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探研

  • 邢台古地地理环境与商周文明

    李振旭;郑涛;

    邢台古地背靠太行山,面向古黄河和大陆泽,发源于太行山地的多条河流自西向东汇流,邢台周围2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水涌百穴,有“百泉”之称。适宜耕作的河岸台地和水边沃土,雨热同期的气候,使邢台古地成为“依山凭险,地腴民丰”之地,灿烂辉煌的邢台商周文明正是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2022年02期 v.37;No.144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邢台古地地理环境与商周文明

    李振旭;郑涛;

    邢台古地背靠太行山,面向古黄河和大陆泽,发源于太行山地的多条河流自西向东汇流,邢台周围2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水涌百穴,有“百泉”之称。适宜耕作的河岸台地和水边沃土,雨热同期的气候,使邢台古地成为“依山凭险,地腴民丰”之地,灿烂辉煌的邢台商周文明正是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2022年02期 v.37;No.144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地方传统文化赋能乡风文明建设经验与启示——以邢台市南和区河郭镇为例

    甄平平;张佳豪;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乡风文明建设关系到整个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的水平,是维系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纽带,是“三农”工作的灵魂。通过对邢台市南河区河郭镇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进行个案研究,梳理出运用本土传统文化元素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方法、载体,运用结构功能主义原理分析地方传统文化赋能乡风文明建设的价值作用,总结出“一村一品牌”地方传统文化在赋能乡风文明建设、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模式中的“河郭经验”,以期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和启示。

    2022年02期 v.37;No.144 10-1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地方传统文化赋能乡风文明建设经验与启示——以邢台市南和区河郭镇为例

    甄平平;张佳豪;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乡风文明建设关系到整个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的水平,是维系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纽带,是“三农”工作的灵魂。通过对邢台市南河区河郭镇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进行个案研究,梳理出运用本土传统文化元素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方法、载体,运用结构功能主义原理分析地方传统文化赋能乡风文明建设的价值作用,总结出“一村一品牌”地方传统文化在赋能乡风文明建设、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模式中的“河郭经验”,以期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和启示。

    2022年02期 v.37;No.144 10-1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社科论坛

  •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的政策效应研究

    刘义臣;沈伟康;

    以2006-2019年河北省39个省级脱贫县的统计数据为样本,运用PVAR模型和GRA算法研究三农政策指数对农民收入的动态效应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三农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增长具有长期支撑效应,但各项具体政策的贡献度呈现趋于饱和甚至下降的态势,出现了投入与效益不匹配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激活农民内在发展活力,实现数字经济赋能和提高县域治理能力三方面改革和完善三农政策的对策和建议。

    2022年02期 v.37;No.144 1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的政策效应研究

    刘义臣;沈伟康;

    以2006-2019年河北省39个省级脱贫县的统计数据为样本,运用PVAR模型和GRA算法研究三农政策指数对农民收入的动态效应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三农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增长具有长期支撑效应,但各项具体政策的贡献度呈现趋于饱和甚至下降的态势,出现了投入与效益不匹配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激活农民内在发展活力,实现数字经济赋能和提高县域治理能力三方面改革和完善三农政策的对策和建议。

    2022年02期 v.37;No.144 1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对青年的价值引领

    刘艳玲;虞满华;张朝龙;

    伟大建党精神具有其自身的基本内涵,其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自觉;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自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意志自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情怀自觉。伟大建党精神是新时代铸魂育人的强大思想武器,通过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有利于激发广大青年学生不断创新、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科学豪情,胸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爱国情怀,发扬披荆斩棘、砥砺奋进的进步意识,奉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民主理念。

    2022年02期 v.37;No.144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0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对青年的价值引领

    刘艳玲;虞满华;张朝龙;

    伟大建党精神具有其自身的基本内涵,其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自觉;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自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意志自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情怀自觉。伟大建党精神是新时代铸魂育人的强大思想武器,通过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有利于激发广大青年学生不断创新、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科学豪情,胸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爱国情怀,发扬披荆斩棘、砥砺奋进的进步意识,奉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民主理念。

    2022年02期 v.37;No.144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0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脱贫攻坚奋斗精神的鲜明指向与价值意蕴

    张赛玉;

    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内容,彰显了明确的目标导向,为民谋幸福的人民导向、精准务实的决策导向以及群策群力的创新导向。它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奋斗精神的内涵,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赓续新时代脱贫攻坚奋斗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奋进;坚守初心使命,求真务实;坚持创新超越,团结奉献。

    2022年02期 v.37;No.144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6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脱贫攻坚奋斗精神的鲜明指向与价值意蕴

    张赛玉;

    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内容,彰显了明确的目标导向,为民谋幸福的人民导向、精准务实的决策导向以及群策群力的创新导向。它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奋斗精神的内涵,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赓续新时代脱贫攻坚奋斗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奋进;坚守初心使命,求真务实;坚持创新超越,团结奉献。

    2022年02期 v.37;No.144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6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传统家训文化的价值理性构建法式及其当代启示

    戚卫红;

