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研究

  • 增能理论视角下老年人数字生活障碍及社会工作应对策略

    李建红;李明博;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为1亿9千万,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在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数字生活时不同程度遭遇了适应障碍。如何做好老年人数字生活融入工作,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增能理论视角下老年人数字生活障碍主要体现在个体能力上的无力感、人际支持的薄弱以及社会环境的隔离三个方面。社会工作者通过发挥支持者、使能者、倡导者、资源筹措者等角色功能,能够从个体、人际和环境三个层面有针对性地协助老年人缓解数字生活障碍,提高老年人在信息化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2年03期 v.37;No.145 5-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下载次数:2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增能理论视角下老年人数字生活障碍及社会工作应对策略

    李建红;李明博;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为1亿9千万,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在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数字生活时不同程度遭遇了适应障碍。如何做好老年人数字生活融入工作,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增能理论视角下老年人数字生活障碍主要体现在个体能力上的无力感、人际支持的薄弱以及社会环境的隔离三个方面。社会工作者通过发挥支持者、使能者、倡导者、资源筹措者等角色功能,能够从个体、人际和环境三个层面有针对性地协助老年人缓解数字生活障碍,提高老年人在信息化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2年03期 v.37;No.145 5-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下载次数:2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论PPP模式养老服务的优势、问题与策略

    尹静汝;张裕坤;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在此背景下,养老保障问题日益得到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面对养老公共服务需求增多、供给不足、供给主体与资金来源单一等情况,部分地区将养老服务与PPP模式有机结合,探索PPP模式养老服务项目。首先,分析了PPP模式养老服务的研究背景和优势;其次,分析了我国PPP模式养老服务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PPP模式养老公共服务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养老公共服务提供参考借鉴。

    2022年03期 v.37;No.145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9K]
    [下载次数:9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PPP模式养老服务的优势、问题与策略

    尹静汝;张裕坤;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在此背景下,养老保障问题日益得到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面对养老公共服务需求增多、供给不足、供给主体与资金来源单一等情况,部分地区将养老服务与PPP模式有机结合,探索PPP模式养老服务项目。首先,分析了PPP模式养老服务的研究背景和优势;其次,分析了我国PPP模式养老服务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PPP模式养老公共服务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养老公共服务提供参考借鉴。

    2022年03期 v.37;No.145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9K]
    [下载次数:9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大连“养老本位产业”发展探析——基于日本养老产业发展经验的研究视角

    姜珊;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趋势愈发明显。特殊的老龄社会结构挑战了现有的产业模式,同时也催生了以老年人口为契机的产业发展和投资机遇。大连作为东北地区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更有动力和需求找出更为适合的发展途径和方式。以鞠川阳子的三维养老产业理论为基础,借鉴日本养老产业的发展经验,探索未来大连本位养老产业的发展趋势。

    2022年03期 v.37;No.145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下载次数:7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大连“养老本位产业”发展探析——基于日本养老产业发展经验的研究视角

    姜珊;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趋势愈发明显。特殊的老龄社会结构挑战了现有的产业模式,同时也催生了以老年人口为契机的产业发展和投资机遇。大连作为东北地区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更有动力和需求找出更为适合的发展途径和方式。以鞠川阳子的三维养老产业理论为基础,借鉴日本养老产业的发展经验,探索未来大连本位养老产业的发展趋势。

    2022年03期 v.37;No.145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下载次数:7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邢台探研

  • 王原祁政绩研究之我见——以其出任顺德府任县知县为主线

    赵福寿;

    研究王原祁者,多专注于其在中国画史之突出成就,而忽视其政绩,尤其忽视其“令任县”时之政绩。王原祁出任任县知县后,抗洪救灾,为民请命;修志缉盗,移风易俗;士民因感戴而为其建立生祠。

    2022年03期 v.37;No.145 1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原祁政绩研究之我见——以其出任顺德府任县知县为主线

    赵福寿;

    研究王原祁者,多专注于其在中国画史之突出成就,而忽视其政绩,尤其忽视其“令任县”时之政绩。王原祁出任任县知县后,抗洪救灾,为民请命;修志缉盗,移风易俗;士民因感戴而为其建立生祠。

    2022年03期 v.37;No.145 1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邢窑白瓷”文化传承基地建设中课程建设的探索

    李关亮;李婷花;

    邢窑是中国白瓷的发源地,邢窑白瓷的文化价值无可替代。“邢窑白瓷”文化传承基地建设中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推动邢窑白瓷文化传承基地建设、促进基地高校应用转型发展、弘扬邢窑白瓷文化、促进相关课程创新发展。其课程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课程内容构建、课程结构体系构建两方面;课程建设的路径包括校内选修课、社区和中小学的普及课程、网络课程。

    2022年03期 v.37;No.145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邢窑白瓷”文化传承基地建设中课程建设的探索

    李关亮;李婷花;

