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期青年党员的党性锻炼

    王玉华

    <正> 处于世纪之交的青年党员作为我们党内跨世纪的一代,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壮举,是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我们许多不熟悉、不了解以至前所未闻的事情层出不穷。纷纭繁杂,荆棘难免的改革无疑增加了青年党员党性锻炼的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时期青年党员的党性锻炼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

    1998年03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新时期青年党员的党性锻炼

    王玉华

    <正> 处于世纪之交的青年党员作为我们党内跨世纪的一代,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壮举,是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我们许多不熟悉、不了解以至前所未闻的事情层出不穷。纷纭繁杂,荆棘难免的改革无疑增加了青年党员党性锻炼的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时期青年党员的党性锻炼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

    1998年03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义利观

    张素芬

    <正>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改革开放和逐步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正确对待义利关系问题,这对于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确保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把握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客观前提 我们谈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义利观,首先应当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它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增强了人们的利益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8年03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义利观

    张素芬

    <正>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改革开放和逐步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正确对待义利关系问题,这对于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确保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把握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客观前提 我们谈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义利观,首先应当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它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增强了人们的利益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8年03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析“惊险的跳跃”

    郝文波

    <正> 在商品的形态变化中,W—G,即由商品到货币是最困难的,被马克思称作“惊险的跳跃”,这是指把商品换成货币,存在着很大的困难,矛盾和风险,如果这个跳跃不能实观,商品生产者就会受到致命的打击。 把商品换成货币,究竟会遇到哪些困难和矛盾呢?首先在于所生产的商品是否具有社会有用性。商品对它的所有者仅仅是交换价值。这个商品只有通过货币,才能取得一般公认的等价形式。为了把别人口袋里的货币吸引出来,商品首先应当对于货币所有者是使用价值,就是说,花在商品上的劳动应当是在社会有用的形式上耗费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各种因素的制约,生产者对市场需求难以估计。因此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发生如下几种情况:其一,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者采用新的劳动方法生产某种新产品,用以满足某种新的需要,但当人们不了解它的时候就不会被消费者所接受;其二、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某种特殊的劳动操作从原来的生产中独立出

    1998年03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析“惊险的跳跃”

    郝文波

    <正> 在商品的形态变化中,W—G,即由商品到货币是最困难的,被马克思称作“惊险的跳跃”,这是指把商品换成货币,存在着很大的困难,矛盾和风险,如果这个跳跃不能实观,商品生产者就会受到致命的打击。 把商品换成货币,究竟会遇到哪些困难和矛盾呢?首先在于所生产的商品是否具有社会有用性。商品对它的所有者仅仅是交换价值。这个商品只有通过货币,才能取得一般公认的等价形式。为了把别人口袋里的货币吸引出来,商品首先应当对于货币所有者是使用价值,就是说,花在商品上的劳动应当是在社会有用的形式上耗费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各种因素的制约,生产者对市场需求难以估计。因此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发生如下几种情况:其一,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者采用新的劳动方法生产某种新产品,用以满足某种新的需要,但当人们不了解它的时候就不会被消费者所接受;其二、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某种特殊的劳动操作从原来的生产中独立出

    1998年03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克服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制约作用

    李玉平

    <正>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的日益现代化,人——地关系也越来越引起世人的重视。所谓人——地关系,具体地说就是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问题,即PRED·P·R·E·D四者关系错综复杂,这里仅就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自然资源及其特征 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前四者属于可再生资源,而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它们作为自然资源整体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1998年03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克服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制约作用

    李玉平

    <正>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的日益现代化,人——地关系也越来越引起世人的重视。所谓人——地关系,具体地说就是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问题,即PRED·P·R·E·D四者关系错综复杂,这里仅就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自然资源及其特征 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前四者属于可再生资源,而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它们作为自然资源整体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1998年03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谈正当防卫、防卫过当及防卫过当的例外

    陈英可

    <正>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其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它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本条共有三款,第一款规定了什么是正当防卫及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的内容,第二款则明确了什么是防卫过当及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的内容。第三款则是防卫过当的例外。相对于旧刑法而言,修改后的刑法增加了什么是正当防卫行为的规定,进一步明确并扩大了正当防卫的内涵;修改了防卫过当的规定,

    1998年03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谈正当防卫、防卫过当及防卫过当的例外

    陈英可

    <正>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其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它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本条共有三款,第一款规定了什么是正当防卫及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的内容,第二款则明确了什么是防卫过当及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的内容。第三款则是防卫过当的例外。相对于旧刑法而言,修改后的刑法增加了什么是正当防卫行为的规定,进一步明确并扩大了正当防卫的内涵;修改了防卫过当的规定,

    1998年03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导入

    李改贤

    <正> 新课导入通常称之为“导言”,“课始”,“开课”、“开场白”等等,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一环。新课导入,犹如说书中的开讲,虽寥寥数语,但掷地有声,先声夺人;或似评弹中的开篇,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电像电影中的序幕,虽短小精悍,但别开生面,扣人心弦。因此,对于新课导入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现就政治课教学导语的问题,谈点看法。 一、导语要创设意境,引人入胜

    1998年03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导入

    李改贤

    <正> 新课导入通常称之为“导言”,“课始”,“开课”、“开场白”等等,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一环。新课导入,犹如说书中的开讲,虽寥寥数语,但掷地有声,先声夺人;或似评弹中的开篇,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电像电影中的序幕,虽短小精悍,但别开生面,扣人心弦。因此,对于新课导入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现就政治课教学导语的问题,谈点看法。 一、导语要创设意境,引人入胜

