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建党九十周年

  •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途径探析

    申家宁;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民族精神的发展者、推动者、承接者的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以来确立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指导思想,加强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制度创新与体制建设,优化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社会环境,积极开拓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国际环境,不断地为民族精神的发展与创新做出途径上的新探讨。

    2011年03期 v.26;No.101 5-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途径探析

    申家宁;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民族精神的发展者、推动者、承接者的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以来确立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指导思想,加强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制度创新与体制建设,优化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社会环境,积极开拓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国际环境,不断地为民族精神的发展与创新做出途径上的新探讨。

    2011年03期 v.26;No.101 5-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路径探析

    范拥军;窦孟朔;苏献启;陈聚芳;

    在尝试界定民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以及民生经济、民生政治、民生文化、民生社会、民生生态等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初步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路径选择,即根本途径是发展民生经济,重要途径是发展民生文化,直接途径是发展民生社会,必要途径是发展民生生态,关键途径与基本保障是发展民生政治,强调全面统筹各项民生建设。

    2011年03期 v.26;No.101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5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路径探析

    范拥军;窦孟朔;苏献启;陈聚芳;

    在尝试界定民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以及民生经济、民生政治、民生文化、民生社会、民生生态等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初步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路径选择,即根本途径是发展民生经济,重要途径是发展民生文化,直接途径是发展民生社会,必要途径是发展民生生态,关键途径与基本保障是发展民生政治,强调全面统筹各项民生建设。

    2011年03期 v.26;No.101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5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社会发展评价尺度:从“两个尺度”到“包容性增长”概念

    张雅洁;

    马克思主义在评价社会发展与进步时将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统一起来,同时强调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最高与最根本标准。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倡"包容性增长",重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其它社会领域共同发展,将人的生存与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尺度认识深化的伟大成果。

    2011年03期 v.26;No.101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社会发展评价尺度:从“两个尺度”到“包容性增长”概念

    张雅洁;

    马克思主义在评价社会发展与进步时将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统一起来,同时强调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最高与最根本标准。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倡"包容性增长",重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其它社会领域共同发展,将人的生存与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尺度认识深化的伟大成果。

    2011年03期 v.26;No.101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及对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启示

    张龙;梁秩欢;刘晓辉;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在人与自然和社会辨证统一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自然观。马克思自然观视域中的生态思想不仅对人与自然的合理关系及相应的关系作出了科学、合理的阐述,而且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进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在当今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下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2011年03期 v.26;No.101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及对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启示

    张龙;梁秩欢;刘晓辉;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在人与自然和社会辨证统一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自然观。马克思自然观视域中的生态思想不仅对人与自然的合理关系及相应的关系作出了科学、合理的阐述,而且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进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在当今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下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2011年03期 v.26;No.101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恩格斯学术思想的研究综述

    王云;

    主要就国内外马克思学家关于恩格斯的研究作一介绍和评析。从总体上说,对恩格斯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学术关系的研究;恩格斯经济思想的研究;恩格斯对创立历史唯物主义贡献的研究等。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探讨是有启迪意义的,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历史事实出发,更加明确恩格斯应有的地位和独立的哲学地位。

    2011年03期 v.26;No.101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恩格斯学术思想的研究综述

    王云;

    主要就国内外马克思学家关于恩格斯的研究作一介绍和评析。从总体上说,对恩格斯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学术关系的研究;恩格斯经济思想的研究;恩格斯对创立历史唯物主义贡献的研究等。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探讨是有启迪意义的,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历史事实出发,更加明确恩格斯应有的地位和独立的哲学地位。

    2011年03期 v.26;No.101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探析

    赵婷;

    邓小平在人类政治文明积淀的基础上,在总结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实践的经验教训中,深刻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并提出了民主政治建设的"三大法宝":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实现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化、法律化以及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决不照搬西方民主模式的重要思想,这些构成了邓小平思想的核心内容。

    2011年03期 v.26;No.101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探析

    赵婷;

    邓小平在人类政治文明积淀的基础上,在总结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实践的经验教训中,深刻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并提出了民主政治建设的"三大法宝":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实现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化、法律化以及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决不照搬西方民主模式的重要思想,这些构成了邓小平思想的核心内容。

    2011年03期 v.26;No.101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邢台经济文化

  • 元初“邢州大治”

    葛仁考;

    蒙金时期的战争破坏、驿站骚扰,再加上达鲁花赤的不善治理,华北地区陷入混乱局面,邢州表现最为突出。受地方士人的请求,忽必烈试治于邢。尽管有过一定的蒙汉官员冲突,最后经过蒙古汗廷、地方官员和士人各方努力,取得"邢州大治"的效果。这项新政是元初政治的重要成就,具有深远的影响。

    2011年03期 v.26;No.101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元初“邢州大治”

    葛仁考;

    蒙金时期的战争破坏、驿站骚扰,再加上达鲁花赤的不善治理,华北地区陷入混乱局面,邢州表现最为突出。受地方士人的请求,忽必烈试治于邢。尽管有过一定的蒙汉官员冲突,最后经过蒙古汗廷、地方官员和士人各方努力,取得"邢州大治"的效果。这项新政是元初政治的重要成就,具有深远的影响。

    2011年03期 v.26;No.101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邢台市城乡义务教育差异比较分析

    陈淑玲;

    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明显,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配置已严重阻碍了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成为实现教育公平的瓶颈。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邢台市也存在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特别表现在办学条件、教育投入以及师资水平方面。二元经济结构、不健全的制度、精英取向的存在是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必须通过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健全教育制度,才能缩小城乡地区间的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2011年03期 v.26;No.101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邢台市城乡义务教育差异比较分析

    陈淑玲;

    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明显,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配置已严重阻碍了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成为实现教育公平的瓶颈。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邢台市也存在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特别表现在办学条件、教育投入以及师资水平方面。二元经济结构、不健全的制度、精英取向的存在是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必须通过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健全教育制度,才能缩小城乡地区间的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2011年03期 v.26;No.101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邢台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状况分析与对策

    费凌婕;

    职业教育是邢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发展职业教育,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培养技能型、实用性人才,有利于切实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促进就业率提升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邢台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了邢台市职业教育的现状、服务经济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以利于邢台市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2011年03期 v.26;No.101 28-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邢台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状况分析与对策

    费凌婕;

    职业教育是邢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发展职业教育,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培养技能型、实用性人才,有利于切实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促进就业率提升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邢台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了邢台市职业教育的现状、服务经济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以利于邢台市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2011年03期 v.26;No.101 28-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论邢台文学与邢台的精神文明建设

    周蓬华;赵密珍;

    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邢台,邢台文学似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殊不知,邢台文学不仅是邢台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邢台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1年03期 v.26;No.101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论邢台文学与邢台的精神文明建设

    周蓬华;赵密珍;

    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邢台,邢台文学似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殊不知,邢台文学不仅是邢台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邢台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1年03期 v.26;No.101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邢台文学的发展应与和谐社会建设方向保持一致

    秦桂敏;