    邢窑是中国白瓷的发源地,邢窑白瓷的文化价值无可替代。“邢窑白瓷”文化传承基地建设中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推动邢窑白瓷文化传承基地建设、促进基地高校应用转型发展、弘扬邢窑白瓷文化、促进相关课程创新发展。其课程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课程内容构建、课程结构体系构建两方面;课程建设的路径包括校内选修课、社区和中小学的普及课程、网络课程。

    2022年03期 v.37;No.145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音乐非遗文化走进高校课堂的实践研究——以邢台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为例

    李伟伟;

    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蕴含着极高的文化与精神内涵。邢台学院作为邢台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本科高校,承担着传播文化的重要职能,对传承保护邢台地方音乐非遗文化有着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邢台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近几年在邢台地方非遗项目的考察、保护过程中,结合专业教学打造音乐非遗特色课程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旨在将邢台地区音乐非遗文化与地方高校课程的融合过程中找到特色发展路径,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能。

    2022年03期 v.37;No.145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0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音乐非遗文化走进高校课堂的实践研究——以邢台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为例

    李伟伟;

    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蕴含着极高的文化与精神内涵。邢台学院作为邢台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本科高校,承担着传播文化的重要职能,对传承保护邢台地方音乐非遗文化有着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邢台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近几年在邢台地方非遗项目的考察、保护过程中,结合专业教学打造音乐非遗特色课程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旨在将邢台地区音乐非遗文化与地方高校课程的融合过程中找到特色发展路径,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能。

    2022年03期 v.37;No.145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0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宁晋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蔡苏州;

    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强化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和职能作用的现实需要。伴随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工作的推进,将村卫生室纳入乡镇卫生院一体化管理,全面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改革,是满足农村居民医疗卫生需求的必要举措。结合河北宁晋县全面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改革的实践经验,对广大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22年03期 v.37;No.145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宁晋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蔡苏州;

    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强化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和职能作用的现实需要。伴随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工作的推进,将村卫生室纳入乡镇卫生院一体化管理,全面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改革,是满足农村居民医疗卫生需求的必要举措。结合河北宁晋县全面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改革的实践经验,对广大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22年03期 v.37;No.145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社科论坛

  • 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黄山市的个案分析

    汪路金;王永桂;丁小英;

    红色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需要有关各方采取有效举措,予以妥善保护。在当今信息时代,应充分发挥现代数字技术的长处和优点,对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数字化保护,切实提升保护实效。基于黄山市红色文化场所的实地调研,发现相关从业人员对数字化保护积极认同、数字化采集和展示较为普遍、数字化保护探索实践不断推进;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包括缺乏数字化保护总体规划、数字化修复技术应用不够广泛、数字化传播工作需进一步加强、数字化开发利用工作还需优化等。建议有关各方在工作开展落实、宏观规划制定、人才队伍建设、先进技术推广、资源开发利用、多方合作交流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切实提升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工作成效。

    2022年03期 v.37;No.145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下载次数:1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黄山市的个案分析

    汪路金;王永桂;丁小英;

    红色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需要有关各方采取有效举措,予以妥善保护。在当今信息时代,应充分发挥现代数字技术的长处和优点,对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数字化保护,切实提升保护实效。基于黄山市红色文化场所的实地调研,发现相关从业人员对数字化保护积极认同、数字化采集和展示较为普遍、数字化保护探索实践不断推进;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包括缺乏数字化保护总体规划、数字化修复技术应用不够广泛、数字化传播工作需进一步加强、数字化开发利用工作还需优化等。建议有关各方在工作开展落实、宏观规划制定、人才队伍建设、先进技术推广、资源开发利用、多方合作交流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切实提升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工作成效。

    2022年03期 v.37;No.145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下载次数:1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农村留守幼儿防性侵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张艳丽;

    幼儿性侵犯问题,很长一段时期都被淹没在所谓的“沉默文化”中。新时代,幼儿防性侵研究打破固有“思维惯式”,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幼儿防性侵的重要性。但针对农村留守幼儿的防性侵犯问题相关研究还比较薄弱。通过皖北地区一则幼儿遭受性侵犯的真实案例分析,透视当前农村留守幼儿防性侵面临的困境。进而提出优化农村留守幼儿防性侵的策略:政府要筑牢幼儿防性侵立法的“上层建筑”,家长要更新幼儿防性侵教育观念,幼儿园需提升软硬件力量,社会为幼儿防性侵教育营造和谐的生态环境。

    2022年03期 v.37;No.145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下载次数:1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农村留守幼儿防性侵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张艳丽;