    1998年03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红楼》寻梦录——读《犬窝谈红》拾遗记

    胡文彬

    <正> 安徽盱眙人吴克歧,著有《犬窝谈红》及《读红小说》、《忏玉楼丛书提要》(均为抄本)三书,内中多记《红楼梦》版本方面的珍贵资料,为红学时贤俊彦所重视。近读其《犬窝谈红》,颇有所获。为飨同道,董理成篇,送请邢台师专学报发表,并就教于读者大众。 一、贾琏有了哥哥 贾琏被称为“琏二爷”,其妻子凤姐儿被称为“琏二奶奶”,这在《红楼梦》中随处可见,不必举例的。贾宝玉被称为“宝二爷”,书中交待说其兄贾珠,那贾珠14岁进学,不到20岁就娶妻生子,妻子是李纨,年青守寡。那么,贾琏又为何称为“琏二爷”呢?贾府玉字辈的人,不论是大排行还是小排行,都排不出这个“琏二爷”的道理来。于是在众多“红楼”之谜中又多了一条贾琏称“二爷”之谜。记得有一年搞“红楼”知识竞赛,出题的专家们还拟了这么一道题,当然能答出来的人也就不多了。

    1998年03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红楼》寻梦录——读《犬窝谈红》拾遗记

    胡文彬

    <正> 安徽盱眙人吴克歧,著有《犬窝谈红》及《读红小说》、《忏玉楼丛书提要》(均为抄本)三书,内中多记《红楼梦》版本方面的珍贵资料,为红学时贤俊彦所重视。近读其《犬窝谈红》,颇有所获。为飨同道,董理成篇,送请邢台师专学报发表,并就教于读者大众。 一、贾琏有了哥哥 贾琏被称为“琏二爷”,其妻子凤姐儿被称为“琏二奶奶”,这在《红楼梦》中随处可见,不必举例的。贾宝玉被称为“宝二爷”,书中交待说其兄贾珠,那贾珠14岁进学,不到20岁就娶妻生子,妻子是李纨,年青守寡。那么,贾琏又为何称为“琏二爷”呢?贾府玉字辈的人,不论是大排行还是小排行,都排不出这个“琏二爷”的道理来。于是在众多“红楼”之谜中又多了一条贾琏称“二爷”之谜。记得有一年搞“红楼”知识竞赛,出题的专家们还拟了这么一道题,当然能答出来的人也就不多了。

    1998年03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真理越辩越明——关于曹雪芹祖籍论争的新态势

    辰戈

    <正> 近年来,在“红学”若干有争议的问题中,曹雪芹祖籍问题的论争恐怕是最热闹的了。1996年6月王畅先生《曹雪芹祖籍考论》一书出版,这是在1980年冯其庸先生《曹雪芹家世新考》出版之后,十六年来仅见的一部探讨曹雪芹祖籍、家世问题的专著。该书出版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由于所讨论的是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所以在众多的肯定、支持的声音之外,反对、指摘的声音也颇不少。这种争鸣、辩论的态势不仅至今未绝,而且大有愈趋激烈之势。除去一些有份量的文章之外,仅在一年多的时间之内,就又有好几部讨论这一问题的著作出版。1997年12月,李奉佐先生的专著《曹雪芹祖籍铁岭考》由辽宁春

    1998年03期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真理越辩越明——关于曹雪芹祖籍论争的新态势

    辰戈

    <正> 近年来,在“红学”若干有争议的问题中,曹雪芹祖籍问题的论争恐怕是最热闹的了。1996年6月王畅先生《曹雪芹祖籍考论》一书出版,这是在1980年冯其庸先生《曹雪芹家世新考》出版之后,十六年来仅见的一部探讨曹雪芹祖籍、家世问题的专著。该书出版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由于所讨论的是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所以在众多的肯定、支持的声音之外,反对、指摘的声音也颇不少。这种争鸣、辩论的态势不仅至今未绝,而且大有愈趋激烈之势。除去一些有份量的文章之外,仅在一年多的时间之内,就又有好几部讨论这一问题的著作出版。1997年12月,李奉佐先生的专著《曹雪芹祖籍铁岭考》由辽宁春

    1998年03期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红学——“经学”研究范式的确立与当代新儒学的拓进

    唐连祥

    <正> 站在百年历史尽头回眸,二十世纪的中华民族,在世纪行程中迭经内外忧患,历尽血泪沧桑。与此相伴随,作为民族精神生命的中国文化,在激进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双重夹击下,遭逢到五千年未有之奇劫巨变。为护持传统,回应挑战,作为文化保守主义主流派的现代新儒家,以承续中华文化慧命,光畅民族生命大流为职志,致力于中国文化的创造性再生,至今已历经了三代人的奋斗。基于不同阶段的时代要求和文化使命,第一代人守先待后,承前启后,着力于传统的卫护。第二代人融摄西学,讲明正学,致力于传统的转化,儒学的重构。当下新儒学正处于第三代人的发展之中,其主要特征是:走向世界,重返故土,多元展开,三统并重。

    1998年03期 2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4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红学——“经学”研究范式的确立与当代新儒学的拓进