    家训文化是社会主导思想文化社会化的重要载体,它以儒家价值理性规训个体,确立理想性的人格范型。家庭(家族)是家训文化的作用域,通过家训文化的规训,实现儒家思想价值社会化,这一过程中也达到了“经世”、“修身”、“致用”、“治生”的统一,体现了将“经世”、“修身”的价值理性与“致用”、“治生”的工具理性相融合的构建法式,从而将封建社会主导思想价值普遍化为中国人的生存样法,这对当下价值理性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启发。当代价值理性的构建需要与现代社会、现代文明相一致,需要实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辩证性统一,也必须要遵循主体性原则。

    2022年02期 v.37;No.144 3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传统家训文化的价值理性构建法式及其当代启示

    戚卫红;

    家训文化是社会主导思想文化社会化的重要载体,它以儒家价值理性规训个体,确立理想性的人格范型。家庭(家族)是家训文化的作用域,通过家训文化的规训,实现儒家思想价值社会化,这一过程中也达到了“经世”、“修身”、“致用”、“治生”的统一,体现了将“经世”、“修身”的价值理性与“致用”、“治生”的工具理性相融合的构建法式,从而将封建社会主导思想价值普遍化为中国人的生存样法,这对当下价值理性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启发。当代价值理性的构建需要与现代社会、现代文明相一致,需要实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辩证性统一,也必须要遵循主体性原则。

    2022年02期 v.37;No.144 3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城乡融合发展的辩证思考

    闫晨;张凤珍;

    马克思、恩格斯把城乡关系的发展归结为三个阶段:城乡同一、城乡对立、城乡融合。基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视角,具体分析城乡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以及各个阶段矛盾的变化和相互关系,揭示城乡融合是一个长期、渐进的发展过程。由此把握城乡关系的辩证否定逻辑,对深入理解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从而更好地指导我国城乡的融合发展。

    2022年02期 v.37;No.144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城乡融合发展的辩证思考

    闫晨;张凤珍;

    马克思、恩格斯把城乡关系的发展归结为三个阶段:城乡同一、城乡对立、城乡融合。基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视角,具体分析城乡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以及各个阶段矛盾的变化和相互关系,揭示城乡融合是一个长期、渐进的发展过程。由此把握城乡关系的辩证否定逻辑,对深入理解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从而更好地指导我国城乡的融合发展。

    2022年02期 v.37;No.144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教师教育

  • 地方本科师范院校“新师范”教育的实践路径

    蔡振禹;张宏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师范教育赋予了新特征、新使命和新要求。为推进由传统师范教育向“新师范”教育转型,邢台学院传承百年师范教育传统,全面实施“做精、做优、做强”新时代教师教育振兴战略,就建立“新师范”教育的新范式进行了实践探索。

    2022年02期 v.37;No.144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地方本科师范院校“新师范”教育的实践路径

    蔡振禹;张宏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师范教育赋予了新特征、新使命和新要求。为推进由传统师范教育向“新师范”教育转型,邢台学院传承百年师范教育传统,全面实施“做精、做优、做强”新时代教师教育振兴战略,就建立“新师范”教育的新范式进行了实践探索。

    2022年02期 v.37;No.144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研修平台的设计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汤万松;

    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培训是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而教师继续教育网络研修平台的建设则是开展培训的条件和保障。以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成人学习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问卷调查结合个人访谈,对有过网络继续教育培训经历的湖南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系统分析湖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网络研修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湖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修平台设计改进的对策。希望能够对本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研修平台建设起到参考和推动作用,进一步拓展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空间,助力其职业生涯的发展。

    2022年02期 v.37;No.144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研修平台的设计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汤万松;

    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培训是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而教师继续教育网络研修平台的建设则是开展培训的条件和保障。以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成人学习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问卷调查结合个人访谈,对有过网络继续教育培训经历的湖南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系统分析湖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网络研修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湖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修平台设计改进的对策。希望能够对本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研修平台建设起到参考和推动作用,进一步拓展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空间,助力其职业生涯的发展。

    2022年02期 v.37;No.144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教育培养目标——探讨其坚守与变革

    吴迪;江慧;卫星;

    以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教育培养目标为研究对象,首先简单介绍了何为人工智能,随后讨论了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然后讨论了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教育培养的需要坚守的内容,最后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教育培养的变革。

    2022年02期 v.37;No.144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4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教育培养目标——探讨其坚守与变革

    吴迪;江慧;卫星;

    以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教育培养目标为研究对象,首先简单介绍了何为人工智能,随后讨论了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然后讨论了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教育培养的需要坚守的内容,最后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教育培养的变革。

    2022年02期 v.37;No.144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4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历史

  • 刍议《唐律疏议》“保辜”条

    杨田甜;

    《唐律疏议·斗讼律》对保辜制度有明确的规定,律文从其适用的范围、期限、类型、损害程度界定和如何处罚伤害人都有立法规定,此制度在古代社会化解司法活动矛盾和维护古代社会秩序都有重大意义。

    2022年02期 v.37;No.144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刍议《唐律疏议》“保辜”条

    杨田甜;

