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 联系实际推进发展是学习 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所在

    张振朝;

    中共中央提出在全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目的在于以此来指导工作,联系实际,推进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重在联系实际,重在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重在推进工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解决工作中心不突出的问题,必须着力发现学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并下大力气予以解决,促进工作关键在于树立敢于负责的精神,形成敢于管理的工作机制。

    2009年03期 v.24;No.v.24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联系实际推进发展是学习 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所在

    张振朝;

    中共中央提出在全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目的在于以此来指导工作,联系实际,推进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重在联系实际,重在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重在推进工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解决工作中心不突出的问题,必须着力发现学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并下大力气予以解决,促进工作关键在于树立敢于负责的精神,形成敢于管理的工作机制。

    2009年03期 v.24;No.v.24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人为本是高校生存发展的关键

    刘同亮;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高校生存发展的关键。以人为本在高校就是办学以教师为本,育人以学生为本。要尊重高校师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促进高校的发展。

    2009年03期 v.24;No.v.24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人为本是高校生存发展的关键

    刘同亮;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高校生存发展的关键。以人为本在高校就是办学以教师为本,育人以学生为本。要尊重高校师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促进高校的发展。

    2009年03期 v.24;No.v.24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吴远远;刘新英;

    新建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结合邢台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实际,对师资队伍建设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2009年03期 v.24;No.v.24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吴远远;刘新英;

    新建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结合邢台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实际,对师资队伍建设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2009年03期 v.24;No.v.24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和谐校园

    张兰英;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面对新形势下的严峻挑战,树立科学发展观是促进学院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探求破解制约学院科学发展的方式方法,为建设和谐校园,促使学院长足发展,谋求新思路、新方法。

    2009年03期 v.24;No.v.24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和谐校园

    张兰英;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面对新形势下的严峻挑战,树立科学发展观是促进学院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探求破解制约学院科学发展的方式方法,为建设和谐校园,促使学院长足发展,谋求新思路、新方法。

    2009年03期 v.24;No.v.24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地方文史

  • 晋冀鲁豫边区的抗旱度荒工作述评

    王慧娟;

    抗战时期在晋冀鲁豫边区发生了严重的旱灾,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又从中做梗,破坏救灾工作。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胜利战胜灾荒,保障边区人民的基本生活成为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的必然要求。边区政府采取紧急救济灾荒,号召各地踊跃募捐,调剂余缺,发动运输、纺织等使边区人民顺利度过灾荒,成为根据地时期抗旱救灾工作的典范。

    2009年03期 v.24;No.v.24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 ]
  • 晋冀鲁豫边区的抗旱度荒工作述评

    王慧娟;

    抗战时期在晋冀鲁豫边区发生了严重的旱灾,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又从中做梗,破坏救灾工作。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胜利战胜灾荒,保障边区人民的基本生活成为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的必然要求。边区政府采取紧急救济灾荒,号召各地踊跃募捐,调剂余缺,发动运输、纺织等使边区人民顺利度过灾荒,成为根据地时期抗旱救灾工作的典范。

    2009年03期 v.24;No.v.24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中共冀南抗日民主政权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

    王秀彦;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冀南抗日根据地是华北抗战的典范,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绝的贡献。在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中共冀南抗日民主政权积累起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党的精神财富,对我们今天的构建和谐社会仍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2009年03期 v.24;No.v.24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共冀南抗日民主政权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

    王秀彦;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冀南抗日根据地是华北抗战的典范,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绝的贡献。在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中共冀南抗日民主政权积累起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党的精神财富,对我们今天的构建和谐社会仍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2009年03期 v.24;No.v.24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抗战时期的北泉慈幼院

    张丽萍;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在国家存亡之秋,抢救、培养战区儿童以保民族元气成了当务之急,大批有识之士、救亡组织纷纷成立保育院、慈幼院等教养机构。周之廉女士主持的北泉慈幼院是专为收容、教育战区难童而创建的。该院从1939年创建至1953年撤消,历时14年,培养儿童近千名,为抗战建国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2009年03期 v.24;No.v.24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抗战时期的北泉慈幼院

    张丽萍;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在国家存亡之秋,抢救、培养战区儿童以保民族元气成了当务之急,大批有识之士、救亡组织纷纷成立保育院、慈幼院等教养机构。周之廉女士主持的北泉慈幼院是专为收容、教育战区难童而创建的。该院从1939年创建至1953年撤消,历时14年,培养儿童近千名,为抗战建国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2009年03期 v.24;No.v.24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历史