    幼儿性侵犯问题,很长一段时期都被淹没在所谓的“沉默文化”中。新时代,幼儿防性侵研究打破固有“思维惯式”,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幼儿防性侵的重要性。但针对农村留守幼儿的防性侵犯问题相关研究还比较薄弱。通过皖北地区一则幼儿遭受性侵犯的真实案例分析,透视当前农村留守幼儿防性侵面临的困境。进而提出优化农村留守幼儿防性侵的策略:政府要筑牢幼儿防性侵立法的“上层建筑”,家长要更新幼儿防性侵教育观念,幼儿园需提升软硬件力量,社会为幼儿防性侵教育营造和谐的生态环境。

    2022年03期 v.37;No.145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下载次数:1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从“我”出发:饭圈情感心理的嬗变与饭圈治理

    吴丹;

    情感性是饭圈的重要特征和行动基础。聚焦饭圈情感心理,在梳理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发现,饭圈中个体的心理诉求从幻想、依恋上升为控制,“养成系”、“虚拟偶像”等可控的“理想化他者”进一步强化了粉丝-偶像之间虚拟的单向社会关系,想象的客体与拟态情感关系更易崩塌。由“饭”入“圈”后,粉丝与饭圈、饭圈与饭圈呈现一种既隔离又连接的情感状态,从情感利益的交融到圈内圈外的社会交往,“想象的共同体”转化为“动态的共同体”。以饭圈情感心理为基础,饭圈治理应从个体的特异性和群体的多样性入手,注重社会心理根源的挖掘,探索更有针对性的治理之道。

    2022年03期 v.37;No.145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下载次数:6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从“我”出发:饭圈情感心理的嬗变与饭圈治理

    吴丹;

    情感性是饭圈的重要特征和行动基础。聚焦饭圈情感心理,在梳理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发现,饭圈中个体的心理诉求从幻想、依恋上升为控制,“养成系”、“虚拟偶像”等可控的“理想化他者”进一步强化了粉丝-偶像之间虚拟的单向社会关系,想象的客体与拟态情感关系更易崩塌。由“饭”入“圈”后,粉丝与饭圈、饭圈与饭圈呈现一种既隔离又连接的情感状态,从情感利益的交融到圈内圈外的社会交往,“想象的共同体”转化为“动态的共同体”。以饭圈情感心理为基础,饭圈治理应从个体的特异性和群体的多样性入手,注重社会心理根源的挖掘,探索更有针对性的治理之道。

    2022年03期 v.37;No.145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下载次数:6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教师教育

  • 新时代乡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素养提升路径探析

    李彩影;

    21世纪以来,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乡村教育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前言部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一理念的实现需要具有良好语文教学素养教师示范和引导。然而,新时代乡村小学语文教师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教学理念、教学知识、教学能力等层面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制约着新时代乡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素养的提升。基于此,从关注新课改,重视理念更新;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知识素养;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实践能力三个方面,探索新时代乡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素养的提升路径。

    2022年03期 v.37;No.145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乡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素养提升路径探析

    李彩影;

    21世纪以来,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乡村教育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前言部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一理念的实现需要具有良好语文教学素养教师示范和引导。然而,新时代乡村小学语文教师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教学理念、教学知识、教学能力等层面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制约着新时代乡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素养的提升。基于此,从关注新课改,重视理念更新;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知识素养;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实践能力三个方面,探索新时代乡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素养的提升路径。

    2022年03期 v.37;No.145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杜丽娟;赵清丽;

    落实“双减”政策,初中英语教师需要从以下五方面提升教学能力: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利用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作业内容,实现分层作业,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实现正确的教育评价。

    2022年03期 v.37;No.145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9K]
    [下载次数:8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杜丽娟;赵清丽;

    落实“双减”政策,初中英语教师需要从以下五方面提升教学能力: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利用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作业内容,实现分层作业,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实现正确的教育评价。

    2022年03期 v.37;No.145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9K]
    [下载次数:8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重构——兼论《教师工作实务指导》课程与教材的创新实践

    韩伏彬;董建梅;柳晓娜;

    师范类专业认证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教育课程需要做出内容体系的变革。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对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进行解构与重构,形成适应工作体系的课程与“术”性教材,为师范类专业认证提供高支撑,实现课程与教材的创新。

    2022年03期 v.37;No.145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重构——兼论《教师工作实务指导》课程与教材的创新实践

    韩伏彬;董建梅;柳晓娜;

    师范类专业认证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教育课程需要做出内容体系的变革。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对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进行解构与重构,形成适应工作体系的课程与“术”性教材,为师范类专业认证提供高支撑,实现课程与教材的创新。

    2022年03期 v.37;No.145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职前男幼师专业身份建构过程研究

    刘玉红;

    对于职前男幼师而言,促进其教师专业身份的建构,无疑是促进男性进入幼儿教师岗位的重要影响因素。运用深度访谈法探究职前男幼师的教师专业身份建构过程,探讨职前男幼师专业身份建构的影响因素,从社会、师范院校、幼儿园及职前男幼师自身探索职前男幼师专业身份建构的途径。

    2022年03期 v.37;No.145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职前男幼师专业身份建构过程研究