    文学就像一面镜子,不仅使人照见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而且使人在欣赏中反省,在欣赏中得到提升。邢台文学的发展必须与和谐社会建设方向保持一致,应与启智、纠错的目标保持一致,文学应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它不仅应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还应在邢台的物质文明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011年03期 v.26;No.101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邢台文学的发展应与和谐社会建设方向保持一致

    秦桂敏;

    文学就像一面镜子,不仅使人照见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而且使人在欣赏中反省,在欣赏中得到提升。邢台文学的发展必须与和谐社会建设方向保持一致,应与启智、纠错的目标保持一致,文学应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它不仅应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还应在邢台的物质文明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011年03期 v.26;No.101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五代翘楚 千古明君——薛庚环著《郭威评传》、《柴荣评传》评析

    赵芳远;

    薛更环同志在掌握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写成《周太祖郭威评传》和《周世宗柴荣评传》,作者在评述历史上这两位开明君主的共同点的同时,又根据每个人的作为,突出了他们各自的特殊点,且与其它朝代其它历史时期的同类情况和事件进行对照比较,辨析优劣,因而突出了作者所想表达的意旨,给人以更清晰更深刻的印象。阅读本书能使一般读者对所评述的历史人物有比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也给从事政治活动的人以有益的借鉴。

    2011年03期 v.26;No.101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五代翘楚 千古明君——薛庚环著《郭威评传》、《柴荣评传》评析

    赵芳远;

    薛更环同志在掌握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写成《周太祖郭威评传》和《周世宗柴荣评传》,作者在评述历史上这两位开明君主的共同点的同时,又根据每个人的作为,突出了他们各自的特殊点,且与其它朝代其它历史时期的同类情况和事件进行对照比较,辨析优劣,因而突出了作者所想表达的意旨,给人以更清晰更深刻的印象。阅读本书能使一般读者对所评述的历史人物有比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也给从事政治活动的人以有益的借鉴。

    2011年03期 v.26;No.101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邢台学院校歌旋律的构思与创作

    黑秀国;

    作为向邢台学院百年华诞献礼所创作的《邢台学院校歌》,歌词文字精炼、主题鲜明、涵义深远而富有感召力和凝聚力,反映了我院历史、现状与未来,体现了我院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体现着学院学子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精神。校歌是学院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刻领会歌曲内涵的基础上,我对歌词作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把无声的文字化作有声的音乐,谱写了邢台学院校歌。歌曲旋律流畅,层次鲜明,与歌词完美结合且易传易唱、雅俗共赏,是学院历经百年沧桑巨变和如今阔步向前的赞歌,是对学院未来辉煌发展美好前景的热情歌唱。

    2011年03期 v.26;No.101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邢台学院校歌旋律的构思与创作

    黑秀国;

    作为向邢台学院百年华诞献礼所创作的《邢台学院校歌》,歌词文字精炼、主题鲜明、涵义深远而富有感召力和凝聚力,反映了我院历史、现状与未来,体现了我院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体现着学院学子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精神。校歌是学院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刻领会歌曲内涵的基础上,我对歌词作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把无声的文字化作有声的音乐,谱写了邢台学院校歌。歌曲旋律流畅,层次鲜明,与歌词完美结合且易传易唱、雅俗共赏,是学院历经百年沧桑巨变和如今阔步向前的赞歌,是对学院未来辉煌发展美好前景的热情歌唱。

    2011年03期 v.26;No.101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新农村改革

  • 村民自治的伦理审视:困境与求解

    张素敏;

    实行村民自治是在广大农村推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一种治理模式。我国村民自治模式是在一定时代背景之下应运而生。从20世纪80年代,广西宜山县合寨村首次试行村民自治到现在已经有30多年的历程,这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如果从伦理性角度对其审视,既能从宏观处发现利处,也能在微观层面发现问题。我们应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使村民自治的治理模式形成善治结构并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从而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2011年03期 v.26;No.101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村民自治的伦理审视:困境与求解

    张素敏;

    实行村民自治是在广大农村推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一种治理模式。我国村民自治模式是在一定时代背景之下应运而生。从20世纪80年代,广西宜山县合寨村首次试行村民自治到现在已经有30多年的历程,这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如果从伦理性角度对其审视,既能从宏观处发现利处,也能在微观层面发现问题。我们应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使村民自治的治理模式形成善治结构并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从而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2011年03期 v.26;No.101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民增收 内需扩大: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易远宏;

    从土地制度和农村人力资本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民收入增加的制约因素,探讨了制约内需扩大的主要因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进而提出要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加速城市化进程等措施。

    2011年03期 v.26;No.101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民增收 内需扩大: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易远宏;

    从土地制度和农村人力资本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民收入增加的制约因素,探讨了制约内需扩大的主要因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进而提出要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加速城市化进程等措施。

    2011年03期 v.26;No.101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传统乡村社会资本的演变路径分析

    张莉莉;翟维静;

    乡村产生于城市之前,因此,分析乡村社会资本的演变对于研究社会资本有代表性意义。正是政治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的变化促成了成长于之上的社会资本的重构,其重构过程中实现了从传统的封闭式、互助式、道义性社会关系网络向开放式、互惠式、契约性关系网络的路径演变。

    2011年03期 v.26;No.101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国传统乡村社会资本的演变路径分析

    张莉莉;翟维静;

    乡村产生于城市之前,因此,分析乡村社会资本的演变对于研究社会资本有代表性意义。正是政治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的变化促成了成长于之上的社会资本的重构,其重构过程中实现了从传统的封闭式、互助式、道义性社会关系网络向开放式、互惠式、契约性关系网络的路径演变。

    2011年03期 v.26;No.101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探析——以河南省清丰县为例

    李宝华;

    我们对新农保政策一试点县——河南省清丰县,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通过对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实现对新农保政策实施效果的全面评估,探究新农保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对挖掘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而提出对策性建议,以期全面总结试点县的经验,为新农保政策在全国的推广积累经验。

    2011年03期 v.26;No.101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探析——以河南省清丰县为例

    李宝华;

    我们对新农保政策一试点县——河南省清丰县,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通过对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实现对新农保政策实施效果的全面评估,探究新农保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对挖掘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而提出对策性建议,以期全面总结试点县的经验,为新农保政策在全国的推广积累经验。

    2011年03期 v.26;No.101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经济

  •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发展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

    王连巧;

    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我国劳动关系的市场化转型凸显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

    2011年03期 v.26;No.101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发展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

    王连巧;

    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我国劳动关系的市场化转型凸显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

    2011年03期 v.26;No.101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尹成远;尹雨晴;肖芃;赵锡宇;

    我国人口老龄化使我国呈现"未富先老"的态势,解决养老问题成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有助于该问题的解决,通过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在我国推广中面临的诸如房价波动、土地使用权、流动性风险、老年人的预期寿命测算难、信息不对称及道德风险等问题的研究,提出建议,旨在使得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为我所用,为我国保险业、房产业及社会保障工作做出贡献。

    2011年03期 v.26;No.101 54-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我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尹成远;尹雨晴;肖芃;赵锡宇;

