而且更重要的是其高雅的人品。白师心性恬淡而又豁达大度,表现在书画上便是:“浮光艳色君不
1995年02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印华
<正>白寿章(1897—1973),字锡庚,又字寿禅,河北南和人,幼承家训,醉心书画,1918年考入保定国立高等师范,修美术专科,专攻中国绘画。后任任县师范,省第四师范,省大名师范美术教师。1973年“七七事变”后,隐居家乡,并对抗日工作有不少贡献,表现了可贵的民族气节。1945年家乡解放后,积极参与了北方大学的筹建工作,后执教于南宫中学、邢台师范学校,全身心地投入美术教育事业。并被推选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此间既有“二十年来雨露重,老树花发四季春”的荣耀,也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文革浩劫,但在这十年之久的灾难中,不但始终保持着乐观的精神,而且表现了坚强的意志,所以有人写诗称赞说:“雨横风狂暗九州,班鬓转眼变白头。白头更作白眼横,玉壶冰心任沉浮。”从文革后期开始白师又全身心地投入了中国书画的研习,既继承传统,又大胆变革,既师法自然,又独舒心性。真所谓“千磨万击自潇洒,从此书画更有神”。1980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为期十天的“白寿章书画展览”,誉满京华,名播中外。如今白师的大名已经入了《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辞典》、《中日书画家大辞典》。 白师之所以享有如此高的声誉,不仅是由于他那精湛的技艺,而且更重要的是其高雅的人品。白师心性恬淡而又豁达大度,表现在书画上便是:“浮光艳色君不
1995年02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素敏
<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涤荡着社会传统观念、习惯势力和人们的心理,也撞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尤其是青年价值观。近几年来,如何认识青年价值观的变化,这既成了一个热点问题,也成了一个理论问题。 一、青年价值观变革的类型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青年价值观呈现多元的趋势,主要表现出以下几种类型: 1、奉献型:持这种价值观的青年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及他人的关系上,能够用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作为确定个人价值目标的根本原则和衡量个人价值的基本尺度,因而能较为自觉地把个人价值溶入社会价值之中,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做贡献。他们在道德品质方面所表现出的无私奉献精神,代表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青年价值观的主流或基本方面。凡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及新型企业家,都持有这种正确的价值观。 2、双向型:选择这种价值观的青年,既愿为社会,为集体和他人做贡献,又要求从对方那里索取相应的报酬。一位青年学生曾说,“我既要贡献,又要索取;既不占便宜,也不吃亏;我就心安理得地做这样一个人。”这种观点在大学生中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等价交换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果每个人都持这种思想去行事,那么社会就无法前进了。特
1995年02期 12-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宋素敏
<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涤荡着社会传统观念、习惯势力和人们的心理,也撞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尤其是青年价值观。近几年来,如何认识青年价值观的变化,这既成了一个热点问题,也成了一个理论问题。 一、青年价值观变革的类型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青年价值观呈现多元的趋势,主要表现出以下几种类型: 1、奉献型:持这种价值观的青年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及他人的关系上,能够用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作为确定个人价值目标的根本原则和衡量个人价值的基本尺度,因而能较为自觉地把个人价值溶入社会价值之中,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做贡献。他们在道德品质方面所表现出的无私奉献精神,代表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青年价值观的主流或基本方面。凡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及新型企业家,都持有这种正确的价值观。 2、双向型:选择这种价值观的青年,既愿为社会,为集体和他人做贡献,又要求从对方那里索取相应的报酬。一位青年学生曾说,“我既要贡献,又要索取;既不占便宜,也不吃亏;我就心安理得地做这样一个人。”这种观点在大学生中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等价交换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果每个人都持这种思想去行事,那么社会就无法前进了。特
1995年02期 12-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范秀红
<正>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我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古人云:“一马之奔,无一毛不动。”改革开放的春风也给新时期学校的德育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学校德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有利的条件。 但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新形势下,学校的德育工作普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困惑”和“徘徊不前”的状态,一些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和教师,面对时代的挑战,不是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对我国实践中发展的国情给学生以科学的说明和阐述,而仍是生搬硬套,用已经过时的僵化的、空洞的理论去裁剪现实。在工作方法上,也仍是过去的“一勺烩”“一刀切”,过于简单化,形式化,显得死板教条,造成教育者讲起来难,受教育者听起来厌的被动局面,教育效果可想而知:事倍而功半,事与愿违。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种情况的原因,不难看出,面对新的情况和新的要求,我们还没有真正掌握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规律和科学化途径,现行的德育理论、德育工作结构严重脱离实际、停滞于时代,在某种意义上存在着孤立、片面、静止和表面化的现象。 如何克服这一普遍存在的弊病、使我们的德育工作真正深入人心,起到应有的“统帅?
1995年02期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范秀红
<正>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我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古人云:“一马之奔,无一毛不动。”改革开放的春风也给新时期学校的德育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学校德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有利的条件。 但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新形势下,学校的德育工作普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困惑”和“徘徊不前”的状态,一些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和教师,面对时代的挑战,不是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对我国实践中发展的国情给学生以科学的说明和阐述,而仍是生搬硬套,用已经过时的僵化的、空洞的理论去裁剪现实。在工作方法上,也仍是过去的“一勺烩”“一刀切”,过于简单化,形式化,显得死板教条,造成教育者讲起来难,受教育者听起来厌的被动局面,教育效果可想而知:事倍而功半,事与愿违。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种情况的原因,不难看出,面对新的情况和新的要求,我们还没有真正掌握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规律和科学化途径,现行的德育理论、德育工作结构严重脱离实际、停滞于时代,在某种意义上存在着孤立、片面、静止和表面化的现象。 如何克服这一普遍存在的弊病、使我们的德育工作真正深入人心,起到应有的“统帅?
1995年02期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皓
<正>李清照,是我国封建历史长河中最杰出的一位女诗人,是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颇有影响的大词家之一。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母亲王氏也知书善文。李清照自少便有诗名。她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双方共同校勘古书,唱和诗词,或鉴赏书画鼎彝,生活比较美满。靖康二年,她和赵明诚相继避兵江南,丧失了向来珍藏的大部分金石书画。后来赵明诚又病死健康,她就辗转漂流于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她大概艰难地活到近七十岁 度着凄凉、穷困的晚景。 李清照的著作,宋时就已刊印,而且不止一种刻本。《李易安集》十二卷、《漱玉集》一卷,“别本”分五卷,等等,我们今天所能看见的只有辑佚本。 总之,李清照的作品散失得太多。留存下来而又比较可靠的大约有词四、五十首,诗十余首,文数篇而已。 二 李清照工诗,能文,更擅长词,在文学史上为一代词宗。 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二期。 她的前期词有什么特色呢? 李清照受过的文化教养不亚于男子,并和丈夫有相等的甚至较多的创作实践,却偏偏身为封建时代的妇女,受封建礼教的压迫和约束。由于她不得侧身于广阔的社会天地,她的创作题材就限于闺阁,情调失之感伤。但是,她那直爽的个性和豪迈的抱负反而因受到抑制和遏阻越?