    刘玉红;

    对于职前男幼师而言,促进其教师专业身份的建构,无疑是促进男性进入幼儿教师岗位的重要影响因素。运用深度访谈法探究职前男幼师的教师专业身份建构过程,探讨职前男幼师专业身份建构的影响因素,从社会、师范院校、幼儿园及职前男幼师自身探索职前男幼师专业身份建构的途径。

    2022年03期 v.37;No.145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历史

  • 长征时期红军在贵州的民族政策与启示

    纪霞;陈洁;

    红军长征在贵州的经历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发生事件最多,是长征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红军进入贵州后,面对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特殊的历史环境,在党中央的正确引导下,因地制宜的采取了一系列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团结,消除了民族隔阂;发展了民族经济,改善了人民生活;传播了革命真理,建立了革命政权。在生活和战斗中取得了广大少数民族的同情和支持,基本解决了贵州的民族问题,为日后贵州的解放奠定了基础。红军长征时在贵州成功的民族政策为我们今天的民族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借鉴。

    2022年03期 v.37;No.145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下载次数:5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长征时期红军在贵州的民族政策与启示

    纪霞;陈洁;

    红军长征在贵州的经历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发生事件最多,是长征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红军进入贵州后,面对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特殊的历史环境,在党中央的正确引导下,因地制宜的采取了一系列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团结,消除了民族隔阂;发展了民族经济,改善了人民生活;传播了革命真理,建立了革命政权。在生活和战斗中取得了广大少数民族的同情和支持,基本解决了贵州的民族问题,为日后贵州的解放奠定了基础。红军长征时在贵州成功的民族政策为我们今天的民族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借鉴。

    2022年03期 v.37;No.145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下载次数:5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历史考察(1921—1927)

    牛翠萍;裴育萍;

    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建设史,党的政治建设始终贯穿于发展历程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27)是党的初创和发展时期,也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开端时期。回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可以清晰看到,这一时期党的政治建设作出了四方面突出贡献:制定党的政治纲领,明确党的性质、奋斗目标和使命;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明确党的政治方向;制定党章和系列决议案,确立严明的政治纪律;提出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党在初创时期政治建设上的建树,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厚植了政治根基,也为党的政治建设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

    2022年03期 v.37;No.145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下载次数:6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历史考察(1921—1927)

    牛翠萍;裴育萍;

    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建设史,党的政治建设始终贯穿于发展历程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27)是党的初创和发展时期,也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开端时期。回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可以清晰看到,这一时期党的政治建设作出了四方面突出贡献:制定党的政治纲领,明确党的性质、奋斗目标和使命;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明确党的政治方向;制定党章和系列决议案,确立严明的政治纪律;提出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党在初创时期政治建设上的建树,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厚植了政治根基,也为党的政治建设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

    2022年03期 v.37;No.145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下载次数:6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社会治理

    张兆平;任文青;李丽坤;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尝试。尽管如此,新兴的苏维埃政权采取了非常有效的社会治理措施,健全完善了政治体制、选举制度,保障了工农群众的民主权利;推进民生建设,保障了工农群众文化教育、健康卫生的社会权利;开展土地革命、大力发展经济,保障了工农群众的经济权利。这些措施对于新时代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也多有指导意义,在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要高举党的领导伟大旗帜不动摇,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采取合适的工作方法。

    2022年03期 v.37;No.145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社会治理

    张兆平;任文青;李丽坤;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尝试。尽管如此,新兴的苏维埃政权采取了非常有效的社会治理措施,健全完善了政治体制、选举制度,保障了工农群众的民主权利;推进民生建设,保障了工农群众文化教育、健康卫生的社会权利;开展土地革命、大力发展经济,保障了工农群众的经济权利。这些措施对于新时代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也多有指导意义,在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要高举党的领导伟大旗帜不动摇,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采取合适的工作方法。

    2022年03期 v.37;No.145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确立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方式的进程探析

    谷韶阳;范拥军;

    建国初,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于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已有了一定的设想,先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将其过渡为国家资本主义然后再一举改造为社会主义。而“三反”、“五反”运动暴露出的问题使党中央和毛泽东加快了国家资本主义的步伐,提出现在就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设想,李维汉南方调研形成的报告,帮助毛泽东解决了如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问题,毛泽东在1953年6月政治局会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方式基本得到确立。

    2022年03期 v.37;No.145 95-100+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下载次数:8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确立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方式的进程探析

    谷韶阳;范拥军;

    建国初,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于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已有了一定的设想,先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将其过渡为国家资本主义然后再一举改造为社会主义。而“三反”、“五反”运动暴露出的问题使党中央和毛泽东加快了国家资本主义的步伐,提出现在就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设想,李维汉南方调研形成的报告,帮助毛泽东解决了如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问题,毛泽东在1953年6月政治局会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方式基本得到确立。