    我国人口老龄化使我国呈现"未富先老"的态势,解决养老问题成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有助于该问题的解决,通过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在我国推广中面临的诸如房价波动、土地使用权、流动性风险、老年人的预期寿命测算难、信息不对称及道德风险等问题的研究,提出建议,旨在使得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为我所用,为我国保险业、房产业及社会保障工作做出贡献。

    2011年03期 v.26;No.101 54-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分行业面板数据的检验

    刘洁;

    利用2 005~2 009年第三产业14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分析了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对第三产业的增长及其影响因素之间做了相关的回归分析。从理论和实证的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第三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且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能力不足。因此,国内投资和劳动力的投入是促进我国第三产业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吸引外资则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贡献不大。

    2011年03期 v.26;No.101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6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分行业面板数据的检验

    刘洁;

    利用2 005~2 009年第三产业14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分析了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对第三产业的增长及其影响因素之间做了相关的回归分析。从理论和实证的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第三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且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能力不足。因此,国内投资和劳动力的投入是促进我国第三产业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吸引外资则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贡献不大。

    2011年03期 v.26;No.101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6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普者黑旅游活动对水体质量的影响研究

    张金凤;

    良好的水体环境是普者黑旅游业的生命线,为了使该区域旅游业能够持续发展而不破坏水体环境,选取1 997、2003、2004、2006、2008五个年份的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氨氮、B0D5五项因子作为普者黑景区水体变化指标,先对单个因子进行分析,然后将五项因子分别和游客接待量变化关系做统筹分析,提出控制普者黑水体污染的措施,以此引起有关部门对水环境保护足够重视。

    2011年03期 v.26;No.101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6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普者黑旅游活动对水体质量的影响研究

    张金凤;

    良好的水体环境是普者黑旅游业的生命线,为了使该区域旅游业能够持续发展而不破坏水体环境,选取1 997、2003、2004、2006、2008五个年份的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氨氮、B0D5五项因子作为普者黑景区水体变化指标,先对单个因子进行分析,然后将五项因子分别和游客接待量变化关系做统筹分析,提出控制普者黑水体污染的措施,以此引起有关部门对水环境保护足够重视。

    2011年03期 v.26;No.101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6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谈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体系的构建

    王虎平;

    电子商务的高效与便捷与国际贸易中商家与客户在贸易中减弱时空限制的迫切需要不谋而合,因而其在国际贸易领域发展迅猛,不仅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形式,更成为了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推动力。下面结合当下中国的实际,对国际贸易电子商务进行分析。

    2011年03期 v.26;No.101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谈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体系的构建

    王虎平;

    电子商务的高效与便捷与国际贸易中商家与客户在贸易中减弱时空限制的迫切需要不谋而合,因而其在国际贸易领域发展迅猛,不仅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形式,更成为了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推动力。下面结合当下中国的实际,对国际贸易电子商务进行分析。

    2011年03期 v.26;No.101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法律

  • 构建中国特色刑事和解制度初探

    武聪;张克倩;

    刑事审判工作面对和处理的是社会中最尖锐、最激烈的矛盾冲突,其开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秩序稳定,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因此,在刑事司法领域探索多元模式的纠纷解决方式,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刑事和解制度,努力实现既充分维护被害人利益又利于犯罪人回归社会的双重目标就成为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

    2011年03期 v.26;No.101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构建中国特色刑事和解制度初探

    武聪;张克倩;

    刑事审判工作面对和处理的是社会中最尖锐、最激烈的矛盾冲突,其开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秩序稳定,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因此,在刑事司法领域探索多元模式的纠纷解决方式,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刑事和解制度,努力实现既充分维护被害人利益又利于犯罪人回归社会的双重目标就成为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

    2011年03期 v.26;No.101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探析我国稀土产业政策法律体系的构建

    王茂昌;王香;

    具有战略价值意义的珍贵金属——稀土,一直被广泛运用于农业、工业、军事等行业。由于长期以来缺乏法律、政策对稀土产业规范和监管,导致了稀土资源的大量流失和严重浪费。稀土产业政策法作为国家对稀土行业宏观调控的基础性法律,对于维护和引导稀土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反思我国稀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产业政策立法的特有背景,顺应包容性增长、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潮流,构建我国稀土产业政策法律体系,已成为稀土产业发展路径的必然选择。

    2011年03期 v.26;No.101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探析我国稀土产业政策法律体系的构建

    王茂昌;王香;

    具有战略价值意义的珍贵金属——稀土,一直被广泛运用于农业、工业、军事等行业。由于长期以来缺乏法律、政策对稀土产业规范和监管,导致了稀土资源的大量流失和严重浪费。稀土产业政策法作为国家对稀土行业宏观调控的基础性法律,对于维护和引导稀土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反思我国稀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产业政策立法的特有背景,顺应包容性增长、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潮流,构建我国稀土产业政策法律体系,已成为稀土产业发展路径的必然选择。

    2011年03期 v.26;No.101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故意杀害孕妇的若干问题探讨

    朱星;

    目前,故意杀害孕妇致使胎儿在孕育生长过程中遭受第三人不法侵害的案件频繁发生,我国关于胎儿保护立法不完善,因此在审理故意杀害孕妇胎儿案件时定罪量刑问题存在很大争议。通过对故意杀害孕妇人数计算问题、法学界关于故意杀害孕妇行为认定的评析和对故意杀害孕妇量刑适用的探讨,并借鉴国外立法,结合我国司法实践,进而探讨对我国故意杀害孕妇立法的量刑界定。

    2011年03期 v.26;No.101 70-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故意杀害孕妇的若干问题探讨

    朱星;

    目前,故意杀害孕妇致使胎儿在孕育生长过程中遭受第三人不法侵害的案件频繁发生,我国关于胎儿保护立法不完善,因此在审理故意杀害孕妇胎儿案件时定罪量刑问题存在很大争议。通过对故意杀害孕妇人数计算问题、法学界关于故意杀害孕妇行为认定的评析和对故意杀害孕妇量刑适用的探讨,并借鉴国外立法,结合我国司法实践,进而探讨对我国故意杀害孕妇立法的量刑界定。

    2011年03期 v.26;No.101 70-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营利性医疗机构立法现状及完善

    靳凤娣;

    目前医事法律制度对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法律规定尚显薄弱、混乱和模糊,难以给营利性医疗机构一个明确的法律主体地位,再加上目前设立营利性医疗机构程序混乱,这些势必阻碍我国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梳理我国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立法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

    2011年03期 v.26;No.101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营利性医疗机构立法现状及完善

    靳凤娣;

    目前医事法律制度对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法律规定尚显薄弱、混乱和模糊,难以给营利性医疗机构一个明确的法律主体地位,再加上目前设立营利性医疗机构程序混乱,这些势必阻碍我国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梳理我国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立法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

    2011年03期 v.26;No.101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历史

  • 浅谈先秦时期战争的积极影响

    邱菊;

    先秦时期,战争的发生推动了军事理论和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打破了各地的区域限制,不可抑制地导致交战各方经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2011年03期 v.26;No.101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先秦时期战争的积极影响

    邱菊;

    先秦时期,战争的发生推动了军事理论和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打破了各地的区域限制,不可抑制地导致交战各方经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2011年03期 v.26;No.101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南北朝时期河南省的姓氏分布与世家大族