1995年02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皓
<正>李清照,是我国封建历史长河中最杰出的一位女诗人,是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颇有影响的大词家之一。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母亲王氏也知书善文。李清照自少便有诗名。她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双方共同校勘古书,唱和诗词,或鉴赏书画鼎彝,生活比较美满。靖康二年,她和赵明诚相继避兵江南,丧失了向来珍藏的大部分金石书画。后来赵明诚又病死健康,她就辗转漂流于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她大概艰难地活到近七十岁 度着凄凉、穷困的晚景。 李清照的著作,宋时就已刊印,而且不止一种刻本。《李易安集》十二卷、《漱玉集》一卷,“别本”分五卷,等等,我们今天所能看见的只有辑佚本。 总之,李清照的作品散失得太多。留存下来而又比较可靠的大约有词四、五十首,诗十余首,文数篇而已。 二 李清照工诗,能文,更擅长词,在文学史上为一代词宗。 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二期。 她的前期词有什么特色呢? 李清照受过的文化教养不亚于男子,并和丈夫有相等的甚至较多的创作实践,却偏偏身为封建时代的妇女,受封建礼教的压迫和约束。由于她不得侧身于广阔的社会天地,她的创作题材就限于闺阁,情调失之感伤。但是,她那直爽的个性和豪迈的抱负反而因受到抑制和遏阻越?
1995年02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宝生
<正>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几千年来,代代相传,它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存在与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传统文化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心理特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哲学宗教、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丰富深厚的基本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中华民族的成长壮大过程中,在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曾经发挥过重大的历史作用和现实作用。本文仅就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作一初步探求,以飨读者,并求教于同人。 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要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教育。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要通过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现代史的教育,使人们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了解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精神和业绩,特别是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建立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和光辉业绩。“爱国主义精神是中
1995年02期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宝生
<正>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几千年来,代代相传,它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存在与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传统文化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心理特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哲学宗教、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丰富深厚的基本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中华民族的成长壮大过程中,在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曾经发挥过重大的历史作用和现实作用。本文仅就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作一初步探求,以飨读者,并求教于同人。 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要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教育。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要通过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现代史的教育,使人们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了解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精神和业绩,特别是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建立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和光辉业绩。“爱国主义精神是中
1995年02期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文元
<正>结识恒杰的散文是在他的诗歌之后,且只限于散见在报端的几篇,未及品味。近目染疾在家,有幸较系统地拜读了他的诗、文创作,方觉其散文作品别有一番幽香。 记得一位评论者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散文作家有成绩,又很坦率,那么在他诸多的作品中必然会站起来一个人。这人不一定就是作者本人,但往往是他理想中的人,或者是理想中的人格。这段至理之言,我从恒杰的创作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待一口气读完他的散文作品后,我渐渐清晰地看到了他的影像,看到了他所憧憬和向往的理想境界,看到了他崇尚的人格力量。从创作总体上来看,他把传统文化孕育的忧患意识和报国之志化做了一种朴素的职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倾注于字里和同;他用深厚的生活底蕴、坦诚的教师情怀、坚韧的求索精神、严谨的人生态度、坚定的理想信念、烘托出心际之中的一个真、善、美的王国;他以聪慧的大脑、敏感的思索、生花的妙笔去捕捉美、歌颂关、创造美、奉献美,足以体现了他人生观照的基本视角。 我认为,美,既是一种自然存在,又是一种内心感受,更是一种发掘和创造。只有直面现实、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人,才能懂得和珍惜真正意义上的美。那些白诩看破红尘、心如死潭的“清醒者”,那些标榜超然世外的形形色色的“糊涂者”,即使被美包围?
1995年02期 30-3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文元
<正>结识恒杰的散文是在他的诗歌之后,且只限于散见在报端的几篇,未及品味。近目染疾在家,有幸较系统地拜读了他的诗、文创作,方觉其散文作品别有一番幽香。 记得一位评论者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散文作家有成绩,又很坦率,那么在他诸多的作品中必然会站起来一个人。这人不一定就是作者本人,但往往是他理想中的人,或者是理想中的人格。这段至理之言,我从恒杰的创作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待一口气读完他的散文作品后,我渐渐清晰地看到了他的影像,看到了他所憧憬和向往的理想境界,看到了他崇尚的人格力量。从创作总体上来看,他把传统文化孕育的忧患意识和报国之志化做了一种朴素的职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倾注于字里和同;他用深厚的生活底蕴、坦诚的教师情怀、坚韧的求索精神、严谨的人生态度、坚定的理想信念、烘托出心际之中的一个真、善、美的王国;他以聪慧的大脑、敏感的思索、生花的妙笔去捕捉美、歌颂关、创造美、奉献美,足以体现了他人生观照的基本视角。 我认为,美,既是一种自然存在,又是一种内心感受,更是一种发掘和创造。只有直面现实、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人,才能懂得和珍惜真正意义上的美。那些白诩看破红尘、心如死潭的“清醒者”,那些标榜超然世外的形形色色的“糊涂者”,即使被美包围?
1995年02期 30-3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圣桥
<正>在商品意识愈来愈浓厚的今天,对文学的爱好和追逐愈来愈虚弱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历史的规律。但不可否认,不改初衷、抱定信念,不被铜臭引诱、对文学一往情深者仍有人在。恒杰便是缪斯之神的一个热恋者。 与恒杰诗作的相识耍早于与他本人的相识。八十年代初,大学正争论“大我”与“小我”的地位,人们价值观念和人生观点正处于剧烈变化之时,人们在既怀疑又兴奋的心态中,对一切持观望的态度,因此当我读到他的满腔热情歌颂张海迪的作品时,怦然心动,当时认为怎么还有人如痴如醉地写这样的诗。可以说它之所以给我以深刻印象,是因为它的“不协调”音。我牢牢记住了作者的名字。我觉得他有点“左”两年后我们共同参加一个笔会,很快相识了。他说话论文仍是一副“挽世救人”的态度,我不大欣赏他的观点,但我一下子喜欢上他的为人。他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心想口出,信念坚定,待人又极热情诚恳,没有一点文人的酸腐气。那时知道他是一个学校的副校长。后来他调进县委又调进师专。我和他的交往多了起来,对他的了解亦深刻起来,渐知他的弥久地坚持那种风格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恒杰是农民的儿子,质朴、厚诚和实在的品德融进血液之中。他的父亲是一位老党员老干部,母亲是一位善良慈爱的家庭妇女,从小他受到的是最传统的?