    《唐律疏议·斗讼律》对保辜制度有明确的规定,律文从其适用的范围、期限、类型、损害程度界定和如何处罚伤害人都有立法规定,此制度在古代社会化解司法活动矛盾和维护古代社会秩序都有重大意义。

    2022年02期 v.37;No.144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全民族抗战视域下中华民族空前觉醒的四重维度探析

    荆蕙兰;贾颖;

    中华民族空前觉醒是全民族抗战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从历史维度看,中华民族空前觉醒不是一蹴而就的,从鸦片战争到全民族抗战,经历了大众沉睡到全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从内涵维度看,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是表现在思想、理论和道路的伟大觉醒;从力量维度看,严重的民族危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有生力量共同催生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从价值维度看,中华民族空前觉醒在新的历史特点和时代条件下实现了新的发展,焕发出了强大的价值底蕴与力量。

    2022年02期 v.37;No.144 69-7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5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全民族抗战视域下中华民族空前觉醒的四重维度探析

    荆蕙兰;贾颖;

    中华民族空前觉醒是全民族抗战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从历史维度看,中华民族空前觉醒不是一蹴而就的,从鸦片战争到全民族抗战,经历了大众沉睡到全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从内涵维度看,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是表现在思想、理论和道路的伟大觉醒;从力量维度看,严重的民族危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有生力量共同催生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从价值维度看,中华民族空前觉醒在新的历史特点和时代条件下实现了新的发展,焕发出了强大的价值底蕴与力量。

    2022年02期 v.37;No.144 69-7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5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经济

  • 隐性知识溢出视角下高铁开通与区域经济协同研究

    马昕钰;

    高铁被视为缩小地区差距的重要手段,其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在于所带来的区际大范围面对面交流和隐性知识溢出。然而高铁开通后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状况并不相同:长三角内部经济发展差距明显收敛,而京津冀内部发展差距却呈扩大趋势。基于Griliches知识生产函数和空间杜宾模型,以长三角与京津冀地区3个直辖市、34个地级市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对隐性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和实现条件进行研究发现,产生这种增长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区域内部的知识积累和产业一体化程度明显不同,导致外围城市对知识溢出的吸收能力有较大差别。因此,区域中心和外围城市之间要做好产业体系的衔接,通过提高知识溢出的吸收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

    2022年02期 v.37;No.144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隐性知识溢出视角下高铁开通与区域经济协同研究

    马昕钰;

    高铁被视为缩小地区差距的重要手段,其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在于所带来的区际大范围面对面交流和隐性知识溢出。然而高铁开通后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状况并不相同:长三角内部经济发展差距明显收敛,而京津冀内部发展差距却呈扩大趋势。基于Griliches知识生产函数和空间杜宾模型,以长三角与京津冀地区3个直辖市、34个地级市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对隐性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和实现条件进行研究发现,产生这种增长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区域内部的知识积累和产业一体化程度明显不同,导致外围城市对知识溢出的吸收能力有较大差别。因此,区域中心和外围城市之间要做好产业体系的衔接,通过提高知识溢出的吸收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

    2022年02期 v.37;No.144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云端跨组织智慧物流平台的一体化供应链研究

    吴杰华;洪咸友;杨素华;熊琦;

    从供应链作为物流和资源整合平台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了传统供应链存在的“双重边际效应”、“牛鞭效应”、“信任危机”和“决策弱化”等固有问题,并分析出了其深层次问题在于传统供应链采用的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无法根除“谷仓”效应。进而提出充分运用RFID、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先进技术,构建一个基于云端跨组织智慧物流平台的一体化供应链体系。这个一体化供应链体系从底层向顶层分别由感触层、网络通信层、云端大数据层和智慧物流层构成,每一层次又有若干模块组成。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有效实现对供应链内外物流和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2022年02期 v.37;No.144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6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基于云端跨组织智慧物流平台的一体化供应链研究

    吴杰华;洪咸友;杨素华;熊琦;

    从供应链作为物流和资源整合平台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了传统供应链存在的“双重边际效应”、“牛鞭效应”、“信任危机”和“决策弱化”等固有问题,并分析出了其深层次问题在于传统供应链采用的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无法根除“谷仓”效应。进而提出充分运用RFID、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先进技术,构建一个基于云端跨组织智慧物流平台的一体化供应链体系。这个一体化供应链体系从底层向顶层分别由感触层、网络通信层、云端大数据层和智慧物流层构成,每一层次又有若干模块组成。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有效实现对供应链内外物流和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2022年02期 v.37;No.144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6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作业流程的生产制造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研究

    范思文;

    生产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具有典型的供应链和流程链特征,从物流作业流程分解的角度采用作业成本分析法有助于更好地对生产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结构进行分析,从而将其隐性物流成本显现出来,更好地支持物流管理决策。在对物流成本结构和核算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生产制造企业的物流作业流程进行了分解,并采用作业成本分析法探讨其物流成本的结构和动因,重点构建基于作业流程的生产制造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案,对于方案中的每个步骤给予详细说明并给出算例予以辅助解释。

    2022年02期 v.37;No.144 86-8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4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作业流程的生产制造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研究

    范思文;