    唐连祥

    <正> 站在百年历史尽头回眸,二十世纪的中华民族,在世纪行程中迭经内外忧患,历尽血泪沧桑。与此相伴随,作为民族精神生命的中国文化,在激进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双重夹击下,遭逢到五千年未有之奇劫巨变。为护持传统,回应挑战,作为文化保守主义主流派的现代新儒家,以承续中华文化慧命,光畅民族生命大流为职志,致力于中国文化的创造性再生,至今已历经了三代人的奋斗。基于不同阶段的时代要求和文化使命,第一代人守先待后,承前启后,着力于传统的卫护。第二代人融摄西学,讲明正学,致力于传统的转化,儒学的重构。当下新儒学正处于第三代人的发展之中,其主要特征是:走向世界,重返故土,多元展开,三统并重。

    1998年03期 2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4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邢师高专现代教育技术协作组

    李博善 ,孙西朝

    <正> 为启动当代先进的电教技术促进育师优化,为培养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注入现代化的生机和活力,以迎合未来教育对师资素质的更高要求。经邢师高专校长办公会决定成立现代教育技术协作组。协作组由副校长吴济家、张振朝同志担任正、副组长,具体业务由教务处牵头,成员包括电教馆、规划办、财务科以及各个系的主任。此举为学校的教法改革,电教之深入、教育技术应用奠定了组织基础。

    1998年03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邢师高专现代教育技术协作组

    李博善 ,孙西朝

    <正> 为启动当代先进的电教技术促进育师优化,为培养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注入现代化的生机和活力,以迎合未来教育对师资素质的更高要求。经邢师高专校长办公会决定成立现代教育技术协作组。协作组由副校长吴济家、张振朝同志担任正、副组长,具体业务由教务处牵头,成员包括电教馆、规划办、财务科以及各个系的主任。此举为学校的教法改革,电教之深入、教育技术应用奠定了组织基础。

    1998年03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幽冷峭拔的诗风 特立孤傲的人格——柳宗元山水诗人格化初探

    赵彩芬

    <正> 柳宗元的山水诗,往往写景刻削精细,境界凄清幽冷,峭拔奇险。诸如《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那高峻的两岩,深邃的江岸,湍急的水流,组成了一个何等凄清幽冷的境界。而《江雪》所构造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艺术境界,更使人觉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秋晓引南岩,径荒村》:“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岩。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此诗呈现给读者的境界,不止幽清,而且冷峭。《界围岩水帘》云:“界围汇湘曲,青壁环澄流。悬泉粲成帘,罗注无时休。韵磐叩凝碧,锵锵彻岩幽。丹霞冠其巅,想象凌虚游。灵境不可状,鬼工谅难求。忽如朝玉皇,天冕座前旒。楚臣昔南逐,有意仍丹丘。今我始北旅,新诏释缧囚。采真诚眷恋,许国无淹留。再来寄幽梦,遗贮催引舟。”其中所刻画的境界,不止幽冷,而且峭拔奇险。

    1998年03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幽冷峭拔的诗风 特立孤傲的人格——柳宗元山水诗人格化初探

    赵彩芬

    <正> 柳宗元的山水诗,往往写景刻削精细,境界凄清幽冷,峭拔奇险。诸如《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那高峻的两岩,深邃的江岸,湍急的水流,组成了一个何等凄清幽冷的境界。而《江雪》所构造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艺术境界,更使人觉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秋晓引南岩,径荒村》:“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岩。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此诗呈现给读者的境界,不止幽清,而且冷峭。《界围岩水帘》云:“界围汇湘曲,青壁环澄流。悬泉粲成帘,罗注无时休。韵磐叩凝碧,锵锵彻岩幽。丹霞冠其巅,想象凌虚游。灵境不可状,鬼工谅难求。忽如朝玉皇,天冕座前旒。楚臣昔南逐,有意仍丹丘。今我始北旅,新诏释缧囚。采真诚眷恋,许国无淹留。再来寄幽梦,遗贮催引舟。”其中所刻画的境界,不止幽冷,而且峭拔奇险。

    1998年03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浅议“词能”(word power)

    吴士异

    <正> 翻闻英文杂志,偶尔看到一个词“word power”。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又如何把它译成汉语?于是我翻遍手头各种英英、英汉词典,都找不到这个词条。所以我只能顾名思义将其译作“词能”。 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能源的开发越来越深,越来越广,除了电能、风能、磁能、水能、核能……等之外,又开始了对“软能”的开发,是否我们可以把“词能”视为“软能”?1986年3月份英文版的《读者文摘》(Rtaders Digest)上发表了该刊董事长Lee·A·Icoeca先生的一篇短文《A“Seeret”Never to

    1998年03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浅议“词能”(word power)

    吴士异

    <正> 翻闻英文杂志,偶尔看到一个词“word power”。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又如何把它译成汉语?于是我翻遍手头各种英英、英汉词典,都找不到这个词条。所以我只能顾名思义将其译作“词能”。 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能源的开发越来越深,越来越广,除了电能、风能、磁能、水能、核能……等之外,又开始了对“软能”的开发,是否我们可以把“词能”视为“软能”?1986年3月份英文版的《读者文摘》(Rtaders Digest)上发表了该刊董事长Lee·A·Icoeca先生的一篇短文《A“Seeret”Never to