1995年02期 3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圣桥
<正>在商品意识愈来愈浓厚的今天,对文学的爱好和追逐愈来愈虚弱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历史的规律。但不可否认,不改初衷、抱定信念,不被铜臭引诱、对文学一往情深者仍有人在。恒杰便是缪斯之神的一个热恋者。 与恒杰诗作的相识耍早于与他本人的相识。八十年代初,大学正争论“大我”与“小我”的地位,人们价值观念和人生观点正处于剧烈变化之时,人们在既怀疑又兴奋的心态中,对一切持观望的态度,因此当我读到他的满腔热情歌颂张海迪的作品时,怦然心动,当时认为怎么还有人如痴如醉地写这样的诗。可以说它之所以给我以深刻印象,是因为它的“不协调”音。我牢牢记住了作者的名字。我觉得他有点“左”两年后我们共同参加一个笔会,很快相识了。他说话论文仍是一副“挽世救人”的态度,我不大欣赏他的观点,但我一下子喜欢上他的为人。他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心想口出,信念坚定,待人又极热情诚恳,没有一点文人的酸腐气。那时知道他是一个学校的副校长。后来他调进县委又调进师专。我和他的交往多了起来,对他的了解亦深刻起来,渐知他的弥久地坚持那种风格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恒杰是农民的儿子,质朴、厚诚和实在的品德融进血液之中。他的父亲是一位老党员老干部,母亲是一位善良慈爱的家庭妇女,从小他受到的是最传统的?
1995年02期 3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乔丽娜
<正>鲁迅先生说过:“文艺总根干忧”。源于西方的中国、话剧在我国已经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了。几十年里,我国话剧一直被传统的”一个主题,两个人物,三一律、四堵墙”的固定模式所束缚,十年“文革”更使中国的话剧艺术搁浅在荒漠之中。因此,“文革”后的剧坛面临着严重的话剧危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1979年10月四次文代会的召开,掀起了全国性的思想解放运动。改革开放使人们产生了开放意识和开放思维,文艺届由此活跃起来,西方现代文学随之涌来,并成为我国新时期文艺革新的主要参照物,由此戏剧界产生了探索剧。探索剧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是随着话剧的危机而产生的。话剧的固有模式使之丧失了生命力,长期陷于停滞和衰退状态,面对开放的社会,活跃的诗界(诗界出现朦胧诗)和小说界(意识流的出现)以及不断发展的西方戏剧艺术,中国的戏剧已往难以与之接轨。关乎中国话剧的兴衰存亡,由此引起了众多喜爱和关心中国戏剧的人们的重重忧虑和热切的期盼,有志于戏剧改革的剧作家们则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因此,戏剧改革势在必行,打破旧套套,开创新路子,“振兴话剧”已成为戏剧界最强烈的愿望,由此开始了对话剧的探索与革新的尝试,并由此推及整个戏剧界的改革。1983年曾展开了有关“戏剧观”的大讨论。戏剧界
1995年02期 44-4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乔丽娜
<正>鲁迅先生说过:“文艺总根干忧”。源于西方的中国、话剧在我国已经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了。几十年里,我国话剧一直被传统的”一个主题,两个人物,三一律、四堵墙”的固定模式所束缚,十年“文革”更使中国的话剧艺术搁浅在荒漠之中。因此,“文革”后的剧坛面临着严重的话剧危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1979年10月四次文代会的召开,掀起了全国性的思想解放运动。改革开放使人们产生了开放意识和开放思维,文艺届由此活跃起来,西方现代文学随之涌来,并成为我国新时期文艺革新的主要参照物,由此戏剧界产生了探索剧。探索剧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是随着话剧的危机而产生的。话剧的固有模式使之丧失了生命力,长期陷于停滞和衰退状态,面对开放的社会,活跃的诗界(诗界出现朦胧诗)和小说界(意识流的出现)以及不断发展的西方戏剧艺术,中国的戏剧已往难以与之接轨。关乎中国话剧的兴衰存亡,由此引起了众多喜爱和关心中国戏剧的人们的重重忧虑和热切的期盼,有志于戏剧改革的剧作家们则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因此,戏剧改革势在必行,打破旧套套,开创新路子,“振兴话剧”已成为戏剧界最强烈的愿望,由此开始了对话剧的探索与革新的尝试,并由此推及整个戏剧界的改革。1983年曾展开了有关“戏剧观”的大讨论。戏剧界
1995年02期 44-4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彦芬
<正>Ernest Hemingway is an American novelist and a short story writer,one of the major American nouelists of the zoth century.He and his com-temparary writers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writing not only in the U·S·A,but also in England France and manyother parts of Europe.
1995年02期 48-5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下载次数:9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彦芬
<正>Ernest Hemingway is an American novelist and a short story writer,one of the major American nouelists of the zoth century.He and his com-temparary writers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writing not only in the U·S·A,but also in England France and manyother parts of Europe.