    2022年03期 v.37;No.145 95-100+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下载次数:8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经济·法律

  • “双循环”背景下数字经济赋能内部人才市场化进程:理论阐释与实践探索

    常晋;林曙光;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形成数字经济新优势,以“双融合”强力支撑“双循环”,从而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以数字经济赋能内部人才市场化进程为切入点,从“双循环”背景下数字经济赋能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入手,剖析数字经济赋能内部人才市场化进程的内在机理,提出“双循环”背景下数字经济赋能内部人才市场化进程的思路,以推进高质量发展。

    2022年03期 v.37;No.145 101-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1K]
    [下载次数:4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双循环”背景下数字经济赋能内部人才市场化进程:理论阐释与实践探索

    常晋;林曙光;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形成数字经济新优势,以“双融合”强力支撑“双循环”,从而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以数字经济赋能内部人才市场化进程为切入点,从“双循环”背景下数字经济赋能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入手,剖析数字经济赋能内部人才市场化进程的内在机理,提出“双循环”背景下数字经济赋能内部人才市场化进程的思路,以推进高质量发展。

    2022年03期 v.37;No.145 101-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1K]
    [下载次数:4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关注转发抽奖”行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定性与规制

    时艳蕾;

    随着互联网经济迅猛发展,产生诸多新型的营销模式。在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等AAP交互平台上,“关注转发抽奖”类活动司空见惯,乱象丛生。此类行为具有典型的互联网双边市场行为逻辑:一边通过免费提供奖励获得参与者关注转发,积累客户;另一边将关注兑现,通过获得广告费、销售商品利润、“人脉”引荐费等赢利。此类行为不具有典型的不当有奖销售的特征,但具有不正当性:不合理利益诱惑争夺流量,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权;为抽奖被动关注转发,可能间接侵害了消费者的决定自由;帐号经营者发布虚假信息,参与者为获得奖励转发虚假信息;双边市场赢利模式对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侵害。规制这种具有不正当性的新型互联网竞争,要突破传统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条件:针对流量竞争的特征,淡化竞争关系的评判;针对双边、多边市场特征,突破不正当竞争经营者主体资格限制,界定消费者的帮助虚假宣传等行为,处理好鼓励技术创新和消费者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关系。

    2022年03期 v.37;No.145 110-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8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关注转发抽奖”行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定性与规制

    时艳蕾;

    随着互联网经济迅猛发展,产生诸多新型的营销模式。在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等AAP交互平台上,“关注转发抽奖”类活动司空见惯,乱象丛生。此类行为具有典型的互联网双边市场行为逻辑:一边通过免费提供奖励获得参与者关注转发,积累客户;另一边将关注兑现,通过获得广告费、销售商品利润、“人脉”引荐费等赢利。此类行为不具有典型的不当有奖销售的特征,但具有不正当性:不合理利益诱惑争夺流量,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权;为抽奖被动关注转发,可能间接侵害了消费者的决定自由;帐号经营者发布虚假信息,参与者为获得奖励转发虚假信息;双边市场赢利模式对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侵害。规制这种具有不正当性的新型互联网竞争,要突破传统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条件:针对流量竞争的特征,淡化竞争关系的评判;针对双边、多边市场特征,突破不正当竞争经营者主体资格限制,界定消费者的帮助虚假宣传等行为,处理好鼓励技术创新和消费者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关系。

    2022年03期 v.37;No.145 110-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8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语言文学

  • 基于语料库的《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虚化动词应用研究

    汪晓莉;谭苗;

    以2000-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汉英平行语料库为基础,参考同时期美国《国情咨文》,考察英译本中六个高频虚化动词的应用特征。与《国情咨文》相比,《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中的虚化动词应用频率更高,但搭配多样性更低,表现为虚化动词的名词搭配丰富度更低,集中度更高,搭配类别既受原文特征影响又再现原文语义。这些特征主要与虚化动词自身特征、政治文献语体特征、报告主体和目的语读者接受度等四方面有关。

    2022年03期 v.37;No.145 116-12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5K]
    [下载次数:9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语料库的《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虚化动词应用研究

    汪晓莉;谭苗;

    以2000-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汉英平行语料库为基础,参考同时期美国《国情咨文》,考察英译本中六个高频虚化动词的应用特征。与《国情咨文》相比,《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中的虚化动词应用频率更高,但搭配多样性更低,表现为虚化动词的名词搭配丰富度更低,集中度更高,搭配类别既受原文特征影响又再现原文语义。这些特征主要与虚化动词自身特征、政治文献语体特征、报告主体和目的语读者接受度等四方面有关。

    2022年03期 v.37;No.145 116-12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5K]
    [下载次数:9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儒家美学视域下的《沈清传》孝思想研究

    张倩;