    1998年03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谈新老师的第一次备课

    韩雪荣

    <正> 当新教师怀着激动,喜悦的心情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等待他们迈出的是事业征途上的第一步——第一次课。第一次课与其他任何一次课相比更困难、更关键。说困难,是因为,新教师第一次真正地以一个教师的角色接触教材和学生,对学生陌生,对教材陌生,对教师这一角色不适应;说关键,是因为,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第一印象很重要,教师给学生的第一次课的印象,往往决定着学生对老师、对本学科的态度。第一次老师讲的好,学生自然会喜欢你这个老师,喜欢你的课,以后的课也会顺利些。这正如一句俗话所说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相反,你第一次失败了,即使以后再努力,也很难再让学生喜欢你,喜欢你的课。

    1998年03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谈新老师的第一次备课

    韩雪荣

    <正> 当新教师怀着激动,喜悦的心情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等待他们迈出的是事业征途上的第一步——第一次课。第一次课与其他任何一次课相比更困难、更关键。说困难,是因为,新教师第一次真正地以一个教师的角色接触教材和学生,对学生陌生,对教材陌生,对教师这一角色不适应;说关键,是因为,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第一印象很重要,教师给学生的第一次课的印象,往往决定着学生对老师、对本学科的态度。第一次老师讲的好,学生自然会喜欢你这个老师,喜欢你的课,以后的课也会顺利些。这正如一句俗话所说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相反,你第一次失败了,即使以后再努力,也很难再让学生喜欢你,喜欢你的课。

    1998年03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李清林

    <正>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受以追求升学率为主要目标的应试教育的影响,扭曲了基础教育的办学宗旨,干扰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严重影响了儿童和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针对这种状况,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纳要》就明确提出了“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又进一步强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河北省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修订稿)中提出“九五”期间要实施好10项教育工程,其中第一个工程就是素质教育工程。这就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1998年03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李清林

    <正>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受以追求升学率为主要目标的应试教育的影响,扭曲了基础教育的办学宗旨,干扰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严重影响了儿童和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针对这种状况,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纳要》就明确提出了“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又进一步强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河北省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修订稿)中提出“九五”期间要实施好10项教育工程,其中第一个工程就是素质教育工程。这就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1998年03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初探

    白仲元

    <正> 由应试教育转轨为素质教育是我国目前教育改革迫在眉睫的中心课题,面对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这种转轨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何为应试教育?何为素质教育?怎样将应试教育转轨为素质教育?笔者小揣浅陋,对以上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从教育功能的角度看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它与应试教育有什么区别?现从教育功能的角度对素质教育、应试教育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与区别作一探讨。

    1998年03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初探

    白仲元

    <正> 由应试教育转轨为素质教育是我国目前教育改革迫在眉睫的中心课题,面对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这种转轨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何为应试教育?何为素质教育?怎样将应试教育转轨为素质教育?笔者小揣浅陋,对以上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从教育功能的角度看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它与应试教育有什么区别?现从教育功能的角度对素质教育、应试教育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与区别作一探讨。

    1998年03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转变教育思想 实施素质教育

    张胜林

    <正>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中小学基础教育系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担负着提高教育质量,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打好智力基础的重要任务。因此,素质教育问题也就成为现实和下世纪初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来的。它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综合教育,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开发人力资源,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素质教育这一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生事物能否深入民心,需要全社会,尤其需要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积极稳妥地组织实施。

    1998年03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转变教育思想 实施素质教育

    张胜林

    <正>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中小学基础教育系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担负着提高教育质量,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打好智力基础的重要任务。因此,素质教育问题也就成为现实和下世纪初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来的。它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综合教育,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开发人力资源,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素质教育这一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生事物能否深入民心,需要全社会,尤其需要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积极稳妥地组织实施。

    1998年03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做法

    李桂珍

    <正> 什么是素质教育?就是身体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的教育。也就是要求我们全面培养人,培养全面的人,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心全面发展。那么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内容是什么呢?就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个性心理素质和民族文化素质等。几方面的内容。其中民族文化素质是基础,科学文化素质是核心,个性心理素质是关键,思想道德素质是主导。在这几方面我做了如下偿试:

    1998年03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做法

    李桂珍

    <正> 什么是素质教育?就是身体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的教育。也就是要求我们全面培养人,培养全面的人,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心全面发展。那么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内容是什么呢?就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个性心理素质和民族文化素质等。几方面的内容。其中民族文化素质是基础,科学文化素质是核心,个性心理素质是关键,思想道德素质是主导。在这几方面我做了如下偿试:

    1998年03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媒体教学的前景展望

    朱小玲 ,邢艳萍 ,孙西朝

    <正> 一、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有利于促进教学技术的完善。多媒体教学是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早在二战末期,美国把战时工业生产、军事训练所使用的投影片、幻灯片以及照片、模型、挂图等无偿地发给学校,使更多的媒体迅速地充实到学校的教学当中,但人们在教学中发现,孤立静止地运用视听媒体是不完善的,而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研究媒体运用动态莫式,并发挥媒体功能的整体忧势。于是出现了二、三十年代的视听理论,象《经验之塔》理论对人们能过各种途径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按抽象程度进行了分类,并对各类媒体在这一途径中的地位和作用做了静态描述;五、六十年代的传播理论则以香侬通讯系统型为代表提出了各类媒体在教学中的动态模式;*芬(D*Finn)在《六十