    生产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具有典型的供应链和流程链特征,从物流作业流程分解的角度采用作业成本分析法有助于更好地对生产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结构进行分析,从而将其隐性物流成本显现出来,更好地支持物流管理决策。在对物流成本结构和核算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生产制造企业的物流作业流程进行了分解,并采用作业成本分析法探讨其物流成本的结构和动因,重点构建基于作业流程的生产制造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案,对于方案中的每个步骤给予详细说明并给出算例予以辅助解释。

    2022年02期 v.37;No.144 86-8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4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分析——基于骆驼评级体系

    杨帆;

    为揭示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定性水平,本文试图运用骆驼评级体系进行测量和分析,样本选取2008至2019年18家上市银行的资料相关数据,从监管层面,在资本充足性、资本质量、管理水平、盈利能力、流动性水平五个方面选取量化指标对样本银行进行度量。结果发现:2013年至今,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管理水平、流动性水平都在提高,但是资本质量和盈利能力均有所下降。分析资本质量和盈利能力两项指标下降的原因,并提出改善资产质量,加强风险监测;改善运作效率,提高盈利能力;以及实施金融创新、发展“商投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等提高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建议。

    2022年02期 v.37;No.144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分析——基于骆驼评级体系

    杨帆;

    为揭示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定性水平,本文试图运用骆驼评级体系进行测量和分析,样本选取2008至2019年18家上市银行的资料相关数据,从监管层面,在资本充足性、资本质量、管理水平、盈利能力、流动性水平五个方面选取量化指标对样本银行进行度量。结果发现:2013年至今,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管理水平、流动性水平都在提高,但是资本质量和盈利能力均有所下降。分析资本质量和盈利能力两项指标下降的原因,并提出改善资产质量,加强风险监测;改善运作效率,提高盈利能力;以及实施金融创新、发展“商投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等提高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建议。

    2022年02期 v.37;No.144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法律

  • 论我国网络犯罪刑法立法的现状与展望

    崔正阳;

    网络犯罪并不是一个新兴概念,而是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推广而逐渐形成的,我国刑法立法中并无专章专节规制网络犯罪,网络犯罪主要集中在刑法分则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之下的第二节扰乱公共秩序罪中。我国网络犯罪的刑法立法存在滞后性,分散性,不明确性,轻刑事处罚性,并且刑法立法模式单一,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出台,网络犯罪的刑法立法应紧随时代步伐,予以更加完善,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网络新时代的要求。同时,应当将刑法的谦抑性与网络犯罪刑法立法相结合,以期更好地体现刑法的性质与机能。

    2022年02期 v.37;No.144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0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我国网络犯罪刑法立法的现状与展望

    崔正阳;

    网络犯罪并不是一个新兴概念,而是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推广而逐渐形成的,我国刑法立法中并无专章专节规制网络犯罪,网络犯罪主要集中在刑法分则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之下的第二节扰乱公共秩序罪中。我国网络犯罪的刑法立法存在滞后性,分散性,不明确性,轻刑事处罚性,并且刑法立法模式单一,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出台,网络犯罪的刑法立法应紧随时代步伐,予以更加完善,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网络新时代的要求。同时,应当将刑法的谦抑性与网络犯罪刑法立法相结合,以期更好地体现刑法的性质与机能。

    2022年02期 v.37;No.144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0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习惯、习惯法及与软法范畴的理论辨析

    梅中伟;陈光明;连渊博;

    习惯、习惯法与软法规则有着渊源上的关联,否定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显然是不客观的。但习惯与习惯法,习惯法与软法之间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不能将三者相混淆。实际上,习惯与习惯法有着更为密切的衍生关系,而习惯法与软法在理论基础、表现载体、运行机制、保障效力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区别。通过对比分析并清晰界定三者间的相互关系,才能避免理论上的模糊与误解,以实现三者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互动发展,共同为现代法治建设贡献其积极意义。

    2022年02期 v.37;No.144 101-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7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习惯、习惯法及与软法范畴的理论辨析

    梅中伟;陈光明;连渊博;

    习惯、习惯法与软法规则有着渊源上的关联,否定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显然是不客观的。但习惯与习惯法,习惯法与软法之间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不能将三者相混淆。实际上,习惯与习惯法有着更为密切的衍生关系,而习惯法与软法在理论基础、表现载体、运行机制、保障效力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区别。通过对比分析并清晰界定三者间的相互关系,才能避免理论上的模糊与误解,以实现三者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互动发展,共同为现代法治建设贡献其积极意义。

    2022年02期 v.37;No.144 101-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7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探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权的立法保护及私法属性

    杨红文;彭程;

    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革新了人们工作与生活方式,但随之出现诸多法律问题,亟需列入刑法使其得到立法保障,尤其在数据安全领域,其与个人、国家信息安全紧密联系,从《数据安全法(草案)》可看到,数据安全已被作为独立范畴进行全面立法,由此来看,将数据安全进行刑法立法十分必要。从当前立法基础来看,对于数据安全的刑法保障依然单薄,因此,有必要建成全新的数据信息保障刑法体系,以完成对信息安全范畴刑法保障的有效拓展。同时,为避免刑法扩张避免导致有违谦抑性的公权力行为发生,应开展“合理边界审查”,以更好保障刑法扩张是在可控边界以内。但由于数据安全在划分的过程中本身具有“法益原则”的应用弊端,不能单纯使用该原则进行界分,因此应加入“广义危害性原则”,在对数据安全进行刑法保护的立法拓展前,需先明确其拓展的合理边界。