1995年02期 48-5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下载次数:9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蔺玉平
<正>At the close of the 19th century,American fiction underwent a transi-tion from its romantic tradition to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the grimrealities of American capitalism.The Gilded Age was then followed by arapid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tic industrialization.There was few literarywritings dealing with the underprivileged people in the pit.Some Ameri-can writers piped a rather feeble note,but Jack London played a verydifferent tone in the national symphony.He introduced fresh themes andvigorous characters into the writing of that day. Life is a lamp by which not only one's thonghts are guided but alsohis writing style.Life itself led Jack London in his creative work. Jack London wasborn in San Francisco,Cai ifonia on Janarv 12,1876.London came into the world in the midst of the crisis which began in1873.The depression did not leave the London family untouched.To supp-ort the family,London tried his hand at varions odd jobs.By the timehe was 18,he had worked as a newspaper boy,an oyster pirate,a seaman
1995年02期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蔺玉平
<正>At the close of the 19th century,American fiction underwent a transi-tion from its romantic tradition to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the grimrealities of American capitalism.The Gilded Age was then followed by arapid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tic industrialization.There was few literarywritings dealing with the underprivileged people in the pit.Some Ameri-can writers piped a rather feeble note,but Jack London played a verydifferent tone in the national symphony.He introduced fresh themes andvigorous characters into the writing of that day. Life is a lamp by which not only one's thonghts are guided but alsohis writing style.Life itself led Jack London in his creative work. Jack London wasborn in San Francisco,Cai ifonia on Janarv 12,1876.London came into the world in the midst of the crisis which began in1873.The depression did not leave the London family untouched.To supp-ort the family,London tried his hand at varions odd jobs.By the timehe was 18,he had worked as a newspaper boy,an oyster pirate,a seaman
1995年02期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任慧群
<正>不管人们用多少诸如“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等言语来安慰自己,且尽管卞之琳先生自谦地称“客串之作”——《哈姆雷特》评论很不成熟,但,作为人文主义者形象的代表人物——哈姆雷特已带着“忧郁”的眼光扫过中国许多年了。如果再企图涉及哈姆雷特的性格讨论,总觉得不免落入愚蠢的嫌疑。尽管钱钟书先生说:“大名气大影响都是百分之九十的误会和曲解掺合而成,任其自然最好。经吹嘘之后成为‘重要’了,必然庸俗化”,因而,对照原著,又面对戏剧舞台上逐渐被造型得相当脸谱化的哈姆雷特,在我看来,总觉有许多的牵强,因而便显得滑稽。这正如吴组缃先生在《拾荒集》中对镇江的茶役的描写:赶着喊刚下车等待吃饭的“我”为“少爷”,而经他这一喊呢,“我”便非真的做他的少爷不可。因此,面对本文以及后来的读者们的阐释中的许多疑点,我无法回避由作者和读者共同构成的文学史中文学欣赏量的增加为我们提供的新的批评契机,如何诺德在《现代批评的职能》中所说的那样:“对于心灵所触到的一切的对象,绝对不予防碍,随心所欲,任其奔放,以便达到一种心的自由活动”,所以,本论文试田以自由大胆的精神来欣赏和观照由自由大胆的精神创造的人物。
1995年02期 6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2k] [下载次数:1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任慧群
<正>不管人们用多少诸如“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等言语来安慰自己,且尽管卞之琳先生自谦地称“客串之作”——《哈姆雷特》评论很不成熟,但,作为人文主义者形象的代表人物——哈姆雷特已带着“忧郁”的眼光扫过中国许多年了。如果再企图涉及哈姆雷特的性格讨论,总觉得不免落入愚蠢的嫌疑。尽管钱钟书先生说:“大名气大影响都是百分之九十的误会和曲解掺合而成,任其自然最好。经吹嘘之后成为‘重要’了,必然庸俗化”,因而,对照原著,又面对戏剧舞台上逐渐被造型得相当脸谱化的哈姆雷特,在我看来,总觉有许多的牵强,因而便显得滑稽。这正如吴组缃先生在《拾荒集》中对镇江的茶役的描写:赶着喊刚下车等待吃饭的“我”为“少爷”,而经他这一喊呢,“我”便非真的做他的少爷不可。因此,面对本文以及后来的读者们的阐释中的许多疑点,我无法回避由作者和读者共同构成的文学史中文学欣赏量的增加为我们提供的新的批评契机,如何诺德在《现代批评的职能》中所说的那样:“对于心灵所触到的一切的对象,绝对不予防碍,随心所欲,任其奔放,以便达到一种心的自由活动”,所以,本论文试田以自由大胆的精神来欣赏和观照由自由大胆的精神创造的人物。
1995年02期 6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2k] [下载次数:1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玉棉
<正>联合式双音词是复音词的一种,是指由两个意义相同,相关或相反的词素联合构成的复音词。古汉语中的词汇大多是以单音节诃为主,但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汉语为了适应社会日益发展的需要,要解决创造新词的问题,而汉语的音节有限,为了避免增加同音词或词的义项,逐步由单音节词向复音节词发展。另外,复音词的运用,能增加文章的和谐美。《马氏文通》中谈到:“古籍中诸名,往往取双字同义者,或两字对待者,较单辞只字,其辞气稍觉浑厚。”联合式复音词是汉语最重要的构讨方式之一,有人统计,《论语》中这类词只占全部复音词的26.7%,《孟子》中占复音词的34.5%,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占到46.7%。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词义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准确地掌握联合式双音词的词义,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古书的内容,具有很大的的帮助作用。 联合式双音词的词义大致可从四方面探讨。 一、两个词素的意义相加构成双音词的词义。 构成联合式双音词的两个词素必须词义相近且互相补充,或词义相反,相辅相承,在句子中共同作某个句成份。 例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前出师表》), 先帝不以为我身世低微,见识浅陋,反而降低身份,三次到我的茅屋里访问我。 卑鄙:卑,地位低微;鄙,见识短浅。 ②下
1995年02期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玉棉
<正>联合式双音词是复音词的一种,是指由两个意义相同,相关或相反的词素联合构成的复音词。古汉语中的词汇大多是以单音节诃为主,但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汉语为了适应社会日益发展的需要,要解决创造新词的问题,而汉语的音节有限,为了避免增加同音词或词的义项,逐步由单音节词向复音节词发展。另外,复音词的运用,能增加文章的和谐美。《马氏文通》中谈到:“古籍中诸名,往往取双字同义者,或两字对待者,较单辞只字,其辞气稍觉浑厚。”联合式复音词是汉语最重要的构讨方式之一,有人统计,《论语》中这类词只占全部复音词的26.7%,《孟子》中占复音词的34.5%,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占到46.7%。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词义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准确地掌握联合式双音词的词义,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古书的内容,具有很大的的帮助作用。 联合式双音词的词义大致可从四方面探讨。 一、两个词素的意义相加构成双音词的词义。 构成联合式双音词的两个词素必须词义相近且互相补充,或词义相反,相辅相承,在句子中共同作某个句成份。 例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前出师表》), 先帝不以为我身世低微,见识浅陋,反而降低身份,三次到我的茅屋里访问我。 卑鄙:卑,地位低微;鄙,见识短浅。 ②下