  • 兴讼乎?息讼乎?——对《袁氏世范》中有关诉讼内容的分析

    刘欣;吕亚军;

    诉讼兴盛是宋代社会转型下出现的一个显著现象。《袁氏世范》在客观评价这一现象的同时,从儒家学说根本价值观出发,用浅白通俗的话语对易于出现纷争的居家琐事进行有针对性地规劝,以期达到"息讼"这一最终目的。

    2009年03期 v.24;No.v.24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兴讼乎?息讼乎?——对《袁氏世范》中有关诉讼内容的分析

    刘欣;吕亚军;

    诉讼兴盛是宋代社会转型下出现的一个显著现象。《袁氏世范》在客观评价这一现象的同时,从儒家学说根本价值观出发,用浅白通俗的话语对易于出现纷争的居家琐事进行有针对性地规劝,以期达到"息讼"这一最终目的。

    2009年03期 v.24;No.v.24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论两都之战的社会影响

    钮希强;

    两都之战是在元朝中期发生在蒙古统治集团内部的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战争,是元朝中期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大都方面最终取得了胜利。这次战争虽然历时时间不长,却削弱了元朝统治的力量,对元朝后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元朝的最终灭亡也埋下了"伏笔"。

    2009年03期 v.24;No.v.24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两都之战的社会影响

    钮希强;

    两都之战是在元朝中期发生在蒙古统治集团内部的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战争,是元朝中期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大都方面最终取得了胜利。这次战争虽然历时时间不长,却削弱了元朝统治的力量,对元朝后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元朝的最终灭亡也埋下了"伏笔"。

    2009年03期 v.24;No.v.24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养生丧死无憾——由“内圣外王”引发的思考

    邢华峰;

    信仰与制度、规范的问题一直是困扰人们的话题,"内圣外王"作为传统儒学的思维进路,其在解决如上问题的时候,是具备现实意义的。我们处在现代性观念描述的生存样态下,如何处理如上问题?通过对"内圣外王"模式处理问题方式的思考、区分前现代性与现代性的观念,进而引出人之为人的本身问题,即"养生丧死无憾",作为一切形下制度建构的源头。

    2009年03期 v.24;No.v.24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养生丧死无憾——由“内圣外王”引发的思考

    邢华峰;

    信仰与制度、规范的问题一直是困扰人们的话题,"内圣外王"作为传统儒学的思维进路,其在解决如上问题的时候,是具备现实意义的。我们处在现代性观念描述的生存样态下,如何处理如上问题?通过对"内圣外王"模式处理问题方式的思考、区分前现代性与现代性的观念,进而引出人之为人的本身问题,即"养生丧死无憾",作为一切形下制度建构的源头。

    2009年03期 v.24;No.v.24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文学

  • 女性艺术中反女性主义的文化症候

    陈凤珍;

    当时代的脚步跨入21世纪,当我们回顾女性艺术20多年的发展历程时,不难发现,女性艺术取得了不可磨灭的成绩。但是,当我们着眼于发展,在首肯一切女性艺术创作实绩的同时,则更倾向于探测其创作过程中浑然不觉的感性的情绪化的成份,必须认识到,20世纪女性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知不觉已陷入误区。目前,女性艺术正面临着进步过程中自我反省的困境与危机,暴露出女性艺术的一些时代焦虑。为使女性艺术少走弯路健康发展,从三个方面切入女性艺术的反女性主义这一时代的困惑,探索女性艺术所陷入的误区和显现的文化症候,具有重要的学术前沿意义和现实实践意义。

    2009年03期 v.24;No.v.24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女性艺术中反女性主义的文化症候

    陈凤珍;

    当时代的脚步跨入21世纪,当我们回顾女性艺术20多年的发展历程时,不难发现,女性艺术取得了不可磨灭的成绩。但是,当我们着眼于发展,在首肯一切女性艺术创作实绩的同时,则更倾向于探测其创作过程中浑然不觉的感性的情绪化的成份,必须认识到,20世纪女性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知不觉已陷入误区。目前,女性艺术正面临着进步过程中自我反省的困境与危机,暴露出女性艺术的一些时代焦虑。为使女性艺术少走弯路健康发展,从三个方面切入女性艺术的反女性主义这一时代的困惑,探索女性艺术所陷入的误区和显现的文化症候,具有重要的学术前沿意义和现实实践意义。