    1998年03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媒体教学的前景展望

    朱小玲 ,邢艳萍 ,孙西朝

    <正> 一、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有利于促进教学技术的完善。多媒体教学是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早在二战末期,美国把战时工业生产、军事训练所使用的投影片、幻灯片以及照片、模型、挂图等无偿地发给学校,使更多的媒体迅速地充实到学校的教学当中,但人们在教学中发现,孤立静止地运用视听媒体是不完善的,而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研究媒体运用动态莫式,并发挥媒体功能的整体忧势。于是出现了二、三十年代的视听理论,象《经验之塔》理论对人们能过各种途径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按抽象程度进行了分类,并对各类媒体在这一途径中的地位和作用做了静态描述;五、六十年代的传播理论则以香侬通讯系统型为代表提出了各类媒体在教学中的动态模式;*芬(D*Finn)在《六十

    1998年03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计算机房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高延武 ,冯春辉

    <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已进入了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计算机教育在大中专院校中迅速普及,《微机应用基础》作为必修基础课,列入各大中专院校的教学计划。《微机应用基础》即是一门现代文化课,又是一门技术课,学生的上机实践是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环节。在学生上机需求大、硬件设备不足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提高硬件设备的运行效率,就自然成为计算机机房和学生上机实验科学化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是一所普通师专,全校开设《微机应用基础》课,微机实验室有学生用机108台(其中286机8台,486机100台),

    1998年03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计算机房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高延武 ,冯春辉

    <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已进入了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计算机教育在大中专院校中迅速普及,《微机应用基础》作为必修基础课,列入各大中专院校的教学计划。《微机应用基础》即是一门现代文化课,又是一门技术课,学生的上机实践是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环节。在学生上机需求大、硬件设备不足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提高硬件设备的运行效率,就自然成为计算机机房和学生上机实验科学化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是一所普通师专,全校开设《微机应用基础》课,微机实验室有学生用机108台(其中286机8台,486机100台),

    1998年03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谈电视节目的“科教性”

    王萍

    <正> 电视节目的“科教性”即电视节目的“科技含量”,寓科教于声画之中。电视节目何来“科技含量”呢?谈到这个问题,我不由想到了今年洪水灾害期间中央电视台的抗洪救灾报道。人们注意到,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嫩江流域、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全国军民奋力抗灾之时,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节目对此都做了高频率、大规模、全方位的报道。这之中有一点是不应忽视的,即科技抗洪的威力同样在电视报道中得以充分显现。通过电视,人们耳闻目睹了从汛情预报到险情排查所运用的各种科学技术手段,如防汛计算机网络、航空航天遥感系统、堤坝隐患电法探测等。通过画面和解说,人们感受到抗洪前线主战场水利专家和科技人员审时度势的判断和决策。封堵九江溃堤,正是根据专家组提出的“溃口封堵闭气实施方案”,使用了北京军区某集团军首

    1998年03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谈电视节目的“科教性”

    王萍

    <正> 电视节目的“科教性”即电视节目的“科技含量”,寓科教于声画之中。电视节目何来“科技含量”呢?谈到这个问题,我不由想到了今年洪水灾害期间中央电视台的抗洪救灾报道。人们注意到,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嫩江流域、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全国军民奋力抗灾之时,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节目对此都做了高频率、大规模、全方位的报道。这之中有一点是不应忽视的,即科技抗洪的威力同样在电视报道中得以充分显现。通过电视,人们耳闻目睹了从汛情预报到险情排查所运用的各种科学技术手段,如防汛计算机网络、航空航天遥感系统、堤坝隐患电法探测等。通过画面和解说,人们感受到抗洪前线主战场水利专家和科技人员审时度势的判断和决策。封堵九江溃堤,正是根据专家组提出的“溃口封堵闭气实施方案”,使用了北京军区某集团军首

    1998年03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对插播教学的一点探讨

    张英杰 ,王福香

    <正> 一、电视教学的地位 随教育事业的发展,幻灯、投影教学、电影教学、电声教学和电视教学都以自己独有的特点运用到各门学科,并发挥自身的优势,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这些教学手段中,电视教学以其生动形象,图、文、声、色、趣并茂,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并能提高教学效率,节约教学时间,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所以在多种电教教学手段中,电视教学是应用最多,面最广的一种教学手段。 二、采用电视教学的一般形式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采用电视教学手段的教师绝大多数是在授课前或授课后集中播放一部或几部电视教学片,用这种形式教学虽然取得一定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998年03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插播教学的一点探讨

    张英杰 ,王福香

    <正> 一、电视教学的地位 随教育事业的发展,幻灯、投影教学、电影教学、电声教学和电视教学都以自己独有的特点运用到各门学科,并发挥自身的优势,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这些教学手段中,电视教学以其生动形象,图、文、声、色、趣并茂,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并能提高教学效率,节约教学时间,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所以在多种电教教学手段中,电视教学是应用最多,面最广的一种教学手段。 二、采用电视教学的一般形式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采用电视教学手段的教师绝大多数是在授课前或授课后集中播放一部或几部电视教学片,用这种形式教学虽然取得一定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998年03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提倡用“发现法”教学

    焦佩福

    <正> 根据比利时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教育过程应当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发现”知识的过程。当学生在掌握前人已有知识的时候,不能简单地、直截了当地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精心安排的作业(解题、阅读、观察、实验等),让学生在完成这些作业的过程中自己像前人一样发现结论,形成概念,发现定理,获得解题方法,这就是所谓“发现法”。 “发现法”的提出受到重视是历史的必然。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爆炸,那种只重视传授知识不重视培养能力的旧教学方法再也不适应了,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呼声很高。“发现法”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和得到普遍重视的。根据我国的教育现状,更应提倡用“发现法”教学。