    任玮;

    在河南地区的发展史上,南北朝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当时的姓氏分布与世家犬族,真实反映了南北朝特有的社会状况。

    2011年03期 v.26;No.101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南北朝时期河南省的姓氏分布与世家大族

    任玮;

    在河南地区的发展史上,南北朝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当时的姓氏分布与世家犬族,真实反映了南北朝特有的社会状况。

    2011年03期 v.26;No.101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议李贽的人格悲剧

    焦晓静;

    李贽是晚明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批评家,他终其一生反叛传统道学思想。从时代、地理、家庭环境及其心学渊源来探讨李贽人格之形成,并以其形成之人格与封建儒教之对立来探讨李贽的人格悲剧。

    2011年03期 v.26;No.101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议李贽的人格悲剧

    焦晓静;

    李贽是晚明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批评家,他终其一生反叛传统道学思想。从时代、地理、家庭环境及其心学渊源来探讨李贽人格之形成,并以其形成之人格与封建儒教之对立来探讨李贽的人格悲剧。

    2011年03期 v.26;No.101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斯诺报道中国看其职业操守

    高现朝;

    在中国,埃德加·斯诺这个名字家喻户晓。作为记者的他,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关注中国,报道中国,尤其他的《红星照耀中国》,至今被中外记者誉为新闻报道的经典之作。他为中国抗战、中美关系的解冻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始终践行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

    2011年03期 v.26;No.101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从斯诺报道中国看其职业操守

    高现朝;

    在中国,埃德加·斯诺这个名字家喻户晓。作为记者的他,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关注中国,报道中国,尤其他的《红星照耀中国》,至今被中外记者誉为新闻报道的经典之作。他为中国抗战、中美关系的解冻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始终践行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

    2011年03期 v.26;No.101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近20年来宋代“钱荒”研究学术史回顾

    郑飞;

    宋代的"钱荒",历来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近20年来,学界关于宋代"钱荒"的研究,发表了较多的论著,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以这些研究成果为对象,对宋代"钱荒"研究的学术史作简要的回顾,认为虽然学界取得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仍有一些领域值得进一步研究。

    2011年03期 v.26;No.101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6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近20年来宋代“钱荒”研究学术史回顾

    郑飞;

    宋代的"钱荒",历来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近20年来,学界关于宋代"钱荒"的研究,发表了较多的论著,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以这些研究成果为对象,对宋代"钱荒"研究的学术史作简要的回顾,认为虽然学界取得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仍有一些领域值得进一步研究。

    2011年03期 v.26;No.101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6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语言文字

  • 废墟“知”多少:《废墟》的隐喻修辞分析——兼谈语言能力评价标准问题

    杨芬芳;

    分别从概念认知、修辞认知角度对余秋雨的《废墟》进行隐喻修辞分析,认为"废墟"丰富饱满的意蕴是余秋雨打开修辞认知通道,善于驾驭语言的结果;由此进一步探讨从概念认知到修辞认知的跨越背后隐藏的一个评价语言能力的标准问题,认为语言能力评价标准不排除考察对词典里语义的掌握情况,也该相应要求较高的语言驾驭能力。

    2011年03期 v.26;No.101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废墟“知”多少:《废墟》的隐喻修辞分析——兼谈语言能力评价标准问题

    杨芬芳;

    分别从概念认知、修辞认知角度对余秋雨的《废墟》进行隐喻修辞分析,认为"废墟"丰富饱满的意蕴是余秋雨打开修辞认知通道,善于驾驭语言的结果;由此进一步探讨从概念认知到修辞认知的跨越背后隐藏的一个评价语言能力的标准问题,认为语言能力评价标准不排除考察对词典里语义的掌握情况,也该相应要求较高的语言驾驭能力。

    2011年03期 v.26;No.101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对”字句和“连”字句的几个问题

    袁升伟;

    在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中,汉语句式的研究一直居多,如"把"字句、"被"字句、"是"字句等。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汉语句式的奥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目前对"对"字句和"连"字句还缺乏系统的论述,从"对"字句和"连"字句的界定、语法意义和歧义句考察三方面来研究这种特殊句式。

    2011年03期 v.26;No.101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对”字句和“连”字句的几个问题

    袁升伟;

    在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中,汉语句式的研究一直居多,如"把"字句、"被"字句、"是"字句等。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汉语句式的奥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目前对"对"字句和"连"字句还缺乏系统的论述,从"对"字句和"连"字句的界定、语法意义和歧义句考察三方面来研究这种特殊句式。

    2011年03期 v.26;No.101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

    李号;

    论文试从"意义载体"、语义关系、预设和否定词"没""不"分别与"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的关系这四个方面来界定"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其目的是:一方面使我们对"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的概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使我们能够准确地区分"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

    2011年03期 v.26;No.101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6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

    李号;

    论文试从"意义载体"、语义关系、预设和否定词"没""不"分别与"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的关系这四个方面来界定"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其目的是:一方面使我们对"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的概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使我们能够准确地区分"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

    2011年03期 v.26;No.101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6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中国文学

  • “逸品”美学内涵之流变——兼谈神与自然

    曹方蓝;

    "逸品"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黄休复在前人基础上总结了逸品内涵;两宋期间,受文人画论影响,逸品论更强调文人意蕴;元代的逸笔说、逸墨说有了更鲜明的涵义,重视表现主体价值的写意;明清的逸品论则更推崇简淡清雅。神和逸皆能达到化工肖物的自然之境,然相对于神品,逸品有着更丰富的精神性涵义。

    2011年03期 v.26;No.101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逸品”美学内涵之流变——兼谈神与自然

    曹方蓝;

    "逸品"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黄休复在前人基础上总结了逸品内涵;两宋期间,受文人画论影响,逸品论更强调文人意蕴;元代的逸笔说、逸墨说有了更鲜明的涵义,重视表现主体价值的写意;明清的逸品论则更推崇简淡清雅。神和逸皆能达到化工肖物的自然之境,然相对于神品,逸品有着更丰富的精神性涵义。

    2011年03期 v.26;No.101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宋词中的“琵琶”

    张雅丽;

    琵琶作为一种与燕乐有密切关系的弹拔乐器,它对词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在宋词中存在着大量的"琵琶",这既包括一些琵琶意象,也包括对琵琶本身的描写以及与琵琶有关的词调。对《全宋词》中的"琵琶"进行了简略的分类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宋词中存在着大量琵琶意象的原因,以及与唐诗中的琵琶意象相比,宋词中琵琶意象细腻婉约的特点。

    2011年03期 v.26;No.101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宋词中的“琵琶”

    张雅丽;

    琵琶作为一种与燕乐有密切关系的弹拔乐器,它对词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在宋词中存在着大量的"琵琶",这既包括一些琵琶意象,也包括对琵琶本身的描写以及与琵琶有关的词调。对《全宋词》中的"琵琶"进行了简略的分类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宋词中存在着大量琵琶意象的原因,以及与唐诗中的琵琶意象相比,宋词中琵琶意象细腻婉约的特点。

    2011年03期 v.26;No.101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满身伤感 语中含泪——论秦观词的凄美婉约之境