    2009年03期 v.24;No.v.24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西方语境下女性婚变复仇母题比较研究——以《美狄亚》、《霍小玉传》为例

    高江涛;

    婚变是爱情和婚姻的坟墓,婚变中女性往往成为了受害者。为了祭奠死去的爱情和婚姻,有些女性选择了复仇。女性婚变复仇因此成为了中西方文学语境中的重要命题。现以《美狄亚》和《霍小玉传》个案为例,比较同一母题在不同文学语境下的差异性及造成这种差异性的深层原因。

    2009年03期 v.24;No.v.24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西方语境下女性婚变复仇母题比较研究——以《美狄亚》、《霍小玉传》为例

    高江涛;

    婚变是爱情和婚姻的坟墓,婚变中女性往往成为了受害者。为了祭奠死去的爱情和婚姻,有些女性选择了复仇。女性婚变复仇因此成为了中西方文学语境中的重要命题。现以《美狄亚》和《霍小玉传》个案为例,比较同一母题在不同文学语境下的差异性及造成这种差异性的深层原因。

    2009年03期 v.24;No.v.24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试论中唐叙事诗的艺术特色

    范爱菊;

    中唐是整个封建社会由极盛而转向衰微的转折点,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关口。中唐叙事诗正是在这种巨大的"变奏"中鸣响了自己的乐章。因此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重议论;第二,传奇笔法;第三,散文化倾向。

    2009年03期 v.24;No.v.24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试论中唐叙事诗的艺术特色

    范爱菊;

    中唐是整个封建社会由极盛而转向衰微的转折点,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关口。中唐叙事诗正是在这种巨大的"变奏"中鸣响了自己的乐章。因此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重议论;第二,传奇笔法;第三,散文化倾向。

    2009年03期 v.24;No.v.24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唐诗中菊花寓意探析

    张占平;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诗歌盛世,唐诗精魂万卷,卷卷永恒。菊花在唐各个时代的诗歌中,寓意着文人们的隐逸、怀思、比颂、物趣、益寿、迟暮、孤独、悲情、渴望入世的情怀,反映出了一个唐朝的由生到盛,由盛至衰灭的历史过程。

    2009年03期 v.24;No.v.24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唐诗中菊花寓意探析

    张占平;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诗歌盛世,唐诗精魂万卷,卷卷永恒。菊花在唐各个时代的诗歌中,寓意着文人们的隐逸、怀思、比颂、物趣、益寿、迟暮、孤独、悲情、渴望入世的情怀,反映出了一个唐朝的由生到盛,由盛至衰灭的历史过程。

    2009年03期 v.24;No.v.24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唐代裴鉶《传奇》中的婚姻恋爱类作品

    张升森;

    《传奇》是唐代裴鉶的一部传奇类小说作品集,作品内容繁杂、篇目众多,但其中有一部分作品所占比重较大,那就是婚姻、恋爱类作品。这些篇目又可分成几类:人神恋、人鬼恋、异类恋、在神的帮助下的人人之恋。

    2009年03期 v.24;No.v.24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唐代裴鉶《传奇》中的婚姻恋爱类作品

    张升森;

    《传奇》是唐代裴鉶的一部传奇类小说作品集,作品内容繁杂、篇目众多,但其中有一部分作品所占比重较大,那就是婚姻、恋爱类作品。这些篇目又可分成几类:人神恋、人鬼恋、异类恋、在神的帮助下的人人之恋。

    2009年03期 v.24;No.v.24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妙笔生花绘众生——浅谈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陈平;

    描写人性欲望,展现情、名、权、仇是如何让人心灵扭曲的,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金庸没有将人物脸谱化,而是表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样。

    2009年03期 v.24;No.v.24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妙笔生花绘众生——浅谈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陈平;

    描写人性欲望,展现情、名、权、仇是如何让人心灵扭曲的,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金庸没有将人物脸谱化,而是表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样。

    2009年03期 v.24;No.v.24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潜在的融合——冯至《十四行集》初探

    王文军;