    1998年03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提倡用“发现法”教学

    焦佩福

    <正> 根据比利时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教育过程应当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发现”知识的过程。当学生在掌握前人已有知识的时候,不能简单地、直截了当地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精心安排的作业(解题、阅读、观察、实验等),让学生在完成这些作业的过程中自己像前人一样发现结论,形成概念,发现定理,获得解题方法,这就是所谓“发现法”。 “发现法”的提出受到重视是历史的必然。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爆炸,那种只重视传授知识不重视培养能力的旧教学方法再也不适应了,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呼声很高。“发现法”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和得到普遍重视的。根据我国的教育现状,更应提倡用“发现法”教学。

    1998年03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谈幂指函数求导公式的强化记忆

    李秀平

    <正> 一般的《高等数学》教材中都涉及幂指函数 y=u(x)~v(x) 的导数公式,该公式不容易记忆,但通过恒等变形,就可以很容易地记住。

    1998年03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谈幂指函数求导公式的强化记忆

    李秀平

    <正> 一般的《高等数学》教材中都涉及幂指函数 y=u(x)~v(x) 的导数公式,该公式不容易记忆,但通过恒等变形,就可以很容易地记住。

    1998年03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p—V图上理想气体的负斜率线性过程

    尹世忠 ,沈宪敏

    <正> 引言 理想气体负斜率的线性过程是指p=kv+a,(k<0)的过程,其中K为直线的斜率,a为直线在P轴上的截距,如图(1)所示。用(P_1,V_1)和(P_2,V_2)分别表示线性过程的初态和末态,则有k=(P_2-P_1)/(V_2-V_1)。这种过程在求由直线过程构成的循环过程的效率或致冷系数时经常遇到。但一般教科书中对此极少分析,给学生处理问题带来了不便。本文试图给出较完整的分析。

    1998年03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p—V图上理想气体的负斜率线性过程

    尹世忠 ,沈宪敏

    <正> 引言 理想气体负斜率的线性过程是指p=kv+a,(k<0)的过程,其中K为直线的斜率,a为直线在P轴上的截距,如图(1)所示。用(P_1,V_1)和(P_2,V_2)分别表示线性过程的初态和末态,则有k=(P_2-P_1)/(V_2-V_1)。这种过程在求由直线过程构成的循环过程的效率或致冷系数时经常遇到。但一般教科书中对此极少分析,给学生处理问题带来了不便。本文试图给出较完整的分析。

    1998年03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实验·阅读·思考”教学法试验报告——初中物理教改试验初探

    张其昌

    <正> 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迎来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为了探索规律,总结经验,根据我校提出的“创造优美环境,培养良好习惯,面向初中教学,提高从教能力”的治学总原则,我们在教育实习基地选点进行了初中物理教学改革试验。这次教改试验的基本思路是采用“实验·阅读·思考”教学法,在教育实习基地深入开展中学物理教材教法研究和教改试验,经过几年的集中试验,取得明显效果,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1998年03期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实验·阅读·思考”教学法试验报告——初中物理教改试验初探

    张其昌

    <正> 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迎来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为了探索规律,总结经验,根据我校提出的“创造优美环境,培养良好习惯,面向初中教学,提高从教能力”的治学总原则,我们在教育实习基地选点进行了初中物理教学改革试验。这次教改试验的基本思路是采用“实验·阅读·思考”教学法,在教育实习基地深入开展中学物理教材教法研究和教改试验,经过几年的集中试验,取得明显效果,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1998年03期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搞好教育科研 提高教育质量

    马凤荣

    <正> 在邢台市中学教材教法研究会的大力支持理,清河县教育战线呈现了抓教育科研、促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的新局面。清河县中学教材教法优秀论文的评选和论文专栏的开辟,标志着我县教学领域抓科研、促改革取得了又一丰硕成果,值得祝贺。 《专栏》所刊论文,均为优秀之作,她凝聚着辛勤耕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作者们对教育教学研究所倾注的心血,标志着全县教育教学科研的新成果和新水平。她的刊发出版对于在全县范围内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1998年03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搞好教育科研 提高教育质量

    马凤荣

    <正> 在邢台市中学教材教法研究会的大力支持理,清河县教育战线呈现了抓教育科研、促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的新局面。清河县中学教材教法优秀论文的评选和论文专栏的开辟,标志着我县教学领域抓科研、促改革取得了又一丰硕成果,值得祝贺。 《专栏》所刊论文,均为优秀之作,她凝聚着辛勤耕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作者们对教育教学研究所倾注的心血,标志着全县教育教学科研的新成果和新水平。她的刊发出版对于在全县范围内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1998年03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语文教学点滴谈

    唐有信

    <正> 语文教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越教越高,越研究越深。我现将自己在近三十年的语文教学的海边上拾到的几只贝壳,奉献给大方之家,以期赐教。 一、讲清标题 点拨内容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标题表达了文章的主题内容,有的点明中心论点,有的表明了体裁写法,有的暗示了作者独运的匠心,讲清标题有助于学生理解、鉴赏文章。比如高中语文第三册《别了,司徒雷登》一文,标题题面意为:分别了(再见吧),司徒雷登先生,十分客气。题底的意思则是:滚蛋吧,侵华政策彻底失败的美国帝国主义!标题不仅语意双关,而且运用主谓倒装,生动形象,增强了幽默效果,具有强烈的讽刺感,也洋溢着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自豪感。讲清了标题,就使学生大致了解了课文的中心。有的标题辅以图示法更佳。如本册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让学生谈理解。