    解文娟;

    秦观是北宋后期的一个才华横溢的词人。他博取众家之长而自成一家,自得清新,以一种凄清婉丽的风格将婉约词推向一种极致,被推为"婉约之宗"。秦观用词这种艺术形式通过一些悲凉凄冷的意象细腻深刻而真挚地刻画了自己内心最为深切的一种诉说。从秦观的身世经历入手,了解其词的凄美哀婉,探究这种词境的写法,阐述词境由凄婉到凄厉的转变,分析秦词的深远影响。

    2011年03期 v.26;No.101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6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满身伤感 语中含泪——论秦观词的凄美婉约之境

    解文娟;

    秦观是北宋后期的一个才华横溢的词人。他博取众家之长而自成一家,自得清新,以一种凄清婉丽的风格将婉约词推向一种极致,被推为"婉约之宗"。秦观用词这种艺术形式通过一些悲凉凄冷的意象细腻深刻而真挚地刻画了自己内心最为深切的一种诉说。从秦观的身世经历入手,了解其词的凄美哀婉,探究这种词境的写法,阐述词境由凄婉到凄厉的转变,分析秦词的深远影响。

    2011年03期 v.26;No.101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6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水意象在张炎词中的重要作用

    樊瑞芳;陈静怡;

    张炎在我国宋词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前期词风学习姜夔的"清空骚雅"。国破后,转为抒发家国之恨。应召北上后,词风开始向豪放词转变。晚年有不少词作表现隐逸情怀。在张炎词中,"水"意象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词风的转变呈现不同的形式。

    2011年03期 v.26;No.101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水意象在张炎词中的重要作用

    樊瑞芳;陈静怡;

    张炎在我国宋词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前期词风学习姜夔的"清空骚雅"。国破后,转为抒发家国之恨。应召北上后,词风开始向豪放词转变。晚年有不少词作表现隐逸情怀。在张炎词中,"水"意象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词风的转变呈现不同的形式。

    2011年03期 v.26;No.101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窦娥冤》中亲情沦丧的悲剧意味

    王晖;

    《窦娥冤》是关汉卿一部杰出的悲剧作品。婆媳之间的矛盾一直被人们在研究中所忽略。正是由于婆媳之间的矛盾才导致了误会的产生。即使窦娥死了,婆婆也没有因此而原谅窦娥,这种被亲人所误会所产生的悲剧,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剧,也是窦娥冤真正的悲剧所在。

    2011年03期 v.26;No.101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10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窦娥冤》中亲情沦丧的悲剧意味

    王晖;

    《窦娥冤》是关汉卿一部杰出的悲剧作品。婆媳之间的矛盾一直被人们在研究中所忽略。正是由于婆媳之间的矛盾才导致了误会的产生。即使窦娥死了,婆婆也没有因此而原谅窦娥,这种被亲人所误会所产生的悲剧,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剧,也是窦娥冤真正的悲剧所在。

    2011年03期 v.26;No.101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10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从文学审美价值视域看莫言小说中的“肉”意象

    申长崴;

    莫言以"肉"意象的开拓和小说意象主义的创作极大地开拓了"汉语写作"的新疆域。在对"肉"的刻画、阐释和建构过程中,莫言自觉地展开了对文学本体审美价值的追求。"肉"意象存在于显性文本与隐性文本的复合结构中,既是作者独特的文化思考,也是生命体验的产物。

    2011年03期 v.26;No.101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从文学审美价值视域看莫言小说中的“肉”意象

    申长崴;

    莫言以"肉"意象的开拓和小说意象主义的创作极大地开拓了"汉语写作"的新疆域。在对"肉"的刻画、阐释和建构过程中,莫言自觉地展开了对文学本体审美价值的追求。"肉"意象存在于显性文本与隐性文本的复合结构中,既是作者独特的文化思考,也是生命体验的产物。

    2011年03期 v.26;No.101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外国文学·比较文学

  • 走过灵魂的伤怀之地——《雪国》与《废都》之比较

    梁倩倩;

    文学有时候可以跨越国界达成一种高度的相通,在川端康成与贾平凹的创作中,笔者看到了一种文学的契合,从而为探讨两位作家的创作历程与文学气质提供了一个平台。在作品《雪国》与《废都》中作家们这种近似的文学探索与追求尤为明显,兼顾作家们身处的时代与国度来比较其精神历程的同时,也是对不同地域两代人所拥有的一种精神家园的摸索。所以说文学创作与文学审美能够穿越时空的局限,共同丰富和完善人类精神。

    2011年03期 v.26;No.101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走过灵魂的伤怀之地——《雪国》与《废都》之比较

    梁倩倩;

    文学有时候可以跨越国界达成一种高度的相通,在川端康成与贾平凹的创作中,笔者看到了一种文学的契合,从而为探讨两位作家的创作历程与文学气质提供了一个平台。在作品《雪国》与《废都》中作家们这种近似的文学探索与追求尤为明显,兼顾作家们身处的时代与国度来比较其精神历程的同时,也是对不同地域两代人所拥有的一种精神家园的摸索。所以说文学创作与文学审美能够穿越时空的局限,共同丰富和完善人类精神。

    2011年03期 v.26;No.101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异曲同工的爱情颂歌——《玉堂春》与《春香传》比较研究

    白英丽;张海燕;

    《玉堂春》与《春香传》产生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度,但由于中朝两国一脉相承的文化渊源和共同的社会历史状况,使两部小说具有共同的题材模式和基本主题。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既有惊人的相似又有细微的差异,从而体现出共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历史因素对作品的影响。

    2011年03期 v.26;No.101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异曲同工的爱情颂歌——《玉堂春》与《春香传》比较研究

    白英丽;张海燕;

    《玉堂春》与《春香传》产生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度,但由于中朝两国一脉相承的文化渊源和共同的社会历史状况,使两部小说具有共同的题材模式和基本主题。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既有惊人的相似又有细微的差异,从而体现出共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历史因素对作品的影响。

    2011年03期 v.26;No.101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隔着忘川伸过去我的双臂——论茨维塔耶娃的孤独

    赵晓坤;

    玛琳娜·茨维塔耶娃是俄罗斯20世纪一位独特的女诗人,她从未加入过任何文学流派或文学团体,但她的诗歌创作却在俄罗斯诗歌史上独树一帜。其中,孤独是不能绕开的话题,孤独似乎成为了她的某种标志,不仅贯穿在她的现实生活中,也渗透在她的诗歌创作中。

    2011年03期 v.26;No.101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隔着忘川伸过去我的双臂——论茨维塔耶娃的孤独

    赵晓坤;

    玛琳娜·茨维塔耶娃是俄罗斯20世纪一位独特的女诗人,她从未加入过任何文学流派或文学团体,但她的诗歌创作却在俄罗斯诗歌史上独树一帜。其中,孤独是不能绕开的话题,孤独似乎成为了她的某种标志,不仅贯穿在她的现实生活中,也渗透在她的诗歌创作中。

    2011年03期 v.26;No.101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从后殖民看《鲁滨逊漂流记》

    李绍芳;