    《沈清传》是朝鲜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受到中国儒家孝思想的影响,创造了至诚孝女沈清的形象,与儒家美学在道德中追求人格美的人文精神相符合,儒家美学提倡知情意行的合一。以儒家美学为理论基础,从丧祭之孝、养敬之孝、博爱至孝三个方面对《沈清传》体现的孝思想进行分析,并从孝文化、孝教育、孝传播的角度提供了《沈清传》孝思想的传承方式,使理论最终回归于实践,来指导实践。继承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将“孝”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相结合,以从家庭到社会,从爱亲人到爱所有人的方式来传播孝思想,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2022年03期 v.37;No.145 124-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5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儒家美学视域下的《沈清传》孝思想研究

    张倩;

    《沈清传》是朝鲜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受到中国儒家孝思想的影响,创造了至诚孝女沈清的形象,与儒家美学在道德中追求人格美的人文精神相符合,儒家美学提倡知情意行的合一。以儒家美学为理论基础,从丧祭之孝、养敬之孝、博爱至孝三个方面对《沈清传》体现的孝思想进行分析,并从孝文化、孝教育、孝传播的角度提供了《沈清传》孝思想的传承方式,使理论最终回归于实践,来指导实践。继承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将“孝”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相结合,以从家庭到社会,从爱亲人到爱所有人的方式来传播孝思想,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2022年03期 v.37;No.145 124-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5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语料库的小说人物形象分析——以《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为例

    赵艺;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研究是近年来新的发展方向,它以文学语料和数据为基础,将定量研究的方法用于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特征、人物形象、创作手法等方面,使文学研究得以深化和客观化。利用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对福克纳小说《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主要人物艾米丽进行了分析,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剖析了该人物的形象特征和塑造方法,为该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提供了量化依据。

    2022年03期 v.37;No.145 13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2K]
    [下载次数:1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语料库的小说人物形象分析——以《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为例

    赵艺;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研究是近年来新的发展方向,它以文学语料和数据为基础,将定量研究的方法用于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特征、人物形象、创作手法等方面,使文学研究得以深化和客观化。利用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对福克纳小说《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主要人物艾米丽进行了分析,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剖析了该人物的形象特征和塑造方法,为该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提供了量化依据。

    2022年03期 v.37;No.145 13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2K]
    [下载次数:1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高教研究

  • OBE理念下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梁慧锋;王彦娜;王彩君;郭桂全;袁洪晶;

    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发展的根本任务。在OBE教学理念下,应用化学专业通过构建“332”多层次实践课程体系,以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赛教融合的方式,结合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合理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各种竞赛等创新实践活动,同时采用政策鼓励、制度激励、走出去请进来的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22年03期 v.37;No.145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1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OBE理念下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梁慧锋;王彦娜;王彩君;郭桂全;袁洪晶;

    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发展的根本任务。在OBE教学理念下,应用化学专业通过构建“332”多层次实践课程体系,以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赛教融合的方式,结合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合理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各种竞赛等创新实践活动,同时采用政策鼓励、制度激励、走出去请进来的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22年03期 v.37;No.145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1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OBE理念与高校“互联网+思政课”教学模式融合探索

    冷翠玲;任梓妃;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大使命。为实现新时代我国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跨越,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模式进行革新十分必要。OBE理念与高校思政课教育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基于OBE理念开展“互联网+思政课”融合的教学模式,从更新课程目标、转移教学导向、增加考评体系入手,可持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继续完善思政课的体系建设。

    2022年03期 v.37;No.145 140-143+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下载次数:6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OBE理念与高校“互联网+思政课”教学模式融合探索

    冷翠玲;任梓妃;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大使命。为实现新时代我国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跨越,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模式进行革新十分必要。OBE理念与高校思政课教育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基于OBE理念开展“互联网+思政课”融合的教学模式,从更新课程目标、转移教学导向、增加考评体系入手,可持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继续完善思政课的体系建设。

    2022年03期 v.37;No.145 140-143+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下载次数:6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OBE理念下数学分析课程教学的探究与实践

    石秀文;

    以“学生中心”为基本理念,以提高数学分析课程的学习效果、提升师范生的人文与数学素养为目的,进行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与实践。首先,以数学分析三为例,分析课程教学内容调整的合理性,探究如何有针对性的融入数学史、建立与中学数学的联系;然后,阐述针对教学内容特点选取相应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方式的改革;最后,陈述课程考核客观性评价、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实施,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分析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2022年03期 v.37;No.145 14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下载次数:4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OBE理念下数学分析课程教学的探究与实践

    石秀文;

    以“学生中心”为基本理念,以提高数学分析课程的学习效果、提升师范生的人文与数学素养为目的,进行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与实践。首先,以数学分析三为例,分析课程教学内容调整的合理性,探究如何有针对性的融入数学史、建立与中学数学的联系;然后,阐述针对教学内容特点选取相应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方式的改革;最后,陈述课程考核客观性评价、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实施,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分析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2022年03期 v.37;No.145 14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下载次数:4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综合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贺双燕;