    1998年03期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语文教学点滴谈

    唐有信

    <正> 语文教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越教越高,越研究越深。我现将自己在近三十年的语文教学的海边上拾到的几只贝壳,奉献给大方之家,以期赐教。 一、讲清标题 点拨内容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标题表达了文章的主题内容,有的点明中心论点,有的表明了体裁写法,有的暗示了作者独运的匠心,讲清标题有助于学生理解、鉴赏文章。比如高中语文第三册《别了,司徒雷登》一文,标题题面意为:分别了(再见吧),司徒雷登先生,十分客气。题底的意思则是:滚蛋吧,侵华政策彻底失败的美国帝国主义!标题不仅语意双关,而且运用主谓倒装,生动形象,增强了幽默效果,具有强烈的讽刺感,也洋溢着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自豪感。讲清了标题,就使学生大致了解了课文的中心。有的标题辅以图示法更佳。如本册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让学生谈理解。

    1998年03期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认识生活

    申爱华

    <正> 学生的语文学习是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这是因为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反映着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通过这些文学作品的学习,时刻进行着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无论是小说、诗歌、戏剧、散文,还是神话、童话、寓言,虽然文学体裁不同,但是都反映了社会生活,只不过反映生活的角度与方式是不同的。

    1998年03期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认识生活

    申爱华

    <正> 学生的语文学习是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这是因为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反映着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通过这些文学作品的学习,时刻进行着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无论是小说、诗歌、戏剧、散文,还是神话、童话、寓言,虽然文学体裁不同,但是都反映了社会生活,只不过反映生活的角度与方式是不同的。

    1998年03期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知识转化为能力

    孙其春

    <正> 如何使知识转化为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课题。对于这一课题,笔者的初步认识是:培养兴趣是转化的前提,扩大知识面、拓宽生活面是转化的基础,严格的训练是转化的途径,启发思维是转化的关键。具备了这四个条件,知识转化为能力才成为可能。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它可以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学生有了对语文的兴趣,就会从内心产生学好语文的要求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自觉地去提高听说读写等各种语文能力。

    1998年03期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浅谈知识转化为能力

    孙其春

    <正> 如何使知识转化为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课题。对于这一课题,笔者的初步认识是:培养兴趣是转化的前提,扩大知识面、拓宽生活面是转化的基础,严格的训练是转化的途径,启发思维是转化的关键。具备了这四个条件,知识转化为能力才成为可能。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它可以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学生有了对语文的兴趣,就会从内心产生学好语文的要求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自觉地去提高听说读写等各种语文能力。

    1998年03期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讲课实效

    王英铎

    <正> 高考理科不考政治,使思想政治课教学受到严重的挑战。不少理科生平时对政治不屑一顾,临近会考,匆匆忙忙看上两眼,背上两句,考个及格便心满意足,用他们的话说:“及格万岁”。这种情况使思想政治课的实效难以落实。广大政治教师如何才能摆脱这种困境?我认为,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提高讲课实效,才是唯一的出路。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在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是认识兴趣—求知欲。认识兴趣是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情感色彩的意向。如果学生对某事物或某事件感兴趣,就会注意并体味其中的哲理或含义,提高认识,受到教育。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呢?

    1998年03期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讲课实效

    王英铎

    <正> 高考理科不考政治,使思想政治课教学受到严重的挑战。不少理科生平时对政治不屑一顾,临近会考,匆匆忙忙看上两眼,背上两句,考个及格便心满意足,用他们的话说:“及格万岁”。这种情况使思想政治课的实效难以落实。广大政治教师如何才能摆脱这种困境?我认为,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提高讲课实效,才是唯一的出路。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在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是认识兴趣—求知欲。认识兴趣是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情感色彩的意向。如果学生对某事物或某事件感兴趣,就会注意并体味其中的哲理或含义,提高认识,受到教育。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呢?

    1998年03期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如何转化后进生

    秦凌云

    <正> 学校每个班级里都会有一定数量的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属于“第三世界”。如何转化这些学生,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他们在思想、学习等方面赶上甚至超过“第一世界”,是学校教师和家长都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我认为:转化后进生必须做到“六优先”: 一、关爱优先 教师的劳动成果要通过全体学生来体现。因此,对后进生仅仅做到一视同仁还不够,还必须处处厚爱一筹。在日常班级工作中,偏爱优生容易,厚爱后进生较难。后进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思想认识跟不上,知识基础薄弱,在集体中长期处于落后的位置,因此总有低人一等的自卑情绪,怕老师提问,怕老师布置作业,怕考试不及格等等,而且不愿接近老师,甚至产生对立情绪。要转变这种窘况,教师必须主动接近他们,多关心,多过问、多给以温暖,用教师炽热的情和爱,点燃学生心中上进的火花。我们不少老师不仅

    1998年03期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如何转化后进生

    秦凌云

    <正> 学校每个班级里都会有一定数量的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属于“第三世界”。如何转化这些学生,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他们在思想、学习等方面赶上甚至超过“第一世界”,是学校教师和家长都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我认为:转化后进生必须做到“六优先”: 一、关爱优先 教师的劳动成果要通过全体学生来体现。因此,对后进生仅仅做到一视同仁还不够,还必须处处厚爱一筹。在日常班级工作中,偏爱优生容易,厚爱后进生较难。后进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思想认识跟不上,知识基础薄弱,在集体中长期处于落后的位置,因此总有低人一等的自卑情绪,怕老师提问,怕老师布置作业,怕考试不及格等等,而且不愿接近老师,甚至产生对立情绪。要转变这种窘况,教师必须主动接近他们,多关心,多过问、多给以温暖,用教师炽热的情和爱,点燃学生心中上进的火花。我们不少老师不仅