    2022年02期 v.37;No.144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5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探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权的立法保护及私法属性

    杨红文;彭程;

    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革新了人们工作与生活方式,但随之出现诸多法律问题,亟需列入刑法使其得到立法保障,尤其在数据安全领域,其与个人、国家信息安全紧密联系,从《数据安全法(草案)》可看到,数据安全已被作为独立范畴进行全面立法,由此来看,将数据安全进行刑法立法十分必要。从当前立法基础来看,对于数据安全的刑法保障依然单薄,因此,有必要建成全新的数据信息保障刑法体系,以完成对信息安全范畴刑法保障的有效拓展。同时,为避免刑法扩张避免导致有违谦抑性的公权力行为发生,应开展“合理边界审查”,以更好保障刑法扩张是在可控边界以内。但由于数据安全在划分的过程中本身具有“法益原则”的应用弊端,不能单纯使用该原则进行界分,因此应加入“广义危害性原则”,在对数据安全进行刑法保护的立法拓展前,需先明确其拓展的合理边界。

    2022年02期 v.37;No.144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5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文学

  • 李贺诗歌的模式化倾向

    刘美燕;

    前人评价李贺诗歌往往注目于其搜奇猎异的倾向,其实贺诗之奇,是与惯常手法相比较而言的,就李贺自身创作情况来看,是有模式可寻的。其感时伤逝诗在结构上、典故和意象的选择上以及艺术构思上惊人的相似,赠答诗则大体形成了一个以自述身世处境为核心的三段模式,三段的篇幅比例分配视情感亲疏而定。

    2022年02期 v.37;No.144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4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贺诗歌的模式化倾向

    刘美燕;

    前人评价李贺诗歌往往注目于其搜奇猎异的倾向,其实贺诗之奇,是与惯常手法相比较而言的,就李贺自身创作情况来看,是有模式可寻的。其感时伤逝诗在结构上、典故和意象的选择上以及艺术构思上惊人的相似,赠答诗则大体形成了一个以自述身世处境为核心的三段模式,三段的篇幅比例分配视情感亲疏而定。

    2022年02期 v.37;No.144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4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红楼梦》中的芭蕉意象

    高源;

    芭蕉是《红楼梦》大观园中较不起眼的植物之一,却又是一个有着特殊内涵的审美意象,它承载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多重的文化意蕴。在《红楼梦》中芭蕉意象不仅象征着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还表现了作者的情感意趣和小说的悲剧性主题。在芭蕉意象的营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曹雪芹对中国传统芭蕉文化的继承,同时也使我们对托物言志等传统的艺术手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022年02期 v.37;No.144 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4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红楼梦》中的芭蕉意象

    高源;

    芭蕉是《红楼梦》大观园中较不起眼的植物之一,却又是一个有着特殊内涵的审美意象,它承载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多重的文化意蕴。在《红楼梦》中芭蕉意象不仅象征着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还表现了作者的情感意趣和小说的悲剧性主题。在芭蕉意象的营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曹雪芹对中国传统芭蕉文化的继承,同时也使我们对托物言志等传统的艺术手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022年02期 v.37;No.144 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4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英语

  • 基于多路径的高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开展研究

    何俊;

    高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具有育人提质的重要性,基于活动路径可以分为竞赛型、科研型和社会型三种类型。英语专业第二课堂的开展受到到主观重视度和客观政策的制约,应该制定长效机制推动第二课堂积极有序地开展。

    2022年02期 v.37;No.144 118-120+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基于多路径的高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开展研究

    何俊;

    高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具有育人提质的重要性,基于活动路径可以分为竞赛型、科研型和社会型三种类型。英语专业第二课堂的开展受到到主观重视度和客观政策的制约,应该制定长效机制推动第二课堂积极有序地开展。

    2022年02期 v.37;No.144 118-120+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荣捷《中庸》译本的深度翻译研究

    朱萍;易红波;

    以陈荣捷《中庸》英译本为个案,以深度翻译为理论视角,探讨了陈荣捷在中国哲学思想翻译过程中所使用的深度翻译策略的类别和方法。研究从文外深度翻译和文内深度翻译两个维度进行展开,研究发现:前者体现为序言、前言、导读、参考书录、词汇表、索引等,后者体现为方括号加注、圆括号加注、段后评注、脚注。译者通过使用深度翻译对译文进行补充说明,对中国哲学真义进行阐释,凸显了中国哲学特质,对中国哲学典籍翻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22年02期 v.37;No.144 121-125+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4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陈荣捷《中庸》译本的深度翻译研究

    朱萍;易红波;