1995年02期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宋秀荣
<正>同一律,作为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它要求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必须保持同一,不能任意变换;判断也必须保持同一,不能随便转移。在人们的正确思维中,同一律确实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一个理论体系中,如果违反同一律的要求,这个理论体系就会缺乏严密性和科学性,在探讨真理的论争中,如果违反同一律,就达不到分辩是非的目的;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也需要遵守同一律的要求,否则无法沟通。但是,我认为,把同一律当作一条清规戒律,似乎不能越雷池一步,也是不恰当的。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认为:“违反同一律要求构思想一定是混乱和错误的”①(圆点为笔者所加)。而中国人民大学的《形式逻辑》更认为,对故意违反同一律的偷换概念,“必须不仅从逻辑上,同时也从政治上,加以无情的揭露,暴露他们的反动本质,并且肃清其流毒和影响。”②我认为,这两种观点实际上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违反同一律,从主观方面看,如果是无意识地、不自觉地违反的,多半是思想模糊、认识不清或者缺乏逻辑修养造成的;至于出于某种目的,故意违反同一律——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确是“马列主义敌人经常采用的诡辩手法之一”,③但并不是只有马列主义敌人故意违反同一律。在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故意违反同一律的例子,既谈不上思
1995年02期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秀荣
<正>同一律,作为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它要求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必须保持同一,不能任意变换;判断也必须保持同一,不能随便转移。在人们的正确思维中,同一律确实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一个理论体系中,如果违反同一律的要求,这个理论体系就会缺乏严密性和科学性,在探讨真理的论争中,如果违反同一律,就达不到分辩是非的目的;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也需要遵守同一律的要求,否则无法沟通。但是,我认为,把同一律当作一条清规戒律,似乎不能越雷池一步,也是不恰当的。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认为:“违反同一律要求构思想一定是混乱和错误的”①(圆点为笔者所加)。而中国人民大学的《形式逻辑》更认为,对故意违反同一律的偷换概念,“必须不仅从逻辑上,同时也从政治上,加以无情的揭露,暴露他们的反动本质,并且肃清其流毒和影响。”②我认为,这两种观点实际上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违反同一律,从主观方面看,如果是无意识地、不自觉地违反的,多半是思想模糊、认识不清或者缺乏逻辑修养造成的;至于出于某种目的,故意违反同一律——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确是“马列主义敌人经常采用的诡辩手法之一”,③但并不是只有马列主义敌人故意违反同一律。在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故意违反同一律的例子,既谈不上思
1995年02期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洪信
<正>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封建帝王。他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被封建史家誉为“贞观之治。”这种局面的出现,与唐太宗的治政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拟就其治政思想的主要内容作些简单的总结和初步的分析。 一、“民本”思想 贞观初年,唐太宗即对侍臣说:“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①非常明确地指出了作为一国之君的首要任务是“存百姓”,国君与百姓之间存有唇亡齿寒的关系。他还深信古人所说:“百姓不足,君孰与足”②的至理之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③唐太宗的民本思想,正是反映在他对君民关系的这种认识上,并把它作为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 那么,何以“存百姓”呢?唐太宗李世民说:“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今省徭赋,不夺其肘,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④可以看出,李世民句句相连层层深入的言论,不仅表达了他的民本思想,而且还道出了立国之本在于富民;富民,在于统治者实行“简静”的政策,不夺农时,少兴土木,少动兵戈,轻徭薄赋。正是在此基础上,才有了贞观年?
1995年02期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洪信
<正>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封建帝王。他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被封建史家誉为“贞观之治。”这种局面的出现,与唐太宗的治政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拟就其治政思想的主要内容作些简单的总结和初步的分析。 一、“民本”思想 贞观初年,唐太宗即对侍臣说:“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①非常明确地指出了作为一国之君的首要任务是“存百姓”,国君与百姓之间存有唇亡齿寒的关系。他还深信古人所说:“百姓不足,君孰与足”②的至理之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③唐太宗的民本思想,正是反映在他对君民关系的这种认识上,并把它作为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 那么,何以“存百姓”呢?唐太宗李世民说:“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今省徭赋,不夺其肘,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④可以看出,李世民句句相连层层深入的言论,不仅表达了他的民本思想,而且还道出了立国之本在于富民;富民,在于统治者实行“简静”的政策,不夺农时,少兴土木,少动兵戈,轻徭薄赋。正是在此基础上,才有了贞观年?
1995年02期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惠民
<正>1939年11月30日至1940年3月12日进行的苏芬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场很有影响的局部战争。研究二战史不可避免的会涉及这场战争,当时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这场战争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和反响。由于评论者所处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至今仍是褒贬各异,众说纷纭。因此,研究苏芬战争性质,对于认识当时国际形势和深刻理解列宁关于确定战争性质的理论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一、评判苏芬战争性质的标准是什么 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苏联以牺牲他国利益保卫自身安全的苏芬战争及其它行动,苏联史学家曾认为:“从社会主义国家一方来说,则都是正义的战争,是具有保卫伟大的十月革命成果的崇高目的的战争,”①如果我们现在按照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来做为评判战争性质标准的话,那么当时苏联是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它所进行的苏芬战争也就成为正义的了。我们相信,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不存在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那种特殊的对抗性矛盾,第二次世界大战绝不会由苏联挑起,但是,也绝不能认为具体衡量一次战争正义与否的标准就是国家性质。因为,从马列主义著作和思想中找不到把国家性质直接做为衡量一切战争性质标准的论述。
1995年02期 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惠民