    为提升综合英语育人效率,践行产出导向法,以综合英语(三)、(四)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发现:实验班和对照班在课程成绩上呈现不同情况;实验班专四过级率高出对照班5.02%;实验组对教材、教法满意,对评价不满;学生对实验的满意度与其成绩呈正相关;访谈和期末评教在深层次上解释量化结果,说明学生对评价不满缘于机考而非师生合作评价或教考分离。

    2022年03期 v.37;No.145 149-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6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综合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贺双燕;

    为提升综合英语育人效率,践行产出导向法,以综合英语(三)、(四)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发现:实验班和对照班在课程成绩上呈现不同情况;实验班专四过级率高出对照班5.02%;实验组对教材、教法满意,对评价不满;学生对实验的满意度与其成绩呈正相关;访谈和期末评教在深层次上解释量化结果,说明学生对评价不满缘于机考而非师生合作评价或教考分离。

    2022年03期 v.37;No.145 149-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6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专业认证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王钟锐;

    根据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具体情况,探讨了在教育部大力推行专业认证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路径,提出了基于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理念,细化教学大纲、重构课堂教学、构建评价—反馈—改进机制、提升育人能力、开展复语教学等改革措施,以更好发挥公共课的作用,助力各专业毕业要求的达成。

    2022年03期 v.37;No.145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专业认证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王钟锐;

    根据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具体情况,探讨了在教育部大力推行专业认证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路径,提出了基于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理念,细化教学大纲、重构课堂教学、构建评价—反馈—改进机制、提升育人能力、开展复语教学等改革措施,以更好发挥公共课的作用,助力各专业毕业要求的达成。

    2022年03期 v.37;No.145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DEA模型的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产业技术创新协同发展有效性分析

    白湧沨;

    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的第一推动力。考虑到当前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产业技术创新协同发展有效性分析方法动态分析能力较差,导致其分析结果与发展真实走向具有一定的差异,设计基于DEA模型的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产业技术创新协同发展有效性分析方法。立足于资金与人力角度,设定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指标体系。划分协同发展有效性分析决策单元,并设定有效性分析决策约束函数。选用DEA中的C2R模型作为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产业技术创新协同发展有效性分析模型的基础,设定模型数据来源,完成分析过程。经实验结果证实,此方法分析结果与该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有效性趋势较为一致,由此可确定此方法具有可行性与科学性。基于此方法研究发现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产业技术创新协同发展速度较快且发展趋势迅猛,两者的协同度与有效性相对较高。

    2022年03期 v.37;No.145 159-164+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4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DEA模型的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产业技术创新协同发展有效性分析

    白湧沨;

    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的第一推动力。考虑到当前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产业技术创新协同发展有效性分析方法动态分析能力较差,导致其分析结果与发展真实走向具有一定的差异,设计基于DEA模型的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产业技术创新协同发展有效性分析方法。立足于资金与人力角度,设定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指标体系。划分协同发展有效性分析决策单元,并设定有效性分析决策约束函数。选用DEA中的C2R模型作为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产业技术创新协同发展有效性分析模型的基础,设定模型数据来源,完成分析过程。经实验结果证实,此方法分析结果与该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有效性趋势较为一致,由此可确定此方法具有可行性与科学性。基于此方法研究发现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产业技术创新协同发展速度较快且发展趋势迅猛,两者的协同度与有效性相对较高。

    2022年03期 v.37;No.145 159-164+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4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高校课下管理精准度研究

    熊萌之;

    大数据技术为高校管理提供了便捷而精准的手段,如何应用大数据技术创新高校管理,提高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精准度,成为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都在着力完成的任务。高校的课下管理,相对于教师在场的课堂管理而言,管理难度更大。在课下,教师与学生并不直接接触,学生相对分散,而且管理范围更广,管理者对学生的约束性更低;因此,一旦管理有漏洞、松懈,就容易酿成管理的混乱无序局面。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高校需提高大数据管理意识,加强大数据平台建设,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并加强数据共享和隐私保护,综合推动高校课下管理的全面创新,切实提高其精准度。

    2022年03期 v.37;No.145 165-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高校课下管理精准度研究

    熊萌之;

    大数据技术为高校管理提供了便捷而精准的手段,如何应用大数据技术创新高校管理,提高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精准度,成为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都在着力完成的任务。高校的课下管理,相对于教师在场的课堂管理而言,管理难度更大。在课下,教师与学生并不直接接触,学生相对分散,而且管理范围更广,管理者对学生的约束性更低;因此,一旦管理有漏洞、松懈,就容易酿成管理的混乱无序局面。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高校需提高大数据管理意识,加强大数据平台建设,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并加强数据共享和隐私保护,综合推动高校课下管理的全面创新,切实提高其精准度。

    2022年03期 v.37;No.145 165-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探索

    陈秀香;