    以陈荣捷《中庸》英译本为个案,以深度翻译为理论视角,探讨了陈荣捷在中国哲学思想翻译过程中所使用的深度翻译策略的类别和方法。研究从文外深度翻译和文内深度翻译两个维度进行展开,研究发现:前者体现为序言、前言、导读、参考书录、词汇表、索引等,后者体现为方括号加注、圆括号加注、段后评注、脚注。译者通过使用深度翻译对译文进行补充说明,对中国哲学真义进行阐释,凸显了中国哲学特质,对中国哲学典籍翻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22年02期 v.37;No.144 121-125+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4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以学习规律支持自主学习素养培养的英语活动设计

    贺利萍;

    自主学习素养是英语学科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培养自主学习素养需要教师实现英语学科教学从仅仅“传授和讲解语言知识”向注重学生“学习力”的塑造。自主学习基于学会学习这一前提,教师在活动设计中应重视英语学习规律的渗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构英语学习的逻辑的序,掌握正确方法,涵养自主学习素养。

    2022年02期 v.37;No.144 126-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学习规律支持自主学习素养培养的英语活动设计

    贺利萍;

    自主学习素养是英语学科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培养自主学习素养需要教师实现英语学科教学从仅仅“传授和讲解语言知识”向注重学生“学习力”的塑造。自主学习基于学会学习这一前提,教师在活动设计中应重视英语学习规律的渗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构英语学习的逻辑的序,掌握正确方法,涵养自主学习素养。

    2022年02期 v.37;No.144 126-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高教研究

  • 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

    刘华卿;尹力;宋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吸收新时代优秀成果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以互联网为基础,融媒体塑造了融合全媒体信息、实现一体化传播的信息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手段和内容资源,也带来更多信息干扰和技术障碍。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存在各自为政、资源共享程度低、适用性较差等问题。为全面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应该构建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为一线教师提供资源和技术双重支持。一方面通过多部门协作,构建起师生广泛参与收集、核心团队统一审核的资源共建机制;另一方面,依托数字图书馆建设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和数据库,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在校园网范围内的全面共享。

    2022年02期 v.37;No.144 132-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

    刘华卿;尹力;宋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吸收新时代优秀成果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以互联网为基础,融媒体塑造了融合全媒体信息、实现一体化传播的信息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手段和内容资源,也带来更多信息干扰和技术障碍。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存在各自为政、资源共享程度低、适用性较差等问题。为全面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应该构建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为一线教师提供资源和技术双重支持。一方面通过多部门协作,构建起师生广泛参与收集、核心团队统一审核的资源共建机制;另一方面,依托数字图书馆建设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和数据库,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在校园网范围内的全面共享。

    2022年02期 v.37;No.144 132-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平台的建设研究

    杨爱鑫;刘爱国;

    媒体融合是数字化媒体载体的融合,也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组织机构和业务流程的融合。媒体融合发展的传媒新业态,为高校落实“大思政”教育理念、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维、新工具。通过建设融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平台,高校可以把教师与学生、理论与实践、内容与技术等多种要素有效联结融合在一起,落实“大思政”教育理念。融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平台应具备课程教学管理、媒体宣传教育、内容资源收集管理和实践活动发布管理等功能;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建立分工协作的运行机制和专业团队,保证融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平台为实现协同育人目标发挥积极作用。

    2022年02期 v.37;No.144 138-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平台的建设研究

    杨爱鑫;刘爱国;

    媒体融合是数字化媒体载体的融合,也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组织机构和业务流程的融合。媒体融合发展的传媒新业态,为高校落实“大思政”教育理念、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维、新工具。通过建设融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平台,高校可以把教师与学生、理论与实践、内容与技术等多种要素有效联结融合在一起,落实“大思政”教育理念。融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平台应具备课程教学管理、媒体宣传教育、内容资源收集管理和实践活动发布管理等功能;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建立分工协作的运行机制和专业团队,保证融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平台为实现协同育人目标发挥积极作用。

    2022年02期 v.37;No.144 138-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从价值角度分析红色文化传承思想对高校政治维度的影响

    时慧;王琦;

    当前新时期红色文化传承思想在高校政治教育中还不够深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的道路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为此,首先基于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分析现阶段红色文化传承思想对高校政治维度的必要性作用,然后从内、外化机制两方面分析红色文化对高校政治维度的影响,并以作用主体为目标,分析文化传承思想对高校大学生树立理想的引导价值和丰富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价值体现,为红色文化在高校政治教育上的运用和发挥提供支持。

    2022年02期 v.37;No.144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从价值角度分析红色文化传承思想对高校政治维度的影响

    时慧;王琦;

    当前新时期红色文化传承思想在高校政治教育中还不够深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的道路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为此,首先基于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分析现阶段红色文化传承思想对高校政治维度的必要性作用,然后从内、外化机制两方面分析红色文化对高校政治维度的影响,并以作用主体为目标,分析文化传承思想对高校大学生树立理想的引导价值和丰富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价值体现,为红色文化在高校政治教育上的运用和发挥提供支持。

    2022年02期 v.37;No.144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逻辑理路

    吴成达;陈延斌;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应有之义和重要任务。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要厘清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逻辑,讲清楚建党精神的生成历史是其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逻辑起点;建党精神的内涵实质与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具有同质性;二者在价值引领上具有同向性。进而明确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思想政治工作等全方位融入建党精神在路径上具有可行性。