    1998年03期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求函数值域的几种常用方法

    崔福明

    <正> 求函数定义域的问题课本上讲授较多,求函数值域的问题讨论较少,学生做这类题目时往往感到困难。本文将常用的求值域的方法作一介绍,不当之处请同行指正。 一、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或有界性 例1、求函数y=x-2~(1/2)(1-2x)的值域。 解:所给函数的定义域为

    1998年03期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求函数值域的几种常用方法

    崔福明

    <正> 求函数定义域的问题课本上讲授较多,求函数值域的问题讨论较少,学生做这类题目时往往感到困难。本文将常用的求值域的方法作一介绍,不当之处请同行指正。 一、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或有界性 例1、求函数y=x-2~(1/2)(1-2x)的值域。 解:所给函数的定义域为

    1998年03期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兴趣的培养与激发是转变物理差生的有效方法

    刘玉坤

    <正> 我所在的学校是全县规模最大的初级中学,担负着县城和部分乡村的主要普九任务,每年新生中的“差生”较多,这些学生基础薄弱,求知欲淡漠,破罐破摔,学习成绩徘徊不前,对教育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对于物理学科更是如此,学生不入门,理解能力差,不会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物理上的问题,成为物理教学的老大难。如何激发和培养这部分差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发生质的飞跃,是加强素质教育搞好物理教学的关键,是摆在每位物理教师面前的艰巨任务。为扭转这种局面,我校全体物理教师首先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现代教育理论,提高了对差生的

    1998年03期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兴趣的培养与激发是转变物理差生的有效方法

    刘玉坤

    <正> 我所在的学校是全县规模最大的初级中学,担负着县城和部分乡村的主要普九任务,每年新生中的“差生”较多,这些学生基础薄弱,求知欲淡漠,破罐破摔,学习成绩徘徊不前,对教育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对于物理学科更是如此,学生不入门,理解能力差,不会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物理上的问题,成为物理教学的老大难。如何激发和培养这部分差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发生质的飞跃,是加强素质教育搞好物理教学的关键,是摆在每位物理教师面前的艰巨任务。为扭转这种局面,我校全体物理教师首先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现代教育理论,提高了对差生的

    1998年03期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实验操作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牛成岗

    <正>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就必须做好实验。实验操作技能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加强实验教学的必备条件,但现阶段我们有些教师在实验操作技能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少,不容忽视,亟待解决。 一、不熟练,不规范,错误操作屡屡出现 有的老师由于操作准备不足,点燃酒精灯未带火柴;给试管加热忘带试管夹,手脚发抖;语言叙述混乱,言行不一致等。有的老师用嘴吹灭酒精灯;溶解固体时用玻璃棒捅破试管;大姆指摁在夹持试管的短柄上;在闻氯气气味时,凑到瓶口附近而引起咳嗽、不适,造成不必要的后果等等,屡见不鲜。

    1998年03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实验操作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牛成岗

    <正>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就必须做好实验。实验操作技能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加强实验教学的必备条件,但现阶段我们有些教师在实验操作技能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少,不容忽视,亟待解决。 一、不熟练,不规范,错误操作屡屡出现 有的老师由于操作准备不足,点燃酒精灯未带火柴;给试管加热忘带试管夹,手脚发抖;语言叙述混乱,言行不一致等。有的老师用嘴吹灭酒精灯;溶解固体时用玻璃棒捅破试管;大姆指摁在夹持试管的短柄上;在闻氯气气味时,凑到瓶口附近而引起咳嗽、不适,造成不必要的后果等等,屡见不鲜。

    1998年03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题多变和举一反三

    张巧俊

    <正> 在中学数学习题教学中,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免受“题海战术”之苦,就需要对每一道习题进行分析研究和开发利用,努力提高解题的效益,着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学中常用的办法是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是改变习题的已知条件或所求问题,由一题可演变成多题;一题多解是用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方法或不同的规律来求解同一道题目。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举一反三和灵活应变能力,以期达到“学一题,会一片”的效果。实践证明,只要持之以恒,必有成效。下面举例说明。 [例题]初中《几何》第二册第80页上有一道练习题:A、B两地间有一池塘,欲在C处测量A、B两地之间的距离,先量出CB、CA之间的距离,然后再分别取CA、CB的中点D和E,再测量D、E之间的距离即可,为什么?(如图1所示)

    1998年03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题多变和举一反三

    张巧俊

    <正> 在中学数学习题教学中,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免受“题海战术”之苦,就需要对每一道习题进行分析研究和开发利用,努力提高解题的效益,着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学中常用的办法是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是改变习题的已知条件或所求问题,由一题可演变成多题;一题多解是用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方法或不同的规律来求解同一道题目。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举一反三和灵活应变能力,以期达到“学一题,会一片”的效果。实践证明,只要持之以恒,必有成效。下面举例说明。 [例题]初中《几何》第二册第80页上有一道练习题:A、B两地间有一池塘,欲在C处测量A、B两地之间的距离,先量出CB、CA之间的距离,然后再分别取CA、CB的中点D和E,再测量D、E之间的距离即可,为什么?(如图1所示)

    1998年03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