    冯至的《十四行集》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新诗坛的重大收获。在那样一个要求诗人放弃诗美追求的时代语境下,诗人从自己的精神渊源中寻找出路,从诗歌本体着眼,探寻现代主义诗歌与时代主流话语的融合之途,而且最终在一定的程度上实现了二者的潜在融合。

    2009年03期 v.24;No.v.24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潜在的融合——冯至《十四行集》初探

    王文军;

    冯至的《十四行集》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新诗坛的重大收获。在那样一个要求诗人放弃诗美追求的时代语境下,诗人从自己的精神渊源中寻找出路,从诗歌本体着眼,探寻现代主义诗歌与时代主流话语的融合之途,而且最终在一定的程度上实现了二者的潜在融合。

    2009年03期 v.24;No.v.24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女性主义角度看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死后》

    卢淑梅;钱立娟;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是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诗人之一,她的作品久负盛名。尝试以一种全新的女性主义角度对她的《死后》这首诗歌进行分析,探讨诗中隐含的女性主义思想。

    2009年03期 v.24;No.v.24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从女性主义角度看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死后》

    卢淑梅;钱立娟;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是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诗人之一,她的作品久负盛名。尝试以一种全新的女性主义角度对她的《死后》这首诗歌进行分析,探讨诗中隐含的女性主义思想。

    2009年03期 v.24;No.v.24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卡里斯马人物的社会内涵——《特务连》文本分析

    邱雅辉;

    借用西方社会学中的"卡里斯马"的概念来分析军旅作家的长篇小说《特务连》,沿着修辞学的路径,分析了文本中的三位卡里斯马人物及其关系,并试图阐释文本背后的社会内涵。这几个卡里斯马人物符号的设置也隐隐传达出了对于社会现实的焦虑。

    2009年03期 v.24;No.v.24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卡里斯马人物的社会内涵——《特务连》文本分析

    邱雅辉;

    借用西方社会学中的"卡里斯马"的概念来分析军旅作家的长篇小说《特务连》,沿着修辞学的路径,分析了文本中的三位卡里斯马人物及其关系,并试图阐释文本背后的社会内涵。这几个卡里斯马人物符号的设置也隐隐传达出了对于社会现实的焦虑。

    2009年03期 v.24;No.v.24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艺术

  • 此时无声胜有声——浅析留白在广告创意中的运用

    宋清阁;

    作为广告创意的一种方法,留白广告是在广告中特意设下空白让受众去思考,去补充发挥,它留给受众丰富的想象空间,达到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只要运用得当,留白广告就能产生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能够引人注目,达到很好的广告效果。

    2009年03期 v.24;No.v.24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此时无声胜有声——浅析留白在广告创意中的运用

    宋清阁;

    作为广告创意的一种方法,留白广告是在广告中特意设下空白让受众去思考,去补充发挥,它留给受众丰富的想象空间,达到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只要运用得当,留白广告就能产生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能够引人注目,达到很好的广告效果。

    2009年03期 v.24;No.v.24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化书法”的坚守与创新

    潘爱军;

    目前书法界大多数书法流派仍在跟着西方走,因袭西方,甚至有些书法家在进行文化"邀宠"。怎样从一个世纪的拿来主义中走出来,是目前书法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北大书法所坚持中国文化本位立场提出了一种新的书法理念———"文化书法"。"文化书法"强调在一个世纪的西化之后,坚持文化书法的"固本创新","守正创新"增强文化竞争力的当下重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9年03期 v.24;No.v.24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化书法”的坚守与创新

    潘爱军;

    目前书法界大多数书法流派仍在跟着西方走,因袭西方,甚至有些书法家在进行文化"邀宠"。怎样从一个世纪的拿来主义中走出来,是目前书法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北大书法所坚持中国文化本位立场提出了一种新的书法理念———"文化书法"。"文化书法"强调在一个世纪的西化之后,坚持文化书法的"固本创新","守正创新"增强文化竞争力的当下重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9年03期 v.24;No.v.24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的系统化与多样化研究——基于系统特性的思考

    马莉;

    素描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中的一门必修课,但由于艺术设计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素描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进行优化和改革,利用"系统学"的基本原理,探讨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的系统化与多样化问题。

    2009年03期 v.24;No.v.24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的系统化与多样化研究——基于系统特性的思考

    马莉;

    素描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中的一门必修课,但由于艺术设计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素描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进行优化和改革,利用"系统学"的基本原理,探讨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的系统化与多样化问题。