    2022年02期 v.37;No.144 147-150+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逻辑理路

    吴成达;陈延斌;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应有之义和重要任务。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要厘清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逻辑,讲清楚建党精神的生成历史是其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逻辑起点;建党精神的内涵实质与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具有同质性;二者在价值引领上具有同向性。进而明确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思想政治工作等全方位融入建党精神在路径上具有可行性。

    2022年02期 v.37;No.144 147-150+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要发扬“三牛精神”

    段雪松;郭广伟;

    高校青年思政课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在“三牛精神”的引领下,结合自身优势特点,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信仰坚定的未来人才。要发扬全心全意服务学生的“孺子牛”精神,树立服务全员的工作宗旨,践行全方位育人的价值观,坚持全过程陪护的理念。要发扬孜孜不倦搞教学的“老黄牛”精神,不遗余力的做好备课环节,竭尽全力的实现学生最佳听课效果,不怕疲劳做好课后总结与反思。要发扬有益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拓荒牛”精神,创新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方式,拓展意识形态网络传播阵地,协助其他学科做好课程思政的优化。

    2022年02期 v.37;No.144 151-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要发扬“三牛精神”

    段雪松;郭广伟;

    高校青年思政课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在“三牛精神”的引领下,结合自身优势特点,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信仰坚定的未来人才。要发扬全心全意服务学生的“孺子牛”精神,树立服务全员的工作宗旨,践行全方位育人的价值观,坚持全过程陪护的理念。要发扬孜孜不倦搞教学的“老黄牛”精神,不遗余力的做好备课环节,竭尽全力的实现学生最佳听课效果,不怕疲劳做好课后总结与反思。要发扬有益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拓荒牛”精神,创新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方式,拓展意识形态网络传播阵地,协助其他学科做好课程思政的优化。

    2022年02期 v.37;No.144 151-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应用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道”与“术”

    张明;王拓;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应用型大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必由之路,应用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抓手。应用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道”在于认清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价值本位,应用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术”在于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导向,积极打造适应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特点的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

    2022年02期 v.37;No.144 156-159+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6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应用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道”与“术”

    张明;王拓;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应用型大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必由之路,应用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抓手。应用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道”在于认清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价值本位,应用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术”在于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导向,积极打造适应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特点的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

    2022年02期 v.37;No.144 156-159+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6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高校“一体两翼三位”劳动育人创新研究

    张金鑫;

    推进劳动育人模式的创新以提升劳动教育的效能,是新时代高校的一项迫切任务。“一体两翼三位”劳动育人模式就是一种合适的模式,着力凸显劳动教育必修课的主体地位,加强专业渗透和劳动实践,将高校、企业、学生凝聚成一个整体,有望扭转高校劳动育人过程中形式大于内容、目标定位模糊、缺乏顶层设计、缺少专业特色、学生劳动意识不强的不良局面。实施“一体两翼三位”劳动育人模式,需设立校企双元三层的组织管理机构,优化劳动育人课程体系,构建多元化的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开拓“线上+线下”劳动教育途径,完善劳动教育评估体系,从而全面提升高校的劳动育人效能。

    2022年02期 v.37;No.144 160-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高校“一体两翼三位”劳动育人创新研究

    张金鑫;

    推进劳动育人模式的创新以提升劳动教育的效能,是新时代高校的一项迫切任务。“一体两翼三位”劳动育人模式就是一种合适的模式,着力凸显劳动教育必修课的主体地位,加强专业渗透和劳动实践,将高校、企业、学生凝聚成一个整体,有望扭转高校劳动育人过程中形式大于内容、目标定位模糊、缺乏顶层设计、缺少专业特色、学生劳动意识不强的不良局面。实施“一体两翼三位”劳动育人模式,需设立校企双元三层的组织管理机构,优化劳动育人课程体系,构建多元化的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开拓“线上+线下”劳动教育途径,完善劳动教育评估体系,从而全面提升高校的劳动育人效能。

    2022年02期 v.37;No.144 160-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地理类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翟兰英;张秀兰;赵彦红;李玉平;

    结合OBE教育理念,对地理类应用型本科专业现有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OBE理念对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进行了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提出了设置专业实践课程、建设应用型师资队伍和实践育人平台、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和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等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以期为地理类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2年02期 v.37;No.144 165-167+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地理类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翟兰英;张秀兰;赵彦红;李玉平;

    结合OBE教育理念,对地理类应用型本科专业现有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OBE理念对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进行了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提出了设置专业实践课程、建设应用型师资队伍和实践育人平台、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和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等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以期为地理类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2年02期 v.37;No.144 165-167+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学生视角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探索——以安徽工程大学为例

    邹健;张玥;汪晓云;吴慧健;

    在“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教育理念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后疫情时代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从安徽工程大学2020—2021学年在校本科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入手,利用随机森林和回归分析挖掘学生视角下教学效果的重要评价指标,提出了“知识预热—线下重难点讲授—线上知识巩固和拓宽”的教学路径和“线上预习反馈—线下案例提问—线上探究交流”的师生互动模式,有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022年02期 v.37;No.144 168-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学生视角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探索——以安徽工程大学为例