<正>1939年11月30日至1940年3月12日进行的苏芬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场很有影响的局部战争。研究二战史不可避免的会涉及这场战争,当时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这场战争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和反响。由于评论者所处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至今仍是褒贬各异,众说纷纭。因此,研究苏芬战争性质,对于认识当时国际形势和深刻理解列宁关于确定战争性质的理论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一、评判苏芬战争性质的标准是什么 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苏联以牺牲他国利益保卫自身安全的苏芬战争及其它行动,苏联史学家曾认为:“从社会主义国家一方来说,则都是正义的战争,是具有保卫伟大的十月革命成果的崇高目的的战争,”①如果我们现在按照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来做为评判战争性质标准的话,那么当时苏联是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它所进行的苏芬战争也就成为正义的了。我们相信,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不存在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那种特殊的对抗性矛盾,第二次世界大战绝不会由苏联挑起,但是,也绝不能认为具体衡量一次战争正义与否的标准就是国家性质。因为,从马列主义著作和思想中找不到把国家性质直接做为衡量一切战争性质标准的论述。
1995年02期 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郭明堂
<正>在极限论中,有一条众所周知的重要原理,人们称它为“不等式求极限的迫敛性定理”。即设有三个函数f(x),g(x)与h(x),它们之间保持关系: g(x)≤f(x)≤h(x)如果已知当x→a(或x→∞)时,函数g(x)与h(x)有同一极限A,则函数f(x)也有极限A。 这条原理应用很广,甚至一些重要极限(例如)确定,都是以它为依据的。现在我们来讨论它在初等几何上的一些应用 (一)与多边形有关的几何田形 设n为正多边形的边数,a为边长,f与R分别为内半径(内切园的半径)与外半径(外接圆的半径),我们考虑下面的问题: (1)正多边形,正多边形的面积S与周长1,分别由公式给出。由于内半径r与边长a有关系 a=2r·tg0这里。是相邻的内半径与外半径的夹角,则正多边形的面积S与周长1,可以由内半径r表示如下:我们证明一个明显的事实: S_r=1(其中S_r表示S对r的导数) 我们仅就以正方形来加以证明。由于内半径r获得增量△r,而引起面积S的增量△S,满足不等式 1.△r<△S<1_1·△r即1<△S/△r<1_1
1995年02期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明堂
<正>在极限论中,有一条众所周知的重要原理,人们称它为“不等式求极限的迫敛性定理”。即设有三个函数f(x),g(x)与h(x),它们之间保持关系: g(x)≤f(x)≤h(x)如果已知当x→a(或x→∞)时,函数g(x)与h(x)有同一极限A,则函数f(x)也有极限A。 这条原理应用很广,甚至一些重要极限(例如)确定,都是以它为依据的。现在我们来讨论它在初等几何上的一些应用 (一)与多边形有关的几何田形 设n为正多边形的边数,a为边长,f与R分别为内半径(内切园的半径)与外半径(外接圆的半径),我们考虑下面的问题: (1)正多边形,正多边形的面积S与周长1,分别由公式给出。由于内半径r与边长a有关系 a=2r·tg0这里。是相邻的内半径与外半径的夹角,则正多边形的面积S与周长1,可以由内半径r表示如下:我们证明一个明显的事实: S_r=1(其中S_r表示S对r的导数) 我们仅就以正方形来加以证明。由于内半径r获得增量△r,而引起面积S的增量△S,满足不等式 1.△r<△S<1_1·△r即1<△S/△r<1_1
1995年02期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孟繁申
本文给出了一个最佳筛选的模型,从而得出了最佳筛选的分组数和筛选所用次数的最小值。
1995年02期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孟繁申
本文给出了一个最佳筛选的模型,从而得出了最佳筛选的分组数和筛选所用次数的最小值。
1995年02期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岳中亮
本文在文[3]的基础上,研究了模糊事件的条件入—独立性的有关问题,给出了两个模糊事件条件入—独立的充要条件,推广了概率论中的相应结果。
1995年02期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岳中亮
本文在文[3]的基础上,研究了模糊事件的条件入—独立性的有关问题,给出了两个模糊事件条件入—独立的充要条件,推广了概率论中的相应结果。
1995年02期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吉廷禹
<正>在自然数列中,前几个数的平方和公式是大家都熟悉的,同时也有不少证明该公式成立的方法。现在我们还可以用下面这种几何方法加以证明。 取两个互相垂直的直线OA和OB,并且选取任意的线段为单位长。在横轴OA上,从点O开始相继截出长度为1,2,3,4,……n的线段。再在纵轴OB上,先截出一个长度等于1的线段,然后再截出n-1个线段,使每一个线段的长度都等于(2/3)。(如下图) 我们再过OA轴上和OB轴上的每一个分割点,分别引平行于OB与OA轴的直线,这样就得到n个交点。因此,我们就得到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和n-1个大小不同的六边形。 我们可以证明,这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与n-1个六边形的面积之和正好等于前n个自然数的平方和。 [证明]:在n-1个六边形中,我们任取其中一个六边形MNTPQR,并令这个六边形MNTPQR的边MN之长为K,并作RS'//OB交PT于S点。(如下图)。
1995年02期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吉廷禹
<正>在自然数列中,前几个数的平方和公式是大家都熟悉的,同时也有不少证明该公式成立的方法。现在我们还可以用下面这种几何方法加以证明。 取两个互相垂直的直线OA和OB,并且选取任意的线段为单位长。在横轴OA上,从点O开始相继截出长度为1,2,3,4,……n的线段。再在纵轴OB上,先截出一个长度等于1的线段,然后再截出n-1个线段,使每一个线段的长度都等于(2/3)。(如下图) 我们再过OA轴上和OB轴上的每一个分割点,分别引平行于OB与OA轴的直线,这样就得到n个交点。因此,我们就得到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和n-1个大小不同的六边形。 我们可以证明,这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与n-1个六边形的面积之和正好等于前n个自然数的平方和。 [证明]:在n-1个六边形中,我们任取其中一个六边形MNTPQR,并令这个六边形MNTPQR的边MN之长为K,并作RS'//OB交PT于S点。(如下图)。
1995年02期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夫至
<正>在具有电阻、电感和电容的交流电路中,调节电路的参数或电源的频率,使电路两端的电压与电路中的电流同相,此时电路的工作状态就称为谐振。谐振时电路会发生很多有趣的电现象。人们利用这些现象设计制成许多有价值的电器设备、电子设备等。同时在另一些场合又要防止其发生,本文将对RLC串,并联谐振电路进行分析。 (一)RLC串联谐振 图1所示为RLC串联电路,当X=X_L-X_c=0时,U与I同相,电路处于谐振状态。此时感抗(X_L=2,(f1)等于容抗(),即,此个为串联谐振 当偏离谐振频率时,x≠0,故|z|>R。由上式可作出阻抗对频率的响应曲线(图2甲),由图可见,当f=f_0时,Z_(m。x)=R;f偏离f_0时Z显著增大。图中还画出了X_L和X_c
1995年02期 103-107+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5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李夫至
<正>在具有电阻、电感和电容的交流电路中,调节电路的参数或电源的频率,使电路两端的电压与电路中的电流同相,此时电路的工作状态就称为谐振。谐振时电路会发生很多有趣的电现象。人们利用这些现象设计制成许多有价值的电器设备、电子设备等。同时在另一些场合又要防止其发生,本文将对RLC串,并联谐振电路进行分析。 (一)RLC串联谐振 图1所示为RLC串联电路,当X=X_L-X_c=0时,U与I同相,电路处于谐振状态。此时感抗(X_L=2,(f1)等于容抗(),即,此个为串联谐振 当偏离谐振频率时,x≠0,故|z|>R。由上式可作出阻抗对频率的响应曲线(图2甲),由图可见,当f=f_0时,Z_(m。x)=R;f偏离f_0时Z显著增大。图中还画出了X_L和X_c
1995年02期 103-107+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5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张淑芳
<正>“模型”化方法是自然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论,是人们探索未知领域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自然科学的理论思维中,直接探讨的对象多半是理想化客体。“模型”化方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尤为广泛突出。可以说,全部物理学的原理、定律都是对一定的理想模型行为的刻画。由于人们对要认识的事物原型,开始并无确切的了解,所以在科学研究中,往往是在一定的科学事实和已有理论基础上,大胆地提出事物原型的模型,通过对原型的研究,达到对模型所模拟事物原型的认识目的。 一、提出和运用理想模型,能使复杂问题简化。 所谓“理想模型”是指对研究客体进行高度抽象,将研究客体理想化,所形成的科学概念。我们知道,任何客观存在的客体,实际上都是复杂的,任何实际发生的过程也都是复杂过程。若同时不分轻重地考虑一切因素,得出的数学问题将异常繁杂,有的根本无法求解。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虽有许多矛盾、因素同时存在,但在一定的条件下,某些因素起决定性或根本性的作用,决定该事物的根本特征或该事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或趋势,而另一些因素只起次要作用。理想模型正是根据问题的需要,忽略了次要因素,忽略了矛盾的次要方面,突出了矛盾的主要方面。使用模型化方法,能使复杂问题简化,便于抓住问题的本质和规律,使事物的本?