    2009年03期 v.24;No.v.24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语言、音响、音乐——观现代影视电子音频创作艺术

    潘广宇;

    近年来,数字音频及MIDI技术在影视声音创作上给予我们极大程度的便捷。然而这些现代录音及音频处理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巧的应用,皆是在传统录音设备、录音工艺和录音技巧的基础上加工改良而实现的。对一些颇具典型的影视剧声音录音制作手段加以剖析;从语言、音响、音乐三种影视音频元素的创作艺术进行探究。

    2009年03期 v.24;No.v.24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语言、音响、音乐——观现代影视电子音频创作艺术

    潘广宇;

    近年来,数字音频及MIDI技术在影视声音创作上给予我们极大程度的便捷。然而这些现代录音及音频处理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巧的应用,皆是在传统录音设备、录音工艺和录音技巧的基础上加工改良而实现的。对一些颇具典型的影视剧声音录音制作手段加以剖析;从语言、音响、音乐三种影视音频元素的创作艺术进行探究。

    2009年03期 v.24;No.v.24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法律

  • 析“无讼”的思想根源及中国法律信仰的确立

    康宁;

    中国古代道、法、儒三家所言"无讼"是理想社会和谐秩序的基本品质。但"无讼"的理想与现实政权的统治愿望结合后,多表现为"忍讼"、"厌讼"、"惧讼",导致中国法律信仰的淡薄。"无讼"作为思想家们的政治理想和追求,却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产生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应当以认清"无讼"的思想根源为起点,树立对待法律科学的认同心态,逐步建立中国的法律信仰。

    2009年03期 v.24;No.v.24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析“无讼”的思想根源及中国法律信仰的确立

    康宁;

    中国古代道、法、儒三家所言"无讼"是理想社会和谐秩序的基本品质。但"无讼"的理想与现实政权的统治愿望结合后,多表现为"忍讼"、"厌讼"、"惧讼",导致中国法律信仰的淡薄。"无讼"作为思想家们的政治理想和追求,却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产生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应当以认清"无讼"的思想根源为起点,树立对待法律科学的认同心态,逐步建立中国的法律信仰。

    2009年03期 v.24;No.v.24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墨家思想的理论基础

    薛琴;

    墨家学说为先秦之"显学",富有独创精神,在学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墨子的"十论"思想体系做了综合分析,认为墨子从平等观出发,在人际交往原则中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在政治思想中主张"非攻"、"尚同"、"尚贤",在经济思想中主张"节用"、"节葬"、"非乐",从而论证了墨家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平等观。

    2009年03期 v.24;No.v.24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墨家思想的理论基础

    薛琴;

    墨家学说为先秦之"显学",富有独创精神,在学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墨子的"十论"思想体系做了综合分析,认为墨子从平等观出发,在人际交往原则中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在政治思想中主张"非攻"、"尚同"、"尚贤",在经济思想中主张"节用"、"节葬"、"非乐",从而论证了墨家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平等观。

    2009年03期 v.24;No.v.24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贪污罪侵害对象中的几个争议问题探讨

    孟庆华;朱博瀚;

    贪污罪的犯罪对象除公共财物之外,还包括含有公共财物成份的"本单位财物"与混合制财物;动产与不动产是各种财物在客观上的物质表现形态,都可属于公共财物而构成贪污罪的对象;赃物等非法财物也能成为贪污罪的对象。

    2009年03期 v.24;No.v.24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贪污罪侵害对象中的几个争议问题探讨

    孟庆华;朱博瀚;

    贪污罪的犯罪对象除公共财物之外,还包括含有公共财物成份的"本单位财物"与混合制财物;动产与不动产是各种财物在客观上的物质表现形态,都可属于公共财物而构成贪污罪的对象;赃物等非法财物也能成为贪污罪的对象。

    2009年03期 v.24;No.v.24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当事人关系构造

    努荣古丽;王月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以下简称新法)于2003年10月28日颁布,新法对于基金当事人关系规定更加完备,但仍存在诸多问题。立足于信托理论的基础,结合《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旧法)和新法及其他有关规定,在与外国投资基金制度的比较中,提出适合我国的基金当事人关系构造。

    2009年03期 v.24;No.v.24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当事人关系构造