    后殖民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指"先进"国家或民族对"落后"国家或民族进行的一种文化渗透与侵略。从鲁滨逊对荒岛与土人的后殖民体现,来解读影片《鲁滨逊漂流记》,旨在警示一些弱势民族,在世界文化如此交融的今天,要保护好自己的民族文化。

    2011年03期 v.26;No.101 124-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9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从后殖民看《鲁滨逊漂流记》

    李绍芳;

    后殖民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指"先进"国家或民族对"落后"国家或民族进行的一种文化渗透与侵略。从鲁滨逊对荒岛与土人的后殖民体现,来解读影片《鲁滨逊漂流记》,旨在警示一些弱势民族,在世界文化如此交融的今天,要保护好自己的民族文化。

    2011年03期 v.26;No.101 124-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9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浅析爱伦·坡评论和诗歌中的神圣美

    易捷心;

    爱伦·坡作为诗人、评论家,力主诗歌要表现一种神圣美。通过分析比较坡与几个对他的诗评观点形成影响较大的作家来探求其诗评观点,并通过解读他自己的诗歌来诠释其审美追求。

    2011年03期 v.26;No.101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析爱伦·坡评论和诗歌中的神圣美

    易捷心;

    爱伦·坡作为诗人、评论家,力主诗歌要表现一种神圣美。通过分析比较坡与几个对他的诗评观点形成影响较大的作家来探求其诗评观点,并通过解读他自己的诗歌来诠释其审美追求。

    2011年03期 v.26;No.101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迷失的伦理与价值——《世界之都》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魏笑玲;陈惠良;

    新历史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美国开始盛行并迅速成为文艺批评界备受瞩目的后现代文学理论派别。它强调文学与历史是互动的,文学文本本身也在参与着历史的发展与建构。海明威这位天才作家善于对有限的历史材料进行文学加工,并且用自己简洁的风格将其展现出来。《世界之都》中巧妙地隐含了作者对伦理和价值主体的思考。从新历史主义的观点出发,在阐释新历史主义理论历史的文本性特征、小写的历史和历史的现时性特征三个概念的基础上,发掘作者对伦理和价值主题深层次的探讨。

    2011年03期 v.26;No.101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迷失的伦理与价值——《世界之都》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魏笑玲;陈惠良;

    新历史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美国开始盛行并迅速成为文艺批评界备受瞩目的后现代文学理论派别。它强调文学与历史是互动的,文学文本本身也在参与着历史的发展与建构。海明威这位天才作家善于对有限的历史材料进行文学加工,并且用自己简洁的风格将其展现出来。《世界之都》中巧妙地隐含了作者对伦理和价值主体的思考。从新历史主义的观点出发,在阐释新历史主义理论历史的文本性特征、小写的历史和历史的现时性特征三个概念的基础上,发掘作者对伦理和价值主题深层次的探讨。

    2011年03期 v.26;No.101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音乐·艺术

  • 东路二人台的艺术形式及其现实意义

    胡虹娟;

    以对二人台的产生发展的脉络梳理、历史文化背景研究和唱腔的特点分析为切入点,深层挖掘其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以张家口二人台为切入点,认识和了解二人台这个地方曲艺,从而使更多的人来关注地方文化,传承地方文化,发展地方文化。

    2011年03期 v.26;No.101 132-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东路二人台的艺术形式及其现实意义

    胡虹娟;

    以对二人台的产生发展的脉络梳理、历史文化背景研究和唱腔的特点分析为切入点,深层挖掘其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以张家口二人台为切入点,认识和了解二人台这个地方曲艺,从而使更多的人来关注地方文化,传承地方文化,发展地方文化。

    2011年03期 v.26;No.101 132-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文化交流视野下的莫高窟285窟窟顶艺术

    马莉;史忠平;

    莫高窟第285窟是西魏时期的代表洞窟。其窟顶从形制、内容到艺术风格均显示了"兼容并蓄,融汇中西"的风格特点,体现了甘肃敦煌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交流状况。

    2011年03期 v.26;No.101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文化交流视野下的莫高窟285窟窟顶艺术

    马莉;史忠平;

    莫高窟第285窟是西魏时期的代表洞窟。其窟顶从形制、内容到艺术风格均显示了"兼容并蓄,融汇中西"的风格特点,体现了甘肃敦煌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交流状况。

    2011年03期 v.26;No.101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浅识六法论中蕴含的中国画学习方法

    李静;

    "六法论"是南北朝画家谢赫在传统绘画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六种作画方法,六法在《画品》序言中的倒序顺序,恰恰是从实践角度出发,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将中国画的学习过程分为包含临摹、写生、创作等在内的六个环节。

    2011年03期 v.26;No.101 137-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识六法论中蕴含的中国画学习方法

    李静;

    "六法论"是南北朝画家谢赫在传统绘画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六种作画方法,六法在《画品》序言中的倒序顺序,恰恰是从实践角度出发,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将中国画的学习过程分为包含临摹、写生、创作等在内的六个环节。

    2011年03期 v.26;No.101 137-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传统诗画的审美共通

    谢伯开;

    中国诗画作为两种不同门类的艺术,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在审美视野中却有着神遇迹化的共通,进而形成了诗、书、画三者有机结合的艺术形式,成为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中国诗画的审美共通,体现了两种艺术的差异与互补,是我国艺术和美学上的伟大创造,展示了中国艺术美学乃至民族文化的个性特点,大大地丰富了世界艺术美学的内容。从中国诗画共同的意境追求的角度,阐述中国诗画艺术审美共通的表现,探寻这一共通的传统文化背景。

    2011年03期 v.26;No.101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传统诗画的审美共通

    谢伯开;

    中国诗画作为两种不同门类的艺术,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在审美视野中却有着神遇迹化的共通,进而形成了诗、书、画三者有机结合的艺术形式,成为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中国诗画的审美共通,体现了两种艺术的差异与互补,是我国艺术和美学上的伟大创造,展示了中国艺术美学乃至民族文化的个性特点,大大地丰富了世界艺术美学的内容。从中国诗画共同的意境追求的角度,阐述中国诗画艺术审美共通的表现,探寻这一共通的传统文化背景。

    2011年03期 v.26;No.101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意大利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李炜;

    具有流畅优美的歌曲旋律、易于发声的语言特点和丰富人文思想内容的意大利艺术歌曲,一直被声乐教育界当做学习美声唱法的必修曲目。从意大利歌曲的语言、旋律、结构、内容等多方面,分析其各种有利声乐教学的特点以及体现在教学中的实用价值。

    2011年03期 v.26;No.101 143-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意大利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李炜;

    具有流畅优美的歌曲旋律、易于发声的语言特点和丰富人文思想内容的意大利艺术歌曲,一直被声乐教育界当做学习美声唱法的必修曲目。从意大利歌曲的语言、旋律、结构、内容等多方面,分析其各种有利声乐教学的特点以及体现在教学中的实用价值。

    2011年03期 v.26;No.101 143-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外语

  • 英译汉文本的翻译质量评估——以《天路历程》三个汉译本为例

    焦良欣;