    邹健;张玥;汪晓云;吴慧健;

    在“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教育理念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后疫情时代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从安徽工程大学2020—2021学年在校本科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入手,利用随机森林和回归分析挖掘学生视角下教学效果的重要评价指标,提出了“知识预热—线下重难点讲授—线上知识巩固和拓宽”的教学路径和“线上预习反馈—线下案例提问—线上探究交流”的师生互动模式,有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022年02期 v.37;No.144 168-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新媒体视阈下高校美育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金鑫;

    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下,高校素质教育中占据领导主力军作用的美育教育,在培养塑造人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现实功效。然而,当今高校已呈现严重的重知识教育轻美育教育,美育课程设置单一、内容空洞,美育实践活动形式表面化等问题的发展趋势,美育教育滞后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绊脚石。切实掌握高校美育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系统地分析原因,对当代高校美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2022年02期 v.37;No.144 173-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7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新媒体视阈下高校美育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金鑫;

    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下,高校素质教育中占据领导主力军作用的美育教育,在培养塑造人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现实功效。然而,当今高校已呈现严重的重知识教育轻美育教育,美育课程设置单一、内容空洞,美育实践活动形式表面化等问题的发展趋势,美育教育滞后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绊脚石。切实掌握高校美育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系统地分析原因,对当代高校美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2022年02期 v.37;No.144 173-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7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综合理科

  • 野生酸枣果实、核壳和仁的数量性状分布与相关性研究

    武延生;李欢;武丽娜;牛伟涛;董晓霞;王僧虎;

    以85份性状典型的酸枣种质为样品,对酸枣果实、核壳和仁的20个数量性状的分布、变异系数及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了出仁率、双仁率和斯皮诺素含量外,其它数量性状均表现为集中性的正态分布;各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差异较大,位于0.066~0.571之间,变异系数0.1以上的数量性状有16个,种质资源丰富;果肉重、可食率均与果实重与果实横径正相关,仁重、出仁率与仁厚、果实的纵横径正相关,出仁率与核壳重、核横径负相关,酸枣仁皂苷A含量与斯皮诺素含量二者正相关,与其他数量性状均负相关,斯皮诺素含量与果肉(果实)重、可食率和果实纵径的负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

    2022年02期 v.37;No.144 177-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5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野生酸枣果实、核壳和仁的数量性状分布与相关性研究

    武延生;李欢;武丽娜;牛伟涛;董晓霞;王僧虎;

    以85份性状典型的酸枣种质为样品,对酸枣果实、核壳和仁的20个数量性状的分布、变异系数及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了出仁率、双仁率和斯皮诺素含量外,其它数量性状均表现为集中性的正态分布;各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差异较大,位于0.066~0.571之间,变异系数0.1以上的数量性状有16个,种质资源丰富;果肉重、可食率均与果实重与果实横径正相关,仁重、出仁率与仁厚、果实的纵横径正相关,出仁率与核壳重、核横径负相关,酸枣仁皂苷A含量与斯皮诺素含量二者正相关,与其他数量性状均负相关,斯皮诺素含量与果肉(果实)重、可食率和果实纵径的负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

    2022年02期 v.37;No.144 177-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5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氮掺杂锯齿型γ石墨二炔纳米带的构效关系研究

    乔卫叶;李敏;魏卫刚;王莉莉;张江玉;赵新苗;刘明娟;

    石墨炔自2010年首次合成后,就成为了碳材料界的新宠儿。氮原子与碳原子尺寸相近,掺杂时相对容易,将氮原子掺杂到石墨炔中,可以很好的增强其催化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电池、催化、光电等领域。本文探讨了氮的不同掺杂位置、掺杂浓度以及自旋状态对石墨炔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Crystal 2014计算软件和密度泛函理论从石墨炔的结构参数、热力学稳定性、电荷分布、电子性质、杨氏模量、迁移率这几个方面作了详细的探讨,证实了氮掺杂的石墨二炔体系依然能保持较为良好的载流子迁移率状态。

    2022年02期 v.37;No.144 183-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5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氮掺杂锯齿型γ石墨二炔纳米带的构效关系研究

    乔卫叶;李敏;魏卫刚;王莉莉;张江玉;赵新苗;刘明娟;

    石墨炔自2010年首次合成后,就成为了碳材料界的新宠儿。氮原子与碳原子尺寸相近,掺杂时相对容易,将氮原子掺杂到石墨炔中,可以很好的增强其催化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电池、催化、光电等领域。本文探讨了氮的不同掺杂位置、掺杂浓度以及自旋状态对石墨炔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Crystal 2014计算软件和密度泛函理论从石墨炔的结构参数、热力学稳定性、电荷分布、电子性质、杨氏模量、迁移率这几个方面作了详细的探讨,证实了氮掺杂的石墨二炔体系依然能保持较为良好的载流子迁移率状态。

    2022年02期 v.37;No.144 183-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5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