    努荣古丽;王月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以下简称新法)于2003年10月28日颁布,新法对于基金当事人关系规定更加完备,但仍存在诸多问题。立足于信托理论的基础,结合《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旧法)和新法及其他有关规定,在与外国投资基金制度的比较中,提出适合我国的基金当事人关系构造。

    2009年03期 v.24;No.v.24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司法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卫守宇;

    现行司法考试制度存在着一些弊端,对法学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应在司法考试的考试目的、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题型、报考条件及通过率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

    2009年03期 v.24;No.v.24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司法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卫守宇;

    现行司法考试制度存在着一些弊端,对法学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应在司法考试的考试目的、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题型、报考条件及通过率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

    2009年03期 v.24;No.v.24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构建邢台市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研究

    徐慧;韩旭霞;

    在我国社会转型和高速发展时期,如何有效解决凸显的社会矛盾,是现今理论探讨和司法实践面临的重要课题,更是有效化解纠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邢台市大调解机制的建设是适应解决转型期社会矛盾纠纷的需要而产生的,在初步建设的过程中,已取得很大成效,但仍需对一些问题进行思考和完善,以期为推进"和谐邢台"建设、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发挥作用。

    2009年03期 v.24;No.v.24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构建邢台市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研究

    徐慧;韩旭霞;

    在我国社会转型和高速发展时期,如何有效解决凸显的社会矛盾,是现今理论探讨和司法实践面临的重要课题,更是有效化解纠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邢台市大调解机制的建设是适应解决转型期社会矛盾纠纷的需要而产生的,在初步建设的过程中,已取得很大成效,但仍需对一些问题进行思考和完善,以期为推进"和谐邢台"建设、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发挥作用。

    2009年03期 v.24;No.v.24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动物致人损害民事责任

    王海波;

    在侵权行为中,动物致人损害是一种特殊的形式。其特殊性在于这是一种间接侵权引发的一种直接责任。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于这种行为的性质、责任构成、免责条件、责任主体和赔偿问题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争议。因此,在理论上做进一步的探讨,对于侵权理论的研究和法律实践活动,应该说都颇有裨益。

    2009年03期 v.24;No.v.24 85-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动物致人损害民事责任

    王海波;

    在侵权行为中,动物致人损害是一种特殊的形式。其特殊性在于这是一种间接侵权引发的一种直接责任。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于这种行为的性质、责任构成、免责条件、责任主体和赔偿问题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争议。因此,在理论上做进一步的探讨,对于侵权理论的研究和法律实践活动,应该说都颇有裨益。

    2009年03期 v.24;No.v.24 85-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协议的体裁分析

    杨悦庭;

    体裁是人类行为的一种框架,一种制度。体裁分析是语篇分析发展的较高阶段。协议作为现代生活的一种重要体裁,其功能就是规范行为。协议有其词汇和句法等方面的特点以实现其交际目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语篇结构特点。

    2009年03期 v.24;No.v.24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协议的体裁分析

    杨悦庭;

    体裁是人类行为的一种框架,一种制度。体裁分析是语篇分析发展的较高阶段。协议作为现代生活的一种重要体裁,其功能就是规范行为。协议有其词汇和句法等方面的特点以实现其交际目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语篇结构特点。

    2009年03期 v.24;No.v.24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济

  • 从《资本论》看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王洁;

    对公平和效率的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了在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公平和效率关系问题的阐述对我们的启示。

    2009年03期 v.24;No.v.24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从《资本论》看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王洁;

    对公平和效率的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了在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公平和效率关系问题的阐述对我们的启示。

    2009年03期 v.24;No.v.24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企业信誉缺失原因及对策

    张素果;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誉经济,企业信用在我国信誉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目前我国企业信誉状况令人堪忧,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规范。因此,治理信誉环境,重塑企业信誉,已成为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当务之急。

    2009年03期 v.24;No.v.24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企业信誉缺失原因及对策

    张素果;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誉经济,企业信用在我国信誉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目前我国企业信誉状况令人堪忧,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规范。因此,治理信誉环境,重塑企业信誉,已成为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当务之急。

    2009年03期 v.24;No.v.24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会计制度与新准则所得差异比较分析

    杨京钟;

    新《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颁布实施是我国会计制度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它将为规范我国企业会计核算行为,真实、完整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及纳税情况,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由于新会计制度变革与新准则必然会使企业会计利润和企业纳税所得之间产生新的差异,对其产生的差异及对纳税的差异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2009年03期 v.24;No.v.24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会计制度与新准则所得差异比较分析

