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飞;李兴国;李振良;
行政区域之“市”与地方本科院校之“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体。然而,由于不同主体发展理念、利益诉求与行为方式的差异性,制约着彼此之间深度融合治理体系的高质量发展。因而,地方本科院校市校合作关系要实现从表层融入向深度融合转化,需要协同相关主体的价值观与利益点,凝聚政产学研不同主体力量与资源,从理念革新、规划设计、路径优化等方面持续优化协同治理结构,增强各主体行动自觉与融合实效。
2025年01期 v.40;No.155 158-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6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冯瑞霞;王钊;
“大思政课”视域下充分利用优秀乡土文化资源,聚焦立德树人,推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是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的必然选择。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交流的加强,人们的价值观趋于多元化,逐渐对乡土文化产生了“疏离感”,成为优秀乡土文化融入高校育人面临的现实问题。通过分析优秀乡土文化的内涵价值,顺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师资保障、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与乡土文化有机融合,探索优秀乡土文化育人的多元路径,从而实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文化使命。
2025年01期 v.40;No.155 165-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3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计芳;安英红;程乔乔;
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需要整合各类资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支持。邢襄文化是优质的思政教育资源,将其有效融入到地方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之中,对于提升思政教育的开展质效具有重要价值。为了进一步探讨邢襄文化如何有效融入地方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首先,分析了邢襄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及思政教学价值;其次,分析了当前地方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制定了邢襄文化有效融入地方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策略,从而为地方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有效开展提供支持。
2025年01期 v.40;No.155 172-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9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席明静;
为推进师范院校心理学课程改革,针对现代知识观视域下心理学存在的“知易行难”“教学脱离实际”和“单一量化”等问题,基于后现代知识观视角,提出教学内容多维化、教学方法应用化、教学资源丰富化、教学评价多元化的建议;并在课程教学中进行实践探索,提出了“一心双向三线四环”的心理学案例教学模式,以及“态度+过程+终结”三元交互的评价体系。
2025年01期 v.40;No.155 17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丽娟;王雅青;
应用型本科高校改革和建设的核心是课程教学改革,而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将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改革,其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团体心理辅导课程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和课程目标,遵循抓基础、重应用、强实践、能操作的宗旨,教学设计加强了模块化内容和项目任务的融合,构建了模块化项目教学,对团体心理辅导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具体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对培养团体领导者取得显著实效,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2025年01期 v.40;No.155 185-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