1995年02期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淑芳
<正>“模型”化方法是自然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论,是人们探索未知领域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自然科学的理论思维中,直接探讨的对象多半是理想化客体。“模型”化方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尤为广泛突出。可以说,全部物理学的原理、定律都是对一定的理想模型行为的刻画。由于人们对要认识的事物原型,开始并无确切的了解,所以在科学研究中,往往是在一定的科学事实和已有理论基础上,大胆地提出事物原型的模型,通过对原型的研究,达到对模型所模拟事物原型的认识目的。 一、提出和运用理想模型,能使复杂问题简化。 所谓“理想模型”是指对研究客体进行高度抽象,将研究客体理想化,所形成的科学概念。我们知道,任何客观存在的客体,实际上都是复杂的,任何实际发生的过程也都是复杂过程。若同时不分轻重地考虑一切因素,得出的数学问题将异常繁杂,有的根本无法求解。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虽有许多矛盾、因素同时存在,但在一定的条件下,某些因素起决定性或根本性的作用,决定该事物的根本特征或该事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或趋势,而另一些因素只起次要作用。理想模型正是根据问题的需要,忽略了次要因素,忽略了矛盾的次要方面,突出了矛盾的主要方面。使用模型化方法,能使复杂问题简化,便于抓住问题的本质和规律,使事物的本?
1995年02期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朵丽花
<正>精密度、准确度、精确度都是评价仪器好坏的物理量,这在绪论一章中已给学生反复强调过,但学生往往对此并不重视,他们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实验,根本就不考虑哪个仪器的精密度好,哪个仪器的精确度高等等,对实验所得到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包含了什么概念也不去思考,只要读出几组数据实验就算做完了,这样达不到实验的真正目的。如何通过实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为此我作了如下的尝试。 在长度测量实验中,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仪器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精确度的概念,我给学生安排了这样的内容,让学生对同一颗钢球用不同的仪器进行测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使用的仪器有螺旋测径器,游标卡尺,读数显微镜。同时为了引导学生分析,针对可能出现的结果提出了一些问题,如:(1)不同仪器测出的结果反映了什么问题?(2)若螺旋测径器的测量不修正,对结果的影响属于哪种误差?同学们带着问题边思考边实验,最后都测出了正确的结果。 某组同学的实验结果如下: 螺旋测径器:分度值:0.01mm 零点修正-0.017mm D(mm):3.429 3.428 3.430 3.425 3.428 3.430 3.429 3.426 3.4273.428
1995年02期 11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朵丽花
<正>精密度、准确度、精确度都是评价仪器好坏的物理量,这在绪论一章中已给学生反复强调过,但学生往往对此并不重视,他们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实验,根本就不考虑哪个仪器的精密度好,哪个仪器的精确度高等等,对实验所得到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包含了什么概念也不去思考,只要读出几组数据实验就算做完了,这样达不到实验的真正目的。如何通过实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为此我作了如下的尝试。 在长度测量实验中,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仪器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精确度的概念,我给学生安排了这样的内容,让学生对同一颗钢球用不同的仪器进行测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使用的仪器有螺旋测径器,游标卡尺,读数显微镜。同时为了引导学生分析,针对可能出现的结果提出了一些问题,如:(1)不同仪器测出的结果反映了什么问题?(2)若螺旋测径器的测量不修正,对结果的影响属于哪种误差?同学们带着问题边思考边实验,最后都测出了正确的结果。 某组同学的实验结果如下: 螺旋测径器:分度值:0.01mm 零点修正-0.017mm D(mm):3.429 3.428 3.430 3.425 3.428 3.430 3.429 3.426 3.4273.428
1995年02期 11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乔瑞波
<正>当前地理学界已取得一致的看法——地理学迎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因为人类发展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正不断给地理学提出新的任务,为此现代地理学必须革新。问题是如何对现代地理学进行调整、深化与提高?地理学的未来形态又该是个什么样子?钱学森教授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高度,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登高呼吁,不失时机地提出建立地理科学体系,他指出:作为地理科学研究对象的地球表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研究这样一个巨系统应使用由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那么作为地理学未来形态的地理科学(或称大地理学),对其研究的任务、理论、功能、结构和效应的界定,以及如何促进现代地理学向大地理学过渡等问题无疑是发展地理科学有待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本篇就如何促进地理学向未来形态转变予以简要论述。 一、大科学思维对地理学发展的启示 (一)大科学思维与大科学的建构 由美国耶鲁大学D·普赖斯首先提出的大科学思维是在当代科学整体、交叉和谐同发展的趋势下,有关科学发展的一种思维观念。这种观念突破了传统的封闭、单项思维,提倡全方位思维,发展全方位的大科学。从研究对象上,大科学所面对的客体往往是超大系统或巨系统。从研究任务和目的上,大科学注重解决“满足社会生产需要与人类?
1995年02期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乔瑞波
<正>当前地理学界已取得一致的看法——地理学迎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因为人类发展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正不断给地理学提出新的任务,为此现代地理学必须革新。问题是如何对现代地理学进行调整、深化与提高?地理学的未来形态又该是个什么样子?钱学森教授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高度,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登高呼吁,不失时机地提出建立地理科学体系,他指出:作为地理科学研究对象的地球表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研究这样一个巨系统应使用由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那么作为地理学未来形态的地理科学(或称大地理学),对其研究的任务、理论、功能、结构和效应的界定,以及如何促进现代地理学向大地理学过渡等问题无疑是发展地理科学有待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本篇就如何促进地理学向未来形态转变予以简要论述。 一、大科学思维对地理学发展的启示 (一)大科学思维与大科学的建构 由美国耶鲁大学D·普赖斯首先提出的大科学思维是在当代科学整体、交叉和谐同发展的趋势下,有关科学发展的一种思维观念。这种观念突破了传统的封闭、单项思维,提倡全方位思维,发展全方位的大科学。从研究对象上,大科学所面对的客体往往是超大系统或巨系统。从研究任务和目的上,大科学注重解决“满足社会生产需要与人类?