    杨京钟;

    新《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颁布实施是我国会计制度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它将为规范我国企业会计核算行为,真实、完整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及纳税情况,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由于新会计制度变革与新准则必然会使企业会计利润和企业纳税所得之间产生新的差异,对其产生的差异及对纳税的差异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2009年03期 v.24;No.v.24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现状分析

    张娜;

    独立董事是从英美国家引入我国的一项制度,它对健全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功能,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是避免内部人控制,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有效手段。通过对该项制度在我国的发展进行相关研究,以期为制度完善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思路。

    2009年03期 v.24;No.v.24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现状分析

    张娜;

    独立董事是从英美国家引入我国的一项制度,它对健全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功能,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是避免内部人控制,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有效手段。通过对该项制度在我国的发展进行相关研究,以期为制度完善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思路。

    2009年03期 v.24;No.v.24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英语

  • 英语新闻语篇主客观性分析与英语阅读教学

    武竞;康振国;

    随着第四媒体的发展,媒体已经成为每个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媒体语篇中的主客观性表述对于读者的信息接受有着重要影响。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文章选自媒体。如何区分新闻媒体的主客观性并指导学生科学地理解媒体语篇所描述的"事实",是一个现代语言教师必备的能力。新闻媒体的语篇与小说等语篇的表达方式有很大不同,通过分析新闻语篇的基本结构,以里德马(Iedema)的评价体系为理论基础,选取西方当代主要媒体刊登的典型新闻语篇,就其语言表述的主客观性进行分析,并结合语言教学,指出语篇主客观性分析在语篇教学的运用及其重要性。

    2009年03期 v.24;No.v.24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英语新闻语篇主客观性分析与英语阅读教学

    武竞;康振国;

    随着第四媒体的发展,媒体已经成为每个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媒体语篇中的主客观性表述对于读者的信息接受有着重要影响。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文章选自媒体。如何区分新闻媒体的主客观性并指导学生科学地理解媒体语篇所描述的"事实",是一个现代语言教师必备的能力。新闻媒体的语篇与小说等语篇的表达方式有很大不同,通过分析新闻语篇的基本结构,以里德马(Iedema)的评价体系为理论基础,选取西方当代主要媒体刊登的典型新闻语篇,就其语言表述的主客观性进行分析,并结合语言教学,指出语篇主客观性分析在语篇教学的运用及其重要性。

    2009年03期 v.24;No.v.24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矛盾修饰法之修辞作用

    王静;

    矛盾修辞是英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从表面上看,矛盾修饰的语义搭配似乎自相矛盾;事实上,矛盾修饰法是通过同一事物中两个对立因素的相互映衬来表达新颖的含义。正确理解矛盾修饰法的修辞作用有助于我们对此有更深层次的领悟。

    2009年03期 v.24;No.v.24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矛盾修饰法之修辞作用

    王静;

    矛盾修辞是英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从表面上看,矛盾修饰的语义搭配似乎自相矛盾;事实上,矛盾修饰法是通过同一事物中两个对立因素的相互映衬来表达新颖的含义。正确理解矛盾修饰法的修辞作用有助于我们对此有更深层次的领悟。

    2009年03期 v.24;No.v.24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美学视角:译论构建的新思路

    张万防;

    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思潮的影响下,翻译与美学的结合注定要成为翻译研究的一种方向,这对译论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试图从美学思想的视角,为翻译理论的构建寻找新支点。

    2009年03期 v.24;No.v.24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美学视角:译论构建的新思路

    张万防;

    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思潮的影响下,翻译与美学的结合注定要成为翻译研究的一种方向,这对译论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试图从美学思想的视角,为翻译理论的构建寻找新支点。

    2009年03期 v.24;No.v.24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如梦令》的英译

    刘丽芳;陈洪丽;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且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异化是以源语文化为认同的翻译策略,而归化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将从跨文化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视角,对《如梦令》的几个英译本做一些比较和分析。

    2009年03期 v.24;No.v.24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如梦令》的英译

    刘丽芳;陈洪丽;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且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异化是以源语文化为认同的翻译策略,而归化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将从跨文化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视角,对《如梦令》的几个英译本做一些比较和分析。