    新时代,各高校纷纷落实“五育并举”教育,将久违的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但从开展的实际来看,存在尚未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与中小学劳动教育相趋同、课程评价体系有待建立等问题。新时代赋予高校劳动教育特定的使命,如何真正的实现其教育意义,发挥“树德、增智、强体、助创、育美”的价值功能,作为教育主渠道的课程设置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因时而变,探索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是促进高校劳动教育切实落地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国家教育理想的重要举措。

    2022年03期 v.37;No.145 170-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下载次数:1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探索

    陈秀香;

    新时代,各高校纷纷落实“五育并举”教育,将久违的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但从开展的实际来看,存在尚未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与中小学劳动教育相趋同、课程评价体系有待建立等问题。新时代赋予高校劳动教育特定的使命,如何真正的实现其教育意义,发挥“树德、增智、强体、助创、育美”的价值功能,作为教育主渠道的课程设置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因时而变,探索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是促进高校劳动教育切实落地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国家教育理想的重要举措。

    2022年03期 v.37;No.145 170-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下载次数:1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体育

  • 需求导向下运动生理学课程评价体系构建路径探析

    南子春;白华;张贵婷;

    课程评价是审核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高级人才良性培养计划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运动生理学课程评价中学生需求市场需求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焦点更多集中在教师个体授课质量,多视角、多维度、整体性评价缺失;研究以需求为导向从学生需求、市场需求、课程目标需求三方面构建运动生理学应用课程多元化评价体系。

    2022年03期 v.37;No.145 175-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需求导向下运动生理学课程评价体系构建路径探析

    南子春;白华;张贵婷;

    课程评价是审核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高级人才良性培养计划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运动生理学课程评价中学生需求市场需求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焦点更多集中在教师个体授课质量,多视角、多维度、整体性评价缺失;研究以需求为导向从学生需求、市场需求、课程目标需求三方面构建运动生理学应用课程多元化评价体系。

    2022年03期 v.37;No.145 175-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深化高校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路径研究

    韩立明;白琳娜;程琳琳;

    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已经30年持续下滑,近年来虽有好转迹象但儿童少年的肥胖率和近视率居高不下,体质健康问题任重道远。随着中共中央批准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出台,我国青少年健康状况得到了进一步重视,以该文件为引领,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推动青少年竞技体育和体质健康提升的全面改革,进而培养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国内外关于体教融合研究现状入手,深入剖析了体育和智育、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的融合理论,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探索高校开展体教融合的建设路径。

    2022年03期 v.37;No.145 182-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下载次数:9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深化高校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路径研究

    韩立明;白琳娜;程琳琳;

    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已经30年持续下滑,近年来虽有好转迹象但儿童少年的肥胖率和近视率居高不下,体质健康问题任重道远。随着中共中央批准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出台,我国青少年健康状况得到了进一步重视,以该文件为引领,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推动青少年竞技体育和体质健康提升的全面改革,进而培养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国内外关于体教融合研究现状入手,深入剖析了体育和智育、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的融合理论,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探索高校开展体教融合的建设路径。

    2022年03期 v.37;No.145 182-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下载次数:9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美国青少年篮球学训结合模式的经验及启示

    才官印;钟思明;王超;马荣蕊;

    美国十分重视青少年篮球人才的培养,青少年篮球学训结合模式是美国能够输送高质量人才的重要原因,其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美国青少年篮球学训结合模式综合研究后认为,美国注重青少年文化教育与专项训练时间的合理分配;根据青少年不同的篮球技术水平“因材施教”,制定有针对性的学训计划;重视学校和篮球俱乐部共同构建学训结合的篮球后备人才培养道路;家庭、学校、俱乐部和协会等有序配合,共同构建美国青少年篮球学训结合模式。建议我国未来应加快推进体教融合模式;制定科学的训练与学习计划;构建学校教育、技能训练及竞技赛事协同培养模式;行政部门规定统一高校篮球运动员选拔制度。

    2022年03期 v.37;No.145 188-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8K]
    [下载次数:10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美国青少年篮球学训结合模式的经验及启示

    才官印;钟思明;王超;马荣蕊;

    美国十分重视青少年篮球人才的培养,青少年篮球学训结合模式是美国能够输送高质量人才的重要原因,其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美国青少年篮球学训结合模式综合研究后认为,美国注重青少年文化教育与专项训练时间的合理分配;根据青少年不同的篮球技术水平“因材施教”,制定有针对性的学训计划;重视学校和篮球俱乐部共同构建学训结合的篮球后备人才培养道路;家庭、学校、俱乐部和协会等有序配合,共同构建美国青少年篮球学训结合模式。建议我国未来应加快推进体教融合模式;制定科学的训练与学习计划;构建学校教育、技能训练及竞技赛事协同培养模式;行政部门规定统一高校篮球运动员选拔制度。

    2022年03期 v.37;No.145 188-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8K]
    [下载次数:10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