1995年02期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袁小沼,刘杰,李菊
<正>邢台地区自1966年3月发生强震之后,余震活动至今不断。余震活动频度的变化,映射出了邻近地区的华北应力场变化,成为监视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的一个“窗口”[1]。最近,我们对邢台震区的余震活动进行了分数维分析,得到比以往用频度变化分析精度更高的结果。 一、分数维方法简介 测定分数维的方法有多种,这里我们采用文献[2]介绍的标度变换法来计算地震活动时间结构的分数维,其原理为: 假设地震的发生在时间轴上是处处稀疏的点过程,类似于著名的康托尔不连续集合,令所研究的某时间段为1个单位,称之为原始标度值,然后分别取一系列越来越少的新时间标度值,去量取有地震的时间段数N(s)从而得到两个对称数组,即:
1995年02期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袁小沼,刘杰,李菊
<正>邢台地区自1966年3月发生强震之后,余震活动至今不断。余震活动频度的变化,映射出了邻近地区的华北应力场变化,成为监视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的一个“窗口”[1]。最近,我们对邢台震区的余震活动进行了分数维分析,得到比以往用频度变化分析精度更高的结果。 一、分数维方法简介 测定分数维的方法有多种,这里我们采用文献[2]介绍的标度变换法来计算地震活动时间结构的分数维,其原理为: 假设地震的发生在时间轴上是处处稀疏的点过程,类似于著名的康托尔不连续集合,令所研究的某时间段为1个单位,称之为原始标度值,然后分别取一系列越来越少的新时间标度值,去量取有地震的时间段数N(s)从而得到两个对称数组,即:
1995年02期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寒雪
<正>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园。生命在地球上的历史约35亿年,而人类在地球上诞生才300万年,然而自从这个蓝色的小星球印下了人类的足迹以后,地球就无时无刻不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近一个世纪以来,这种影响正日益扩展到地球的高层,甚至对未来气候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未来气候究竟如何变化这一问题已引起了有关专家、学者的共同关注,本篇就这一问题的几个主要观点作以探讨。 一、未来气候变暖说 现有气候学理论,大气环流模式和实际经验,还不可能对气候系统的自然变化作出可靠的予报,然而根据气候变化周期和韵律,太阳活动以及人类活动造成的热平衡等知识可以推测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期总的气候是变暖。 (一)气候变暖的证据 1、纵观近百年来气候变化趋势,40年代前是增暖,40年代后变冷,70年代后又逐渐转为增暖趋势,而且这种增暖越来越明显。近10年同前10年比较,除春季变冷外,包括年均温在内的其他各季均为变暖,其中尤以冬季变暖最明显。 2、近年来南极添绿,这是全球变暖的又一证据。英“独立报”说,科学家发现全球变暖已经导致南极大陆植物数量迅速增长。英南极考察站的研究人员发观南极仅有的两种开花植物的品种剧增,与此同时,随着坚冰的融化,长期冰冻的种子获得新生,一些新的植物
1995年02期 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寒雪
<正>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园。生命在地球上的历史约35亿年,而人类在地球上诞生才300万年,然而自从这个蓝色的小星球印下了人类的足迹以后,地球就无时无刻不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近一个世纪以来,这种影响正日益扩展到地球的高层,甚至对未来气候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未来气候究竟如何变化这一问题已引起了有关专家、学者的共同关注,本篇就这一问题的几个主要观点作以探讨。 一、未来气候变暖说 现有气候学理论,大气环流模式和实际经验,还不可能对气候系统的自然变化作出可靠的予报,然而根据气候变化周期和韵律,太阳活动以及人类活动造成的热平衡等知识可以推测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期总的气候是变暖。 (一)气候变暖的证据 1、纵观近百年来气候变化趋势,40年代前是增暖,40年代后变冷,70年代后又逐渐转为增暖趋势,而且这种增暖越来越明显。近10年同前10年比较,除春季变冷外,包括年均温在内的其他各季均为变暖,其中尤以冬季变暖最明显。 2、近年来南极添绿,这是全球变暖的又一证据。英“独立报”说,科学家发现全球变暖已经导致南极大陆植物数量迅速增长。英南极考察站的研究人员发观南极仅有的两种开花植物的品种剧增,与此同时,随着坚冰的融化,长期冰冻的种子获得新生,一些新的植物
1995年02期 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雷焕芹,赵逢乱
<正>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一生创制了多种仪器仪表,其中天文观测仪器近二十种。这些仪表具有结构简明、实用性强、精确度高、科学性强的特点。当时遥遥领先世界水平。他创制的简仪比丹麦著名天文学家第谷制造的同类仪器早319年,而且在简仪上,他确立的以赤道装置为观测天象基本坐标的原理至今仍广泛地应用在现代天文仪器中;在简仪的百刻环与赤道环之间,他首次运用了滚动摩擦,比国外最早应用滚柱轴承早200年。他制造的大明殿七宝灯漏具有自动报时装置,可与西洋十七世纪的钟相比,但比钟早400年……。凡此种种都洋溢着郭守敬“度越千古”,“功思绝人”的智慧。鉴于此及其对现代天文仪器制造的诸多方面的启发,我们有必要作以深入研究,本文试从高表、窥几、正方案,仰仪的原理、构造和测量精度上,谈谈郭守敬创制天文仪器的成就。 一、高表 我国古代以农事为本,对以天象物候为标志的农时非常重视。因此,圭表测影历史源远流长,大约可追溯到文字产生时期,或更早些。但在元代以前基本上形成以八尺圭表为测影工具。 1.郭守敬对圭表的改革 八尺圭表测影实质上是测“太阳上边缘之影”,元代八尺相当于现今1.96米(元代1尺=24.525Cm)不足两米,因此,影长较短、夏至前后,影长更短。加上当时测量工具较落后,(元尺最小刻度为?
1995年02期 125-12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雷焕芹,赵逢乱
<正>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一生创制了多种仪器仪表,其中天文观测仪器近二十种。这些仪表具有结构简明、实用性强、精确度高、科学性强的特点。当时遥遥领先世界水平。他创制的简仪比丹麦著名天文学家第谷制造的同类仪器早319年,而且在简仪上,他确立的以赤道装置为观测天象基本坐标的原理至今仍广泛地应用在现代天文仪器中;在简仪的百刻环与赤道环之间,他首次运用了滚动摩擦,比国外最早应用滚柱轴承早200年。他制造的大明殿七宝灯漏具有自动报时装置,可与西洋十七世纪的钟相比,但比钟早400年……。凡此种种都洋溢着郭守敬“度越千古”,“功思绝人”的智慧。鉴于此及其对现代天文仪器制造的诸多方面的启发,我们有必要作以深入研究,本文试从高表、窥几、正方案,仰仪的原理、构造和测量精度上,谈谈郭守敬创制天文仪器的成就。 一、高表 我国古代以农事为本,对以天象物候为标志的农时非常重视。因此,圭表测影历史源远流长,大约可追溯到文字产生时期,或更早些。但在元代以前基本上形成以八尺圭表为测影工具。 1.郭守敬对圭表的改革 八尺圭表测影实质上是测“太阳上边缘之影”,元代八尺相当于现今1.96米(元代1尺=24.525Cm)不足两米,因此,影长较短、夏至前后,影长更短。加上当时测量工具较落后,(元尺最小刻度为?
1995年02期 125-12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