    2009年03期 v.24;No.v.24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教育教学

  • 地方高校跨越障碍实现进一步发展的反思

    王沛;

    地方高校存在问题的重心点是资金短缺,解决这一重心问题的杠杆解是寻求政策支持、企业赞助和增收节支。并指出地方高校在构建学习型院校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如何构建学习型院校,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2009年03期 v.24;No.v.24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地方高校跨越障碍实现进一步发展的反思

    王沛;

    地方高校存在问题的重心点是资金短缺,解决这一重心问题的杠杆解是寻求政策支持、企业赞助和增收节支。并指出地方高校在构建学习型院校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如何构建学习型院校,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2009年03期 v.24;No.v.24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融危机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研究

    年大琦;

    在金融危机和高校毕业生总量增加的双重压力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开展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高校创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若干实施途径。

    2009年03期 v.24;No.v.24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金融危机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研究

    年大琦;

    在金融危机和高校毕业生总量增加的双重压力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开展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高校创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若干实施途径。

    2009年03期 v.24;No.v.24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现行普通硕士研究生初试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杨贤栋;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在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后,研究生培养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也日益完备,而其中初试制度居于重要地位,它是确保研究生生源质量的基础环节。全面审视我国现行研究生初试制度,可发现其中还存在计分方法不合理、招生单位分类及国家线划分不科学、非统考学科专业课分数线的统一和命题及阅卷的不统一相矛盾、公共课与专业课所占权重不当等一些不尽合理的因素。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2009年03期 v.24;No.v.24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现行普通硕士研究生初试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杨贤栋;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在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后,研究生培养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也日益完备,而其中初试制度居于重要地位,它是确保研究生生源质量的基础环节。全面审视我国现行研究生初试制度,可发现其中还存在计分方法不合理、招生单位分类及国家线划分不科学、非统考学科专业课分数线的统一和命题及阅卷的不统一相矛盾、公共课与专业课所占权重不当等一些不尽合理的因素。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2009年03期 v.24;No.v.24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职业教育与河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李卫花;李庆波;

    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村人力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存在着农民素质低、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严重问题。而教育,则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最重要和有效的途径。就如何健全河北省农村教育体系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2009年03期 v.24;No.v.24 119-120+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职业教育与河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李卫花;李庆波;

    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村人力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存在着农民素质低、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严重问题。而教育,则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最重要和有效的途径。就如何健全河北省农村教育体系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2009年03期 v.24;No.v.24 119-120+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校文秘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穆廷云;王玉华;

    文秘教育是一个新兴的本科专业,其课程设置还不够规范,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难以摆脱母体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影响、体现不出自身特色等问题,需要我们进行研究和探索。文秘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要兼顾"文秘"和"教育",区别本科与专科,注重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逐步规范课程内容,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和相应的课程评价体系,以动态和发展的原则设置课程,始终保持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前瞻性。

    2009年03期 v.24;No.v.24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校文秘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穆廷云;王玉华;

    文秘教育是一个新兴的本科专业,其课程设置还不够规范,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难以摆脱母体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影响、体现不出自身特色等问题,需要我们进行研究和探索。文秘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要兼顾"文秘"和"教育",区别本科与专科,注重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逐步规范课程内容,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和相应的课程评价体系,以动态和发展的原则设置课程,始终保持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前瞻性。

    2009年03期 v.24;No.v.24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浅谈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置

    朱丽梅;

    课堂提问是英语阅读课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法的重要研究对象。英语阅读教学课堂提问除了注意问题设置的类型、角度、原则几个方面之外,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注意依据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科学合理地设置出质量高且针对性强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英语阅读课教学效果。

    2009年03期 v.24;No.v.24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浅谈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置

    朱丽梅;

    课堂提问是英语阅读课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法的重要研究对象。英语阅读教学课堂提问除了注意问题设置的类型、角度、原则几个方面之外,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注意依据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科学合理地设置出质量高且针对性强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英语阅读课教学效果。

    2009年03期 v.24;No.v.24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浅谈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李然;

    目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活动方式正逐渐被我国英语教学工作者认识和接受。介绍了任务型教学法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教学模式的设计,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的优势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2009年03期 v.24;No.v.24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浅谈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李然;

    目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活动方式正逐渐被我国英语教学工作者认识和接受。介绍了任务型教学法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教学模式的设计,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的优势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2009年03期 v.24;No.v.24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