    以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对翻译质量评估进行回顾与展望,重点介绍House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及其修正模式。结合司显柱教授提出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功能对等,对《天路历程》三个汉译本从原文的信息性、互文性及译本的可接受性进行具体分析,证实该模式在具体应用中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2011年03期 v.26;No.101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英译汉文本的翻译质量评估——以《天路历程》三个汉译本为例

    焦良欣;

    以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对翻译质量评估进行回顾与展望,重点介绍House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及其修正模式。结合司显柱教授提出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功能对等,对《天路历程》三个汉译本从原文的信息性、互文性及译本的可接受性进行具体分析,证实该模式在具体应用中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2011年03期 v.26;No.101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语言游戏说视域下的口译特征

    张媛媛;

    语言游戏说是后期维特根斯坦的主要语言哲学思想,这一理论关注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口译作为一种日常生活语言活动也可用语言游戏说来阐释。论述口译是由源语和目的语与这两种语言交织在一起的活动所组成的整体,阐明口译具备语言游戏的多样性,目的性、规则性和工具性等特征。

    2011年03期 v.26;No.101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语言游戏说视域下的口译特征

    张媛媛;

    语言游戏说是后期维特根斯坦的主要语言哲学思想,这一理论关注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口译作为一种日常生活语言活动也可用语言游戏说来阐释。论述口译是由源语和目的语与这两种语言交织在一起的活动所组成的整体,阐明口译具备语言游戏的多样性,目的性、规则性和工具性等特征。

    2011年03期 v.26;No.101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二语的功能本质及其习得过程的认知心理机制

    薛芬;

    儿童在认知世界的同时习得了母语,所习得的母语具有思维和交际二元性,而二语习得实质上是习得了对原有知识的另一套符号表征系统,所习得的二语仅有交际性功能;母语习得主要是认知图式的创造过程,二语习得则包括了图式增加、调试和创造三种过程。基于对二语本质及其习得过程的探讨,试图对二语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2011年03期 v.26;No.101 151-15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二语的功能本质及其习得过程的认知心理机制

    薛芬;

    儿童在认知世界的同时习得了母语,所习得的母语具有思维和交际二元性,而二语习得实质上是习得了对原有知识的另一套符号表征系统,所习得的二语仅有交际性功能;母语习得主要是认知图式的创造过程,二语习得则包括了图式增加、调试和创造三种过程。基于对二语本质及其习得过程的探讨,试图对二语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2011年03期 v.26;No.101 151-15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从关键词汇看中西文化差异

    李英;

    语言是指交际过程中所用的一种符号系统,包括语音、语法、词汇。语言和文化之间是一种辨证的关系。一方面,任何语言都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语言反映文化。它对文化有着本质的、不可替代的影响。通过汉英两种语言词汇意义的对比,对中西文化在宗教,政治和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异做一简要地分析,从而进一步反映中西文化本质上的差异。

    2011年03期 v.26;No.101 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从关键词汇看中西文化差异

    李英;

    语言是指交际过程中所用的一种符号系统,包括语音、语法、词汇。语言和文化之间是一种辨证的关系。一方面,任何语言都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语言反映文化。它对文化有着本质的、不可替代的影响。通过汉英两种语言词汇意义的对比,对中西文化在宗教,政治和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异做一简要地分析,从而进一步反映中西文化本质上的差异。

    2011年03期 v.26;No.101 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认知关联机制下商业广告语的英译原则

    田俊;

    在认知关联机制指导下,译者在进行商业广告汉英翻译时,应寻求原语和译语的最佳关联,然后运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将原广告尽量精确地传递给广告目标受众,实现广告主的意图,诱导消费者接受其产品或服务。

    2011年03期 v.26;No.101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认知关联机制下商业广告语的英译原则

    田俊;

    在认知关联机制指导下,译者在进行商业广告汉英翻译时,应寻求原语和译语的最佳关联,然后运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将原广告尽量精确地传递给广告目标受众,实现广告主的意图,诱导消费者接受其产品或服务。

    2011年03期 v.26;No.101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汉英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盛辉;

    在东西方社会中,性别歧视这一现象普遍存在,而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汉英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就是这种文化现象的反映。语言中的这种性别歧视是封建思想在语言中的具体表现,因此要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就必须清除这种思想。

    2011年03期 v.26;No.101 159-160+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汉英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盛辉;

    在东西方社会中,性别歧视这一现象普遍存在,而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汉英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就是这种文化现象的反映。语言中的这种性别歧视是封建思想在语言中的具体表现,因此要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就必须清除这种思想。

    2011年03期 v.26;No.101 159-160+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育教学

  • 英美文学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构建

    张少娟;

    英美文学课程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主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欣赏英美文学作品的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认知主体性的发挥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一理论要求打破以往僵化单一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及教学评价等方面施行全方位改革,构建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立体化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其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2011年03期 v.26;No.101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英美文学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构建

    张少娟;

    英美文学课程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主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欣赏英美文学作品的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认知主体性的发挥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一理论要求打破以往僵化单一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及教学评价等方面施行全方位改革,构建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立体化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其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2011年03期 v.26;No.101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旅游实训基地绩效评估现状分析及对策

    蒋素春;

    随着实训基地建设的不断开展,逐渐出现"重建设,轻运行"的情况。要提高实训基地的运行水平,对实训基地进行绩效评估势在必行。在分析旅游实训基地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应对旅游实训基地进行绩效评估,并分析旅游实训基地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旅游实训基地绩效评估的对策。

    2011年03期 v.26;No.101 164-165+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旅游实训基地绩效评估现状分析及对策

    蒋素春;

    随着实训基地建设的不断开展,逐渐出现"重建设,轻运行"的情况。要提高实训基地的运行水平,对实训基地进行绩效评估势在必行。在分析旅游实训基地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应对旅游实训基地进行绩效评估,并分析旅游实训基地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旅游实训基地绩效评估的对策。

    2011年03期 v.26;No.101 164-165+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略论翻译教师发展的知识基础

    陈艳清;

    在回顾国内现有翻译教师教学等有关翻译师资素质素养的基础上,借助已有的国内外教师教育有关知识,尤其是教师研究的可及资料,试就专业化翻译教师应具备的知识基础进行简要分析和概述,以期对我国高校本科专业的翻译教师素质研究与专业化在职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2011年03期 v.26;No.101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略论翻译教师发展的知识基础

    陈艳清;

    在回顾国内现有翻译教师教学等有关翻译师资素质素养的基础上,借助已有的国内外教师教育有关知识,尤其是教师研究的可及资料,试就专业化翻译教师应具备的知识基础进行简要分析和概述,以期对我国高校本科专业的翻译教师素质研究与专业化在职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2011年03期 v.26;No.101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李敏;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多元智能理论为各国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改革方向,也为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启发。纵观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发现,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阶段,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很少用到。在此背景之下,研究多元智能理论如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进行合理应用,可以极大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

    2011年03期 v.26;No.101 169-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李敏;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多元智能理论为各国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改革方向,也为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启发。纵观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发现,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阶段,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很少用到。在此背景之下,研究多元智能理论如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进行合理应用,可以极大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

    2011年03期 v.26;No.101 169-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体系探索与构建

    张素英;

    由于教育部公布的纲领性文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比较笼统,而地方高校缺乏具体的理论指导,致使其大学英语教学处于过于自由甚至盲目、混乱的状态。地方高校尤其是新建地方高校与重点高校相比存在很多特殊性,其大学英语教学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构建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理论体系,以指导教学实践。

    2011年03期 v.26;No.101 17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体系探索与构建

    张素英;

    由于教育部公布的纲领性文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比较笼统,而地方高校缺乏具体的理论指导,致使其大学英语教学处于过于自由甚至盲目、混乱的状态。地方高校尤其是新建地方高校与重点高校相比存在很多特殊性,其大学英语教学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构建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理论体系,以指导教学实践。

    2011年03期 v.26;No.101 17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大学英语听力之自主学习策略探析

    马晓娜;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增强了对大学生英语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要求。大学英语听力自主学习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对听力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现实依据及其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阐述大学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的相关学习策略。

    2011年03期 v.26;No.101 173-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大学英语听力之自主学习策略探析

    马晓娜;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增强了对大学生英语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要求。大学英语听力自主学习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对听力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现实依据及其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阐述大学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的相关学习策略。

    2011年03期 v.26;No.101 173-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学生学业压力的研究——以邢台、石家庄两市中学生为例

    陈江波;

    采用问卷法研究中学生学业压力的特点。结果发现:多数中学生的学业压力处于中等程度,压力很大者和很小者只是极少数;高、中、低不同学习等级的中学生,学业压力依次递减;城市与年级、城市与性别对中学生的学业压力有显著交互作用。

    2011年03期 v.26;No.101 175-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中学生学业压力的研究——以邢台、石家庄两市中学生为例

    陈江波;

    采用问卷法研究中学生学业压力的特点。结果发现:多数中学生的学业压力处于中等程度,压力很大者和很小者只是极少数;高、中、低不同学习等级的中学生,学业压力依次递减;城市与年级、城市与性别对中学生的学业压力有显著交互作用。

    2011年03期 v.26;No.101 175-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论情感化语言运用研究的必要性

    邱贵芹;

    情感化语言虽已进入人们的意识,但这种意识却是淡薄的、不清晰的,甚至是模糊的,至于如何运用情感化语言增加师生间的感情,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增加课堂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011年03期 v.26;No.101 177-17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情感化语言运用研究的必要性

    邱贵芹;

    情感化语言虽已进入人们的意识,但这种意识却是淡薄的、不清晰的,甚至是模糊的,至于如何运用情感化语言增加师生间的感情,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增加课堂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011年03期 v.26;No.101 177-17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邢台学院学生评教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郑桂芳;

    采用访谈法,对邢台学院的70名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调查,了解到大学生在参与评教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中存在随意评教和请人代评等不良现象。通过了解学生对评教活动的真实态度,对如何取得良好的评教效果提出合理建议。

    2011年03期 v.26;No.101 179-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邢台学院学生评教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郑桂芳;

    采用访谈法,对邢台学院的70名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调查,了解到大学生在参与评教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中存在随意评教和请人代评等不良现象。通过了解学生对评教活动的真实态度,对如何取得良好的评教效果提出合理建议。

    2011年03期 v.26;No.101 179-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合

  • 国家安全理论及政策选择分析

    郑兴奎;

    安全无疑是一个自古至今一直存在着的问题。自人类产生,战争就始终伴随着人类,给人类带来了无数生命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出于维持生命、延续后代以及过幸福生活的需要,人类对安全的追求也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安全问题所包含的范围是极其广泛的,既包括了战争、屠杀等人为因素,也包含瘟疫、洪水、旱灾等自然因素。当然,追求安全的主体也是广泛的,下至个人、家庭,上至国家、国际社会。然而,在当今国际社会中,民族国家作为能最有效地统筹其所管辖范围内人口、资源的组织,在安全的追求上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分析国家在当今国际社会中的安全状态,对其进行简单的理论探讨并对其安全政策的选择进行简略分析。

    2011年03期 v.26;No.101 18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家安全理论及政策选择分析

    郑兴奎;

    安全无疑是一个自古至今一直存在着的问题。自人类产生,战争就始终伴随着人类,给人类带来了无数生命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出于维持生命、延续后代以及过幸福生活的需要,人类对安全的追求也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安全问题所包含的范围是极其广泛的,既包括了战争、屠杀等人为因素,也包含瘟疫、洪水、旱灾等自然因素。当然,追求安全的主体也是广泛的,下至个人、家庭,上至国家、国际社会。然而,在当今国际社会中,民族国家作为能最有效地统筹其所管辖范围内人口、资源的组织,在安全的追求上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分析国家在当今国际社会中的安全状态,对其进行简单的理论探讨并对其安全政策的选择进行简略分析。

    2011年03期 v.26;No.101 18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公私利益视角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解析

    王娜;

    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认识和处理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在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上长期实行的高度中央集权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一直是各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文章概述了当前理论界关于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几种基本思路,提出从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视角出发探寻中央与地方之间矛盾的本质,以此来解释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并提出从制度建设或法律监督等方面来降低中央与地方之间矛盾的负面影响,使中央与地方关系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2011年03期 v.26;No.101 184-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公私利益视角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解析

    王娜;

    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认识和处理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在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上长期实行的高度中央集权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一直是各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文章概述了当前理论界关于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几种基本思路,提出从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视角出发探寻中央与地方之间矛盾的本质,以此来解释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并提出从制度建设或法律监督等方面来降低中央与地方之间矛盾的负面影响,使中央与地方关系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2011年03期 v.26;No.101 184-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政府社区规划视域下城市社区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

    郭宏斌;

    围绕如何构建城市社区服务体系这个主题,分析探讨政府规划在城市社区服务体系构建中的作用,提出社区服务建设应与政府规划结合的必要性。认为政府"社区规划"对于社区服务目标的实现具有独特价值,提出了基于政府"社区规划"的城市社区服务体系构建模式,并就当前地方政府在城市社区服务体系构建过程所面临的角色定位及现实困境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和思考,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011年03期 v.26;No.101 187-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政府社区规划视域下城市社区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

    郭宏斌;

    围绕如何构建城市社区服务体系这个主题,分析探讨政府规划在城市社区服务体系构建中的作用,提出社区服务建设应与政府规划结合的必要性。认为政府"社区规划"对于社区服务目标的实现具有独特价值,提出了基于政府"社区规划"的城市社区服务体系构建模式,并就当前地方政府在城市社区服务体系构建过程所面临的角色定位及现实困境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和思考,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011年03期 v.26;No.101 187-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浅析社会转型期道德信仰

    焦敬秋;

    道德信仰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纽带。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期,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和精神生活多样化的同时也面临着道德信仰危机,作者通过分析道德信仰危机的表现透析其背后的原因,从而提出重新构建道德信仰的对策。

    2011年03期 v.26;No.101 190-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析社会转型期道德信仰

    焦敬秋;

    道德信仰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纽带。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期,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和精神生活多样化的同时也面临着道德信仰危机,作者通过分析道德信仰危机的表现透析其背后的原因,从而提出重新构建道德信仰的对策。

    2011年03期 v.26;No